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富特文格勒《贝多芬 - 第三交响曲》 2007 [FLAC+CUE/整轨]
**** Hidden Message *****
【古典音乐】富特文格勒《贝多芬 - 第三交响曲》 2007
专辑名称:Beethoven - Symphony No.3
演奏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
指挥:威尔海姆·富特文格勒(Wilhelm Furtwangler)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交响乐
录音时间:1952.11.26-27、1953.10.13-17、1947.11.25
发行公司:EMI
唱片版本:日本东芝版
唱片编号:FECC 42094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富特文格勒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莱奥诺拉序曲》、《科里奥兰序曲》。
==========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作品55,作于1803-1804年,它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简称“英雄交响曲”,原稿上的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当初拿破仑对于贝多芬来说,是一个革命的理想,是现代普罗米修斯。但当贝多芬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时,他愤然撕掉了本来准备献给拿破仑的扉页,改成了现在的曲名。这部交响曲的篇幅大大超越了前两部,是仅次于《第九交响曲》的超长作品,而在艺术成就上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声与节奏新颖自由。他在曲式结构上作了革新,如用一首庄严的葬礼进行曲作为第二乐章,用一首谐谑曲作为第三乐章,都是前所未有的。这部作品1805年4月7日在维也纳剧院首次公开演出,指挥是贝多芬自己。
第一乐章,朝气蓬勃的快板,没有引子,一开始就是普罗米修斯的主题,它的发展充满着意志构成的力度。罗曼·罗兰曾这样描述这个乐章:“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在神话般的战斗中,被砍碎的巨人像洪水前的大蜥蜴那样重又长出肩膀,意志的主题投入烈火冶炼,在铁砧上锤打,它裂成碎片,伸展着,扩张着。”
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极柔的柔板,英雄死了,人民抬着他的灵柩缓步行进,激情的爆发变为抒情的沉思。中段,军鼓军号取代了伤悼,尾声又回到向英雄告别的叹息。
第三乐章,谐谑曲,活泼的快板,死与悲伤不能动摇意志,这一乐章是生命的活力的象征,它活泼、激昂,中部有欢乐的军号合奏,乃表达着英雄性质。
第四乐章,终曲,极快板,使用的又是舞剧《普罗米修斯》的主题,它使用了11次波澜壮阔的连续变奏,最后以急板结尾,成为强烈的生命象征,英雄的胜利和凯旋、庄严的颂歌。
==========
《第三号莱奥诺拉序曲》作品72a,作于1806年。贝多芬为歌剧《菲德里奥》所作的序曲。根据《第二号莱奥诺拉序曲》脱胎而来。同年3月29日由翟夫利指挥在维也纳皇家剧院首演。这首序曲是三首莱奥诺拉序曲中最生动、最完美的一首,被誉为古今名序曲之一。
乐曲为带引子的奏鸣曲式;序奏为柔板,C大调,3/4拍子;呈示部为快板,C大调,2/2拍子;再现部:C大调,色彩明朗,是正义和光明战胜邪恶的象征。这首序曲因戏剧性太强,并先现了歌割的高潮,而不宜用作歌剧的序曲,故至今只在独立的音乐会上演奏。
==========
《科里奥兰序曲》作品62,作于1807年。贝多芬根据德国作家科林的同名悲剧所作的管弦乐曲。同年3月在罗布科维茨的客厅首演。呈献给科林。
原剧情大意是:罗马将领凯阿斯·马夏斯攻下科里奥兰城后,被尊为“科里奥兰纳斯”。后罗马建立共和国政府时,因政见不同被驱逐出境。两年后率邻国伏尔西亚大军兵临罗马城下。但因母亲和妻子劝谏而反戈,最后自杀身亡。
乐曲采用c小调,充满活力的快板,4/4拍子,奏鸣曲式。第一主题激动不安,表现科里奥兰的悲剧性格。第二主题悠缓舒展,象征着科里奥兰母亲的仁慈和妻子的温顺。
专辑曲目:
01. Symphony No.3 in E flat major Op.55 'Eroica' - 1. Allegro con brio
02. Symphony No.3 in E flat major Op.55 'Eroica' - 2. Marcia funebre: Adagio assai
03. Symphony No.3 in E flat major Op.55 'Eroica' - 3. Scherzo: Allegro vivace
04. Symphony No.3 in E flat major Op.55 'Eroica' - 4. Finale: Allegro molto
05. Overture 'Leonore' No.3 Op.72a
06. Overture 'Coriolan' Op.6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