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yop 发表于 2024-3-10 09:08:02

B 海廷克《李斯特 - 交响诗全集(第二辑)》2CD. 1993 [FLAC+CUE/整轨]











**** Hidden Message *****






【古典音乐】海廷克《李斯特 - 交响诗全集(第二辑)》2CD. 1993

专辑名称:Liszt - Complete Tone Poems Vol.2
演奏乐团:伦敦爱乐乐团(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指挥:伯纳德·海廷克(Bernard Haitink)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管弦乐
录音时间:1970-1972
发行公司:Philips
唱片版本:德国版小双张
唱片编号:438 754-2


专辑介绍:
这张双CD专辑是海廷克指挥伦敦爱乐乐团,演奏李斯特的6部《交响诗》,附带《第一梅菲斯托圆舞曲》。

===================
第八交响诗《英雄的葬礼》S.102,作于1849-1850年。如果说《前奏曲》描写了英雄的生,那么这部交响诗则描写了英雄的死。李斯特曾目睹了众多英雄的死,他深深理解这死实际上成就了英雄们的永生,这死将在人民的心中埋下种子,将在新的一代人中培育出新的英雄。

这是一部悲壮而高贵的作品,它凝聚着李斯特真挚的爱国之情,而且它的创作有着令人痛心的背景。1849年6月,匈牙利举行了反抗俄奥联军的奇异。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民族独立运动,先是国民议会宣布废除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反而使得统治者变本加厉地镇压人民。他们请来了俄国沙皇联手攻打匈牙利的军队和人民武装,最后,以匈牙利的惨败而告终,许多勇士包括革命诗人裴多菲,被侵略者的枪弹打死在7月31日的赛盖斯瓦尔战役中。想到倒下去的裴多菲和无数战死的同胞,李斯特胸中就像压着沉沉的墓石。他推开眼前正在创作的东西,开始把沉重的葬礼脚步写进谱纸。他采用了1830年《革命交响曲》手稿中的某些素材。在写作时,当年那次巴黎巷战无数激动人心的战争图景又涌现在眼前,为真理、为自由而斗争的英雄形象使他热血沸腾。他加强了乐队的打击乐部分,使用了四只定音鼓,此外还有军队的小鼓和大鼓、锣与钟,整个音响效果是“黑色的辉煌”。

作品为f小调,小军鼓从弱到强的滚奏,引出了铜管悲壮的呼号。这是死寂的原野在哭泣,为无数倒在它身上的勇士。弦乐在中低音区奏出沉重的旋律,有如天上浓重的阴云。凄风冷雨中,老人、妇女和孩子在寻找他们的亲人,用他们颤抖的手合上勇士们仰望天空的双眼。他们没有眼泪,唯有深深的仇恨。远处传来教堂的钟声。送葬的队伍行进在广袤的土地上。沾着鲜血的荒草倒伏着,诉说着。钟声越来越响,与沉重的脚步声混杂在一起,它显得那么明亮。再一次地,它引出了铜管的呼号,它变成了高亢而嘹亮的召唤,震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也震撼了匈牙利的大地。行进在继续。当长长的队伍渐渐消失在地平线的那一边时,只能听到小军鼓遥远的滚奏。一条温暖的旋律从乐队中升起,这是深沉而美丽的泪水,是发自心底的爱,当它变成了崇高的赞颂时,音乐被残暴地打断。然而,这爱的旋律再一次顽强地从乐队中升起,它比先前更加柔和,更加动人,谁也没有理由不在这爱的面前脱帽!音乐的节奏变得急促不安起来,一种力量在远处教堂钟声的提醒下,渐渐积累,渐渐壮大,终于,嘹亮的铜管把人民召集到战旗之下。死寂的田野上仍然是冷风呼啸,云层里的太阳仍然是惨淡无光,然而,与侵略者决一死战的信心也下定。这是一支更加坚强的队伍,每一双仇恨的眼睛都犹如火焰怒射,每一副肩膀都宛如屹立的城墙。这就是匈牙利,永远也不会倒下去的匈牙利!结束整部交响诗的仍然是葬礼进行曲的迟重节奏。这是死亡的回声,是作曲家心中不尽的哀恸。他把同胞的鲜血深深地印在了每个听者的心上。

然而,作为一个宫廷音乐家,是不可能将这部同情革命而反抗统治者的作品搬上舞台的。这部凝聚着李斯特心血的作品乐谱被放进了抽屉深处珍藏,直到1857年才被搬上了布雷斯利音乐厅舞台。

=================
第九交响诗《匈牙利》S.103,作于1854年。这是为表达对匈牙利诗人弗勒什马尔蒂的敬意而作的。这位民族主义诗人曾在1840年李斯特首次回国的庆典上代表匈牙利同胞赠给他一首热情的诗。李斯特为此大受感动,总觉得应该给予更好的回礼。1854年,他完成了这份回礼,在两年后的布达佩斯音乐会上,交响诗《匈牙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胞们的赞誉使李斯特感到终于回报了诗人和祖国。

这是一首严峻、深沉的作品。它使人联想到尚处于外族强权统治下的匈牙利人民盼望解放和自由的心情。乐曲的主题是一首d小调进行曲,色彩黯淡,但是很坚定,具有内在的深刻的力量。悲剧性的气氛长时间地笼罩着,小调上的副题旋律及一段小提琴自由吟咏般的独奏,表现出鲜明的匈牙利吉卜赛音乐特点。这是发自内心的倾诉,是强烈的渴望,可以想象,它在同胞们心中引起的共鸣有多么的强烈。作品的中间部分变成了号角齐鸣的“战斗宣言”,它表达了必胜的信念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阴暗的情调几次插进来,又都被英勇前进的情绪占了上风。昂扬的进行曲越来越响亮,仿佛是为自由而战的人们在高举着旗帜和刀枪走上战场。一个柔和哀伤的段落,暗示着1848年革命的失败。葬礼进行曲的节奏和阴沉的音色把听者带到了横尸遍野的匈牙利大地上。大提琴深厚抒情的旋律非常感人,它引出的不是绝望的哭泣,而是坚定的信念。进行曲节奏又响起来了,它越来越响亮,终于变成了一首辉煌的D大调赞歌。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成功地激起爱国情绪的杰作,它给以匈牙利人民巨大的鼓舞。

交响诗《匈牙利》与《英雄的葬礼》、康塔塔《匈牙利1848》均属同一种类型的作品,它们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凝聚着李斯特真挚的爱国之情。它们证明了李斯特并非象某些人所说的缺乏爱国之心的作曲家。

=================
第十交响诗《哈姆雷特》S.104,作于1858年,原是计划为1856年在魏玛的莎士比亚戏剧节上演而作的一首序曲,但当时正是李斯特心情极度晦暗、绝望的日子,作品未能如期完成。由于受到反对派的暗中迫害,李斯特被迫要离开自己花了十年时间亲手培育起来的“新音乐中心”——魏玛,在这种情况下,李斯特为哈姆雷特画了一幅时分内心化的音乐肖像。哈姆雷特的痛心与李斯特受到的创伤通过这首交响诗交叠在一起。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著名的悲剧,又名“王子复仇记”,其主要内容是:丹麦国王的合法继承人哈姆雷特因为父王猝死、叔叔篡夺王位后又娶母后为妻而深恶痛绝。在复仇的过程中,他经历了艰苦的磨难,最后终于在父亲鬼魂的提示下,查明事实真相,替父报了仇,而他自己却在仇人设下的圈套中与其同归于尽。戏剧中主要刻画了哈姆雷特痛苦、矛盾、恐惧的心理特征。在交响诗中,弦乐队的旋律蕴含着巨大的悲哀,也潜伏着不祥之兆。哈姆雷特苍白的脸从这里浮现,他穿着黑色的长袍,手握着腰间的剑柄,两眼喷射出愤怒的火焰。一个短小的音乐动机将节奏变得明确起来,这是以死为代价的抗争,是向邪恶的勇敢冲击。铜管响亮的声音在定音鼓的催促下铿锵向前,它达到了英雄性的高潮。一个温柔美丽的灵魂飘然而至,木管清纯的声音就像那照亮了哈姆雷特内心的爱情,它是这人世间唯一值得留恋的东西。哈姆雷特心中的复仇之火在这双眸中消失,他几乎不能自持,要将头埋在她的裙下。然而,那个催促般的节奏使他清醒过来,他必须完成复仇的使命。他拔剑而去,去寻找他的仇敌。音乐变得令人不安而恐惧。利剑的寒光再次发出幽幽的光,它第一次出现是在作品开始在乐队黯淡朦胧的音响之上用一支加了弱音器的小号吹奏出,而这一次它已沾满毒药和鲜血,一切都结束了。葬礼进行曲缓缓地响起来,为高贵美丽的灵魂,更为世界的沉沦。

=================
第十一交响诗《匈奴之战》S.105,作于1856-1857年。这部交响诗是受德国画家考尔巴赫的一幅壁画启发而作。该壁画是一幅描绘公元451年,匈奴人在国王阿提拉的领导下进军信仰基督教的欧洲,试图夺去罗马的历史画。李斯特考尔巴赫描绘的战斗场面十分激烈,不仅在地面上有殊死搏斗的人,那些已经死去的战士的灵魂,在云端里还在继续战斗,为了保卫自己的信仰,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获得胜利的是基督教世界。李斯特的信仰使他对考尔巴赫作品中的一系列历史题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本来还计划根据他的壁画创作《尼禄》、《耶路撒冷的毁灭》、《巴比伦之塔》和《希腊的荣耀》等管弦乐作品,但后来仅写出了这部《匈奴之战》。

这部长达十五分钟的交响诗“画面感”极强,在音响效果上也是极富特色。其中描绘激烈战斗的只有一半篇幅,在惊心动魄的厮杀拼搏达到高潮的时候,出现了一首辉煌的胜利凯歌,它代表这场战斗神圣的结局。李斯特本计划在交响诗的后半部分用一首规模宏大的宗教合唱来表现基督教的辉煌胜利,后来他把这个构思改为用管风琴来演奏圣咏部分。这个段落从管风琴轻柔的圣咏开始,它的和谐宁静与第一部分的凶险紧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把画面瞬间从血腥的战场带到了圣洁的教堂之中。让人仿佛看到圣坛前的烛火轻轻摇曳,照亮了壁上的十字架和圣像,管风琴的声音在穹顶下回荡着,在廊柱间流动着,人群在低头祷告。突然,乐队用响亮的全奏打断了管风琴的吟咏,号角声和镲的敲击声两次轰响于圣咏之中,这也许是教堂门外凯旋的军队在庆祝胜利。一条柔和的旋律从乐队的弦乐声部中升起,它起初与管风琴和谐地交织在一起,渐渐地,它带出了深沉宽广的歌唱,大提琴的吟咏十分感人,由此可以体会到李斯特虔诚的信仰。这首颂歌从容地一步步向前铺展,在最后的高潮处,管风琴辉煌地进入,形成巨大的轰鸣。

================
第十二交响诗《理想》S.106,作于1857年。这部交响诗的构思来自于席勒的同名诗歌。和李斯特的其他交响诗一样,它并不拘泥于文学作品,而是从中汲取精华,与作曲家的思想感情融合成新的一体。李斯特把席勒的诗意在顺序上作了改动,几个段落分别标上了小标题:一开始的快板引子是“理想”,它崇高而又遥远,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接下来的一个热情的快板段落标着“渴望”——它表现了青年席勒胸膛中奔腾的活力与冲动。李斯特的这段音乐充满了对真理的渴求,对青春力量的赞美,它明媚壮丽,仿佛是出生太阳一般魅力无穷。但接下来的庄严的行板改变了这种无忧无虑的心情,这里的小标题是“醒悟”。席勒的诗句充满了伤感。年轻的席勒多少带有“少年维特”式的情调,他写这首诗的时候刚刚26岁,而李斯特已是人生旅途走过了一大半的人,他真正尝到了生活给予他的种种打击,因此音乐中传达出深深的悲壮感。然而,这不是理想的破灭,不是绝望。当一个活泼的动机出现在悲剧型的高潮后,让人感受到生命活力的顽强,它燃烧着,有如朵朵跳跃的火焰,照亮了人生的旅途。崇高的理想又一次在远方召唤,美丽而神圣。最后一大段音乐李斯特标着“赞颂”二字。它同时还有升华、超脱之意,这是磨难给予胜利者的礼物。李斯特让弦乐温情地歌唱,木管的明丽音色如晨曦般给人带来希望。他渐渐积聚起奋进的力量,加快迎接胜利的快乐的步伐。全曲最后的高潮是胜利者的凯歌,是被理想的光芒照亮了的勇者的面庞。李斯特在音乐中拥有了精神上的圣殿,他,沉浸在幸福之中。

===============
第十三交响诗《从摇篮到坟墓》S.107,作于1881年。此曲是根据济奇的画作而作,这是李斯特最后一部交响诗。序言:“人生只不过是迈向死亡的一连串前奏曲。”可见这是充满人生体验的冥想作品。

===============
《第一梅菲斯托圆舞曲》S.514,副标题为“乡村酒馆中的舞曲”,作于1861年,取材于李斯特最喜欢的一部文学作品——歌德的《浮士德》。但是这首音乐是基于奥地利诗人尼古拉?莱瑙的《浮士德》中富有诗意的一个场景而作的第二首插曲。这个故事详细地写在李斯特的乐谱上:浮士德和梅菲斯托进入了一家乡村酒馆,当时那里正在进行着婚礼。浮士德被有一双黑眼睛的美人迷住,梅菲斯托抓过一把小提琴演奏。舞者沉醉在这魔鬼般的音乐中,这婚礼集会成了狂饮闹宴,疯狂的舞者跌倒在草地上,作曲家以双音的颤音表现了梅菲斯托回荡在空中那不断的笑声。最后夜莺的歌声唱起,强烈的欲望将他们击垮,他们被淹没在像大海一样的汹涌翻腾的感情之中。

对于不可知世界、尤其是黑暗王国的兴趣,在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艺术中是很常见的。人们以一种多少带点邪恶感和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来反抗古典主义的理智。李斯特的性格中就包含有这种因素,一方面他追求高尚,向往纯真的境界,可是另一方面又有一种放荡不羁的狂妄的性质,截然不同的两极竟在他的心中和平共处。他热衷于魔鬼体裁的写作,以致人们怀疑他的信仰是否真诚,甚至把他的晚年形容成“穿着圣袍的梅菲斯托”。

专辑曲目:
cd1
01. Heroide funebre S.102   
02. Hungaria S.103   
03. Hamlet S.104   

cd2
01. Battle of the Huns   
02. The Ideal   
03. From the Cradle to the Grave   
04. Mephisto Waltz No.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B 海廷克《李斯特 - 交响诗全集(第二辑)》2CD. 1993 [FLAC+CUE/整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