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20世纪伟大钢琴家】第二辑《玛塔·阿格丽奇》2CD. 1998 [FLAC+CUE/整轨]
**** Hidden Message *****
【20世纪伟大钢琴家】第二辑《玛塔·阿格丽奇》2CD. 1998
专辑名称:Great Pianists of The 20th Century Vol.2 - Martha Argerich I
演奏家:玛塔·阿格丽奇(Martha Argerich)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钢琴
发行时间:1998
发行公司:环球音乐
唱片版本:英国版
唱片编号:456 700-2
专辑介绍:
这张双CD专辑是“20世纪伟大钢琴家”系列之一,收录了玛塔·阿格丽奇演奏的代表曲目,包括: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巴赫《第二组曲》、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等。
玛塔·阿格丽奇(Martha Argerich)1941年6月5日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钢琴家。阿格丽奇具有女性钢琴演奏者少见的力道、速度与外放的性情,这让她的演奏风格无法被归为女性钢琴演奏者的派系中。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阿格丽奇具有像男性钢琴演奏者一样粗壮的手臂、结实的手指,所以可以和注重力量与炫技的男性钢琴演奏者相比较。例如,在弹奏轻柔的乐曲时,她的手指只要平贴于键盘,就可以发出按压到底的音色。而在演奏大型作品时,也可以运用双手敲击出足够的音量。同时,阿格丽奇的演奏也并非一味生猛,特别是在演奏乐思比较丰富的多乐章作品时,她更注重动与静、明与暗的对比。
从具体的演奏上看,阿格丽奇的突出特点是快,即读谱快、视奏快,拿下一首作品的周期快,以及手指的速度快。例如,弹奏李斯特的奏鸣曲,左手的八个八度,她用不到一秒钟即可弹奏完。在此基础上,她的琴音可以为了求速度、求表情而不用顾及声音是否细腻。
很少有音乐家像钢琴演奏者玛塔·阿格丽奇那样被耀眼光环和神秘面纱同时笼罩。她的光环来自于年轻时的倾城倾国之美,在键盘前无懈可击的技巧。“圣手”一词也许并不能完全恰当地形容玛塔·阿格丽奇,她的特点是狂飙式的奔放激情,像雷鸣闪电般地攫住听众的心。她不但掌握了无懈可击、炉火纯青的惊人技巧,而且气势磅礴,高难度的乐段在她指下宛如等闲,令人难以相信这些力量发自一个身材不过五尺四寸,多年皮癌(黑瘤)缠身的长发女子。她是一位领导钢琴技巧与美感风格的大师。
=====================
难以捉摸的天才(一)
想为阿格丽奇做简介,虽然困难,但却又极具吸引力、去那里找字眼冠在如此具有天赋异禀又有独特魅力的怪才身上。对阿格丽奇来说,就如同拉赫曼尼诺夫、柯尔托与霍洛维兹,会禁不住让我们重新思考与定位,他们如此特殊的个人特质有少数钢琴家在您反复咀嚼后不免会感到失望,因为您透彻地意识到做们限制在某种范围的艺术性,而同样的状况绝不会出现在阿格丽奇身上,那是看似清楚、实际上却又难以捉摸的。随着反复无常的天性,她始终将自己悬在放纵与节制之间,使得不管在巴哈或在拉赫曼尼诺夫的领域里,她霎时迸发的热度及紧张感,不时挑战着乐迷的理性。
由于拥有绝佳的天赋,她决定保护自己的天份,免于受到过度压迫:然而如果不管是在音乐会或是录音间,她对于自己的独奏事业继续闷不吭声,对乐坛则真是个可怕的损失。她曾声明失去了音乐上的伙伴如阿巴多、罗斯托波维奇、克莱曼、麦斯基和科瓦谢维契等人,她会深感孤寂,这反映出了部份的真宾。有段时间她曾一年举办了151场音乐会,虽然佳评如潮,但她不仅感到严重地影几正常的生活,也感到一种存在她与音乐间交流的独特性正在丧失中,毅然决然地,她迅速决定从聚光灯前退隐,在1978年举办最后一场个人独奏会,在 1984年录下个人最后一张独奏录音之后,转向较不受瞩目的室内乐身上。然而带给论者惊喜的是,这位曾在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拉赫曼尼诺夫与普罗高菲夫《第三号钢琴协奏曲》里有过大师风范的女钢琴家,即使在与其它器乐家相互作用的室内乐演奏过程中,还是禁不住展现出主导性的魔力。
“我很喜欢弹钢琴,但不想当个钢琴家。”她为自己的矛盾心理如此辩护着。然而,对于一位如此矛盾的艺术家而言,她早已活跃于录音室,将最精细的洞察力具象化,完成一些与当时盛行风格对抗的版本。不像海斯或是许纳贝雨,阿格丽奇近乎镇定地检视她的录音,不屈不挠地重新发行,其事业浮现了新的模式与结合从这些宝藏里要挑选出精品实在是个难熬的任称,那些要收录?那些要省略?现在这一套选辑是经过重重过滤之后市拍板定案,并不一定是最受欢迎的,但其中某些部份是最好的。在这里,你听到的本质,就是玛塔·阿格丽奇。
李斯特《第一号钢琴协奏曲》是最能展现阿格丽奇特殊性格的曲目。听者可能会忆起喜爱的某个现场演出,但她与阿巴多的录音室版本则包含了所有最显着而根本的特质,除了她之外,有谁能在开头的八度颤音解脱束缚,立即掀起一波华丽且个性十足的狂涛巨浪,而立刻又压抑这股烈火以至平静与精神上的深沉?在第二乐章里所散发的内在诗意,与中段戏剧性朗诵调的催命重击,又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接续的第三乐章与第四乐章,她又带给我们阵阵惊喜,尤其是最后结束前,她那如火漫延的钢琴技法所混合出的气质,足可为volante(轻捷迅速的)或是 reinforzando molto等名词下新的定义。
玛格丽特·隆曾经形容拉威尔的《g小调钢琴协奏曲》为一部“具有幻想性、幽默性与生动的曲式架构,且最为触动人心的艺术品之一”,阿格丽奇活泼、甚至是激烈的演奏,深深地包含了以上的特质。有她曾向令人敬畏的米凯兰杰利请教过此曲的说法,应该更能更创造些新颖之处,其反应更能与拉威尔的特质做激烈且光耀的触碰。在首乐章和着颤音的装饰奏里,她的弹性乐句带给音乐波浪状的情感升降,如同地中海的微风。中段的田园牧歌(令人回想起炎热的大平天)是轻愉的,而她在终乐章最后三分钟的弹奏,比起一般容易被视为忙碌而富机械性的触技曲,要超越出太多了。
有时伟人的艺术家会与特殊的作曲家或曲目做公认且不可磨灭的联想,许纳贝尔和贝多芬、鲁宾斯坦和肖邦、布兰德尔和舒伯特,还有阿格丽奇与拉赫玛尼诺夫《第三号钢琴协奏曲》,都几乎可视为同义词了。在1982年,她与夏伊神奇性地合作一现场演出后(CD至今可寻)即为如此。不管是设计过还是自觉性的,这一趟奇妙的演奏是从慢速开始慢慢加温,历经错综复杂而又回平静结束。 当然不乏关键段落:阿格丽奇在持续斯拉夫主题里的异常剧烈、在piu mosso里速度遽增,还有装饰奏最后那段近乎停止呼吸的加速等等。即使是相对宁静的第二乐章,阿格丽奇都将它处理得像水面下的底流,而第三乐章就如同顺着洲际弹道点火起燃而一飞冲天,速度旋转不定,最显明的激情终于在狂风暴雨般的猛烈里结束,这是一个人类所不能及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除了拉赫玛尼诺夫本人、霍洛维兹、吉利尔斯与范·克莱本之外,能够独特且要有一定的能力完成它的,只有阿格丽奇。
一位钢琴家想要在巴赫与拉赫玛尼诺夫两方面都达到最高成就。是有可能的吗?当然可以!不需要任何骄傲或虚伪,阿格丽奇的巴赫《C小调组曲》充满着无懈可击的纯净、灵巧和亮丽。在没有其它更有名气的巴赫演奏者自我膨胀之外,她的演奏开创了其真实性与现代性。阿什肯纳齐认为:“弹这不应该要太多任性的,我并不相信诠释的主流,我只相信从生活当中带来的,不加人工修饰的音乐。”开头的Grave adagio与接续的Andante,阿格丽奇原始的澄澈绝对不会与其它更具自我意识的巴赫演奏名家混淆、对那些视阿格丽奇为极端狂飙象征的人而言,每个细节都有她自己一套的超级控制力、独特的音乐规则性与权威性。
从巴洛克的丰稔与庄严一下子转型到拉威尔的Sonatine,阿格丽奇在此展现了独一无二的多变性。她的动与静全在算计之中,不会呆板或是过度滥情:在终乐章放手一飙之际,她那稳固的技巧足以展现大师艺术性的丰硕,一种远超过机械匠气的幻想与自由。
在对比强烈的《加斯巴之夜》里又可显现阿格丽奇的权威。开头的,她利用钢琴营造出闪烁般的和声,亮丽的波状花边连真正水仙子的魅力都恐怕不敌:在也是如此,霎时戏剧性的爆发显露出她在气氛上的掌控能力,令人忆起骷髅舞,一种神秘的死亡阴影。而,最能展露惊骇的一段音乐,阿格丽奇利用幻想性找出的自己的诠释之路:猛烈、压抑、平静,俨然真实地处在恶梦世界里。精准表现出颓废无比之感,阿格丽奇的拉威尔《加斯巴之夜》名副其实是个诱人的夜曲。
最后普罗科菲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再度展现阿格丽奇与众不同之处。听了这场演出之后,没有人会忘掉阿格丽奇与阿巴多在音乐里所带给我们的俄式魅力,在第一乐章眼光撩乱地转回主题旋律,包括中段的变奏曲,都给人有同时间两股冲力在竞飙一样,就如同从火车上看一位短跑选手奔驰着。
因为阿格丽奇长期潜沉不出,我们更要对她在唱片上留下珍贵的点点滴滴感到满足。活泼易变如她,还是跻身在伟大的钢琴家之列,以无尽的再创造为中心的传奇里。
专辑曲目:
cd1
01. Liszt /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flat S124 - 1. Allegro maestoso
02. Liszt /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flat S124 - 2. Quasi adagio
03. Liszt /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flat S124 - 3. Allegretto vivace - Allegro animato
04. Liszt /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flat S124 - 4. Allegro marziale animato
05. Ravel / Piano Concerto in G - 1. Allegramente
06. Ravel / Piano Concerto in G - 2. Adagio assai
07. Ravel / Piano Concerto in G - 3. Presto
08. Rachmaninov / Piano Concerto No.3 in D minor Op.30 - 1. Allegro ma non tanto
09. Rachmaninov / Piano Concerto No.3 in D minor Op.30 - 2. Intermezzo. Adagio
10. Rachmaninov / Piano Concerto No.3 in D minor Op.30 - 3. Finale. Alla breve
cd2
01. J.S.Bach / Partita No.2 in C minor BWV826 - 1. Sinfonia. Grave adagio - Andante
02. J.S.Bach / Partita No.2 in C minor BWV826 - 2. Allemande
03. J.S.Bach / Partita No.2 in C minor BWV826 - 3. Courante
04. J.S.Bach / Partita No.2 in C minor BWV826 - 4. Sarabande
05. J.S.Bach / Partita No.2 in C minor BWV826 - 5. Rondeaux
06. J.S.Bach / Partita No.2 in C minor BWV826 - 6. Capriccio
07. Ravel / Sonatine - 1. Modere
08. Ravel / Sonatine - 2. Mouvement de menuet
09. Ravel / Sonatine - 3. Anime
10. Ravel / Gaspard de la nuit - 1. Ondine
11. Ravel / Gaspard de la nuit - 2. Le gibet
12. Ravel / Gaspard de la nuit - 3. Scarbo
13. Prokofiev / Piano Concerto No.3 in C Op.26 - 1. Andante - Allegro
14. Prokofiev / Piano Concerto No.3 in C Op.26 - 2. Tema con variazione
15. Prokofiev / Piano Concerto No.3 in C Op.26 - 3. Allegro ma non troppo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