C 【肖邦全集(第六辑)】阿格丽奇、布宁、波利尼、齐伯尔斯坦《前奏曲、谐谑曲》2CD. 1999 [FLAC+CUE/整轨]
**** Hidden Message *****
【肖邦全集(第六辑)】阿格丽奇、布宁、波利尼、齐伯尔斯坦《前奏曲、谐谑曲》2CD. 1999
专辑名称:Chopin Complete Edition Vol.6 - Preludes & Scherzos
演奏家:Martha Argerich、Stanislav Bunin、Maurizio Pollini、Lilya Zilberstein
Mikhail Pletnev、Kurt Bauer、Heidi Bung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钢琴
录音时间:1958-1999
发行公司:DGG
唱片版本:德国版
唱片编号:463 063-2
专辑介绍:
这套双CD专辑是肖邦作品全集的第六辑,收录了以下作品:一、钢琴家阿格丽奇演奏的26首《前奏曲》,1975年10月录音;二、斯坦尼斯拉夫·布宁演奏的4首《即兴曲》,1987年12月录音;三、波利尼演奏的4首《谐谑曲》,1990年9月录音;四、普列特涅夫、齐伯尔斯坦、库尔特·鲍尔、赫迪·邦演奏的4首《回旋曲》。
=======================
钢琴家玛莎·阿格丽奇演奏肖邦的26首《前奏曲》,是她在1975年的录音,公认是她演奏肖邦的最高成就。她的演奏发挥出了极高的水平,自然奔放而富有灵感,触键富有诗意和个性,效果辉煌,是不可多得的优秀版本。阿格丽奇的演奏风格不哗众取宠、不追求歌唱效果,以她特有的极其自然的流畅风格来演绎作品。听肖邦的《前奏曲》,没有哪一首最好听,只有一首比一首更好听。有人试图研究肖邦的《前奏曲》究竟是为什么乐曲作“前奏”,最终得出了一个富于诗意的结论,《前奏曲》是肖邦为我们“无穷无尽的世界”而创作的。
肖邦一共创作了26首前奏曲,包括作品28的24首、作品45以及无编号的《降A大调前奏曲》。肖邦的每一首前奏曲都是一幅完整的图画或印象。肖邦自幼体弱多病,27岁时,由于肺病缠身,朋友们陪伴他去地中海的梅杰凯岛上去疗养。在那里,肖邦获得灵感,创作了作品28的24首前奏曲。这些是前奏曲按十二平均律的律制方法,从C大调开始到b小调,以不同的24个调写成的,其排列方法为五度循环,即第一首为C大调,第二首为它的关系小调a小调,第三首为C大调的上方五度的G大调,第四首为其关系小调e小调……依此类推,最后有24首乐曲。有人认为由于这24首前奏曲关系紧密,应看作是一部音乐作品,做连续演奏。这24首前奏曲一般以一个短小的乐思为中心而构成,但是乐思并不是只做单纯的反复,也不做技巧的展开,而是按肖邦的感情做惊人的发展,其中有些曲子有着超凡的演奏技巧,绝不是容易演奏的作品。
1、C大调,作品28-1,2/8拍子。开始的8小节大体上维持在主调上,接着的16小节做了各种转调,并逐渐加强力度和速度,从25小节进入尾声回到主调,最后在最弱的琶音上安静地结束。
2、a小调,作品28-2,缓板,2/2拍子。在忧郁重重的和弦上,短小的主题反复了四次,但每次反复都有不同的处理。乐曲的调性转换非常频繁,最后回到主调。
3、G大调,作品28-3,甚快板,4/4拍子。在左手急速的十六分音符伴奏下,右手奏出黯淡的旋律。主题经过反复演奏后,第二乐句被扩展并装饰。最后是右手和左右用相同的音型,像云雾一样消失在高音部,然后很惋惜似地留下两个和弦。
4、e小调,作品28-4,最慢板,2/2拍子。乐曲是以高音部的两个音为动机,以及伴奏的和弦不断变化、反复而构成的,其中伴有半音阶的进行,巧妙地表现出忧郁感情的动态。卡拉索夫斯基称这首曲子是“真正的珠玉,能使肖邦以诗人的名字永垂不朽。”这首乐曲曾与b小调前奏曲一起,被用于肖邦的葬礼上。
5、D大调,作品28-5,很快的快板,3/8拍子。乐曲开始处出现的华丽动机贯穿全曲,做种种和声上的处理,编织成绚丽的旋律。
6、b小调,作品28-6。1838年12月至1839年2月,肖邦与情人乔治·桑住在西班牙马略卡岛首府帕尔马的瓦尔德莫萨修道院期间,创作了两首带有“雨滴”特征的前奏曲,其中一首就是本曲。乔治·桑后来回忆说:“一个悲惨凄苦的雨夜,当我带着孩子回到房间时,他正在钢琴旁弹奏着一首奇异的前奏曲……后来他对我说,当他弹奏钢琴时,他觉得自己掉进湖里,冰冷刺骨的水不时冲击着他的胸口。当我提醒他注意,当时雨滴的确不时地飘打在屋顶上时,他否认他曾经听到……他在这个晚上所写的作品确实能使人联想到洒落在修道院房瓦上的雨滴声,但在他的想象中,那是从天上掉在他心坎里的泪珠。”乔治·桑的回忆没有指明肖邦当时创作的是两首具有“雨滴”特征前奏曲的哪一首,现在被称为“雨滴”的是肖邦的《降D大调前奏曲》,但也有人认为这首前奏曲才应该冠以“雨滴”的标题。乐曲在高音部的单调的声音中,真实地模仿令人心烦的雨滴声。低音部轻轻地奏出充满愁绪的旋律,这一旋律哀婉缠绵,充满着对往事的无限怀念和凄苦忧伤的心情。乐曲最后在孤寂伤感的气氛中结束。
7、A大调,作品28-7,行板,3/4拍子,其篇幅短小,由八小节的主题及其变化重复构成的乐段组成。宁静的主题如同一首柔和抒情、略带愁意的短诗,在恬静的意境中结束。
8、升f小调,作品28-8,更热烈的,4/4拍子,三部曲式。主旋律由右手拇指弹奏,三十二分音符的音群将它装饰得非常优美。虽然全曲由相同的节奏构成,但肖邦以不同的独创性的音型及和弦变化,巧妙地防止了单调枯燥的感觉。
9、E大调,作品28-9,最缓板,4/4拍子。主题在上下两声部4小节的旋律中夹带着三连音的伴奏型,以相同的形式反复三次,第二次反复时转调到降A大调,在肖邦的前奏曲中这是一首大手笔结构的乐曲。
10、升c小调,作品28-10,甚快板,3/4拍子。这是一首简单的即兴曲,4小节的一个乐句反复了4次。旋律的第一次是升c小调;第二次是升c小调转升g小调;第三次是升f小调转升c小调;最后是升c小调。哈涅卡说:“这是带有重音的琶音练习曲。”
11、B大调,作品28-11,甚快板,6/8拍子。这是一首轻快的乐曲,有浓厚的肖邦风格。乐曲在两小节的序奏后,第3小节起为4小节一组的乐句,在中段旋律一时转为升g小调。
12、升g小调,作品28-12,急板,3/4拍子。这是踏着半音阶上下的强壮的乐曲,拥有肖邦的热情。主题由最初的8小节构成,之后立即反复但后半段转到B大调、b小调上去发展。进入中段,出现有b小调、a小调、G大调、e小调、B大调、升d小调、升g小调等频繁的转调,增强了乐曲的热情。
13、升F大调,作品28-13,缓板,6/4拍子。这是肖邦前奏曲中最优美的一首,乐曲开始是在左手分解和弦的伴奏中,右手静静地奏出默默祈祷似的8小节恬静的旋律。旋律全部经过反复,但后半段有变形处理,再奏出新主题。中段的速度转慢,旋律非常优美,开始于升d小调,最后转入升F大调。在再现最初部分时,主旋律只用了后半部分,和声上有完全不同的处理。
14、降e小调,作品28-14,快板,2/2拍子。全曲充满了热情,是由一小节4个三连音齐奏形成的动机反复来发展的曲子。乐曲在10小节之后,有降b小调经f小调、降D大调至降B大调等转调。
15、降D大调,作品28-15,如歌的行板,4/4拍子,被冠以“雨滴”前奏曲而著名。乐曲的伴奏声部生动地模仿了单调的雨滴声响。对此前奏曲尼克斯说:“中段升c小调部分,是在描写马略卡岛首府帕尔马的瓦尔德莫萨修道院阴森的回廊及祈祷者,仿佛看到了深夜僧侣们搬运着他们同伴的遗体赴它界安息的行列。又让人想起乔治·桑所说:‘肖邦恐怖于修道院之充满了亡灵。’这升c小调部分就像恶魔在对我们张开狰狞的面目。而最初的降D大调的回归,犹如驱逐了恶魔,给我们重新带来新的、自由的新鲜感,在幻想与恐怖之后,充满了清爽及优美。”
16、降b小调,作品28-16,有魄力的急板,2/2拍子。这是肖邦的前奏曲中,很少见的以音阶为主题素材而作成的乐曲,有着很难的技巧。开始是6个强和弦,经过短暂的停顿,在钢琴高音部用十六分音符奏出急躁的音阶性的主题,低音部则是清脆热情的回旋节奏在支持。主题连续了16小节,再经过反复,伴奏的节奏则以八度音来强调。在高潮部分左手摆脱了节奏的援助,变为沸腾的分解和弦。最后由双手的上升齐奏引出尾声,突然终止。
17、降A大调,作品28-17,稍快板,6/8拍子,由5个乐段组成。这首作品类似门德尔松的“无词歌”般甜美。曾有人问门德尔松对这首乐曲的看法,他说:“我非常喜欢,但到底喜欢到什么程度?为什么喜欢?都是我回答不出来的。只是以前无论如何,我是写不出这样的作品,这一点是可以确认的。”
18、f小调,作品28-18,甚快板,2/2拍子。这是首非常激烈的作品,由4个乐句组成,其高潮以歌剧的形态出现,是一种朗诵的音乐化,或者应该说它是朗诵的夸张。
19、降E大调,作品28-19,甚快板,3/4拍子,三部曲式,在连续不断的三连音的音型上,唱着优美的歌。
20、c小调,作品28-20,最缓板,4/4拍子。它表达了忧愁的情绪,几乎像是一首葬礼中的挽歌。乐曲是以最初的一小节为动机,经反复处理而构成的音乐。
21、降B大调,作品28-21,如歌地,3/4拍子,是一首拥有甜美旋律的前奏曲,内容比大部分夜曲还要优异,气氛上属于夜曲。右手在左手的伴奏下奏出如歌的优美旋律,降G大调的中段,新旋律以八度奏出,极为优美。
22、g小调,作品28-22,很激动地,6/8拍子。可把这首前奏曲视为左手八度技巧的练习曲,左手八度的8小节主题以强音出现,中段为赋予坚强印象的降A大调部分。这里的单纯、直截的表现,令人惊叹。
23、F大调,作品28-23,中板,4/4拍子。这首前奏曲纤细典雅,优美迷人,是前奏曲中最受欢迎的小品。在右手十六分音符轻快的装饰中,左手奏出温雅的4小节旋律。当第二次反复时以C大调奏出,第三次又回到F大调,随后飘然地转为降B大调,最后又在F大调上反复。
24、d小调,作品28-24,富于热情的快板,6/8拍子。这首前奏曲有与肖邦的《革命练习曲》相近似的内容,但比其规模更大,更直截地表达出热情,其结构更是堂皇无比。
25、除了作品28的24首前奏曲外,肖邦于1841年另外单独发表了一首标题为“前奏曲”的作品。《升c小调前奏曲》,如歌的行板,这首甜美动人的作品比作品28中的任何一首都更像前奏曲。事实上,这首曲子从内容来说,称它是即兴曲也很恰当,这是由于此曲有巧妙的转调之故。据闻当初肖邦是觉得除“前奏曲”外别无适当的标题,才以此名来发表。 这首前奏曲里充满了惊人的和声与转调,肖邦的无与伦比的和声感觉再此展露。
26、还有一首遗作《降A大调前奏曲》,1834年7月10日作于巴黎,题献给皮埃尔·沃尔夫(Pierre Wolf),故有人名之“皮埃尔·沃尔夫”,于1918年被发现后出版。降A大调,2/4拍,轻盈的急板。
=======================
肖邦一共创作了4首即兴曲,哈聂卡说:“肖邦的即兴曲,实在自由性中有一贯的形式,看来像是自由、独特,却可以感受到构成上的严密。”
1、降A大调,呈现给德罗伯伯爵小姐,三段体。全曲以戏谑的形态贯通,左右手连续的三连音符的摆动音型非常迷人。尼克斯对其中段的评述:“像是泉水池里的水泡闪烁着光亮,阳光就照在水面上。”
2、升F大调,表现形态为叙事曲的叙述要素及夜曲冥想要素的综合。此曲由晚钟似的低音部上方,传达来忧郁而富夜曲风格的旋律,接着的连续和弦转化为朦胧的歌唱,右手插入句终了后,夜曲风格旋律在三连音符音型伴奏下重现,此时转为F大调。不久又回到主题,主旋律经过修饰并加以变化处理,尤其32分音符处理非常迷人。回到梦幻和弦,然后似烟雾渐渐消散,最后八度音突起,冲破原来的梦。
3、降G大调,呈献给艾斯蒂哈伯爵夫人,三段体。尼克斯评说:“开头相对方向蛇行一般的二声部律动及旋律,使人想起降A大调第一即兴曲,不过两者个性截然不同。此曲完全是病态似的不安,有哀伤的特征,松懈无力的半音阶进行及三度、六度音之连续性摇动,使中段有很大的安宁感,且呈示了降D大调和弦的力与热,有雄辩效果。不过,这里还是有哀伤的半音阶经过音,而那些忧郁的、断断续续的伴奏一点也不快活。此曲虽非常优美,但整个在不健康、有待拯救的情绪中。”
4、升c小调,又名“幻想即兴曲”,可能作于1834年,呈献给狄斯特夫人,由冯达纳作为遗作发现出版。三段体。第一段是左右手音型急速交合产生的幻想,中段为如歌地,然后重复第一段,尾声为中段旋律在低音部反复,酝酿出一种余韵袅袅的效果。
=====================
肖邦共创作了四首谐谑曲,充分地表现了肖邦内心丰富而又矛盾重重的情感世界,乐曲以长大而具有戏剧性的音乐结构、如歌的旋律音调、细腻而巧妙的和声织体、饱含的波兰民族情感、独特的演奏手法等,不仅展现了肖邦的丰富情感,而且使谐谑曲这一器乐体裁在他的手上发展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这四首作品的精彩之处在于:一、旋律喜用波兰民间歌曲曲调,极富艺术个性。二、和声复杂变化多端,善用非常规和声进行与和弦外音,用突然转调来变换和声。三、开拓了钢琴织体的旋律写作技法。通过对钢琴各音区不同色彩的巧妙运用和编配,丰富了音色的对比,体现了主题动机的对比表达。四、曲式更加复杂独特。即在古典奏鸣曲的框架结构基础上,渗入回旋性和变奏性,再现部调性也不象规范奏鸣曲式那样回归统一。五、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他创作的基调。虽然没有标题,但他的音乐却能让人真实的感受到他想向我们倾诉的内容。
第一首,b小调,作品20,出版于1835年2月,献给阿尔布莱希先生。这一作品在表现类别上,常与c小调练习曲(作品10 no.12)和d小调前奏曲(作品28 no.24)相提并论,它充分体现了肖邦对于自己所生活时代的历史局面的态度,对祖国沦亡的悲愤和焦虑不安的心情,以及对祖国的思念。在当时,“谐谑曲”这个标题很常见,但是肖邦在这部作品中重新定义了它们,这也是他第一首卓越的浪漫主义作品,为自己创作大型作品建立了模型,它标志着一个新的开始。谐谑曲的引子是两个不协和弦,好象一声悲壮激昂的仰天长啸和愤怒的询问。第一部分从第9小节开始,用一个向上冲击的音调作为主题核心。从69小节开始是一个动荡不安的过渡性的转调段落,他把前面主题的部分做充分的发展,然后导向主题的反复。肖邦运用主题的多次反复来表现环绕在自己心头的一缕思绪,即对祖国悲惨命运的忧虑。谐谑曲的中部与第一部分激昂忧虑、滚雷般的轰鸣,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明朗、宁静的旋律,是从一首波兰民歌《圣诞祝歌》发展而来的。谐谑曲的再现部从389小节开始,收缩再现第一部分。尾声是谐谑曲的悲愤高潮,它集中凝练地体现了内心的不安、愤慨和傲岸的反抗。570小节,肖邦注明为果断并始终兴奋急速的文字,强调音乐刚毅果断的气概和愈加增长的速度。在594小节一个不协和弦,用尖锐强烈的特强力度连续反复了8次,使激昂愤慨的情绪达到了顶点,在一泻千里和半音气势磅礴的奔腾中结束了全曲。
第二首,降b小调,作品31,出版于1837年12月,献给弗斯登斯坦公爵夫人。它虽然没有第一首的悲剧性冲突,却有一定的幻想性和戏剧性,是一首热情奔放、富于浪漫气息的音诗。这两首作品除了曲式结构不同外,最主要的差别是感情张力的类别不同。在这首谐谑曲中,表面的炫技因素多于深刻内容的表达。第二谐谑曲开始给人内心不安的音调,然后用响亮的和弦给以威严的回答。主部主题经过反复后,连接部突然从很强的高音开始,一倾而泻,经过一次重复引出副部主题。谐谑曲从265小节开始由三部曲式的插部加展开插部组成,插部有三个对比的音乐形象。其一是平稳、柔和的和弦,严谨沉思的旋律转换为牧笛的吹奏。其二是一首二重唱,上声部一支带有圆舞曲风格的朴素歌调与较快的、略为不安的衬腔声部相对答。其三是愉快的、闪闪发光的银铃般的音调,由轻盈、飘逸的情绪渐变成雄壮豪迈、波澜壮阔的。展开插部先展开第三主题,右手连续起伏的八分音符,带着闪闪发光、银铃般的华彩,一浪高过一浪。紧接着展开插部第二主题,是一种咄咄逼人、激昂愤慨的情绪。接着是展开呈示部中的连接部,这是在中间段落里首次运用呈示部中的材料进行展开,采用频繁的调性转换、半音化的旋律线条等手法,进一步使人如临深渊。紧接着展开插部第二主题使音乐从激荡的、火热的戏剧性冲突中逐渐挣脱出来,音乐渐渐平息。谐谑曲从584小节开始进入再现部,肖邦在重复呈示部的时候,把旋律稍加变化,副部的调性并没有遵照古典传统加以改变,而是重复了呈示部的调性。谐谑曲从716小节开始进入尾声,肖邦用果断、刚毅、势不可挡的气势结束了全曲。
第三首,升c小调,作品39,出版于1840年10月,献给他的好友兼学生阿道夫·古特曼。这是4首谐谑曲中材料用得最节省也是最短的一首,主题素材精练、结构简明,它戏剧化的表达,就好像凝聚了更多的暴风雨一般。虽然缺乏第二首谐谑曲中所表现出的内心自由,却更加清醒、冷静,也更具自制力。第三谐谑曲采用混合曲式结构,混合有奏鸣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乐曲开始由24小节威风凛凛的号角声,引出了主部主题雄壮有力的齐奏旋律。从156小节副部主题进入,肖邦对这一主题运用主题变形的手法,多次进行变奏,意图展现给人们千姿百态、奇幻无穷的意境。肖邦对副部主题特别偏爱,主部主题在展开部中没有出现及展开。谐谑曲从367小节进入再现部,肖邦把副部主题的调性移到E大调,是主部升c小调的平行大调上,而在呈示部里副部是降D大调,这样肖邦在呈示部里运用的是再现部典型的调性,而在再现部里运用的是呈示部典型的调性,副部主题在再现部中进行了两次变形的发展,从而可以看出肖邦在结构和调性的处理上是比较自由的。谐谑曲从573小节进入尾声,一直保持火热的激情结束。
第四首,E大调,作品54,出版于1843年12月,献给德·仁拉曼小姐。整首作品单纯、明朗,不及以上三首那样华彩而富于幻想性,整首曲子是一连串飞掠疾驰的形象。这是一系列不同的、用语言难以说明的情绪在相互更替,它们总的情调是明朗的,但抹上了一层“回忆”的忧郁。肖邦在前三首作品的暴风雨之后,最终让自己回归到这种体裁标题的原始含义上来。它的曲调轻盈流畅,似乎每个小节中都阳光普照。整部作品尽管有不少反复,但仍然是非常的完美统一,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它所具有的巨大的感情张力。这首作品的音乐是异常细腻的,藉此把听众带进声音的画卷、甚至图像的氛围之中。肖邦在这首作品中采用三部曲式和奏鸣曲式混合的原则,没有遵照古典规范,主部和副部调性并未统一,再现部保留了呈示部中的主部和副部的调性。展开部除对副部进行一连串飞掠疾弛的发展外,还插入了一个新的主题,音乐表现出愉快美好的回忆。谐谑曲从889小节进入尾声,肖邦在这里运用了同前三首相同的处理手法,使音乐层层达到高潮,在辉煌中结束全曲。
专辑曲目:
cd1
01. Prelude Op.28 No.1 in C major - Agitato
02. Prelude Op.28 No.2 in a minor - Lento
03. Prelude Op.28 No.3 in G major - Vivace
04. Prelude Op.28 No.4 in e minor - Largo
05. Prelude Op.28 No.5 in D major - Allegro molto
06. Prelude Op.28 No.6 in b minor - Lento assai
07. Prelude Op.28 No.7 in A major - Andantino
08. Prelude Op.28 No.8 in f sharp minor - Molto agitato
09. Prelude Op.28 No.9 in E major - Largo
10. Prelude Op.28 No.10 in c sharp minor - Allegro molto
11. Prelude Op.28 No.11 in B major - Vivace
12. Prelude Op.28 No.12 in g sharp minor - Presto
13. Prelude Op.28 No.13 in F sharp major - Lento
14. Prelude Op.28 No.14 in e flat minor - Allegro
15. Prelude Op.28 No.15 in D flat major - Sostenuto
16. Prelude Op.28 No.16 in b flat minor - Presto con fuoco
17. Prelude Op.28 No.17 in A flat major - Allegretto
18. Prelude Op.28 No.18 in f minor - Allegro molto
19. Prelude Op.28 No.19 in E flat major - Vivace
20. Prelude Op.28 No.20 in c minor - Largo
21. Prelude Op.28 No.21 in B flat major - Cantabile
22. Prelude Op.28 No.22 in g minor - Molto agitato
23. Prelude Op.28 No.23 in F major - Moderato
24. Prelude Op.28 No.24 in d minor - Allegro appassionato
25. Prelude in c sharp minor Op.45 - Sostenuto
26. Prelude in A flat major Op.posth
27. Impromptu No.1 in A flat major Op.29 - Allegro assai quasi Presto
28. Impromptu No.2 in F sharp major Op.36 - Andantino
29. Impromptu No.3 in G flat major Op.51 - Tempo giusto
30. Impromptu No.4 'Fantaisie-Impromptu' in c sharp minor Op.posth.66 - Allegro agitato
cd2
01. Scherzo No.1 in b minor Op.20 - Presto con fuoco
02. Scherzo No.2 in b flat minor Op.31 - Presto
03. Scherzo No.3 in c sharp minor Op.39 - Presto con fuoco
04. Scherzo No.4 in E major Op.54 - Presto
05. Rondo in c minor Op.1 - Allegro
06. Rondo a la mazur in F major Op.5 - Vivace
07. Rondo in E flat major Op.16 - Introduzione. Andante - Rondo. Allegro vivace
08. Rondo for Two Pianos in C major Op.Posth - Veloce - Sostenuto e legato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