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斯特恩、朗帕尔《泰勒曼、巴赫家族 - 三重奏奏鸣曲》 1995 [FLAC+CUE/整轨]
**** Hidden Message *****
【古典音乐】斯特恩、朗帕尔《泰勒曼、巴赫家族 - 三重奏奏鸣曲》 1995
专辑名称:Trio Sonatas of Telemann & The Bach Family
演奏家:Isaac Stern(小提琴)、Jean-Pierre Rampal(长笛)、Matthias Spaeter(鲁特琴)
Leslie Parnas、Mstislav Rostropovich(大提琴)、John Steele Ritter(羽管键琴、古钢琴)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室内乐
发行时间:1995
发行公司:Sony Music
唱片版本:美国版
唱片编号:SMK 64509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小提琴家斯特恩与长笛演奏家朗帕尔、大提琴家帕纳斯、羽管键琴家里特等合作,演奏泰勒曼和巴赫家族音乐家创作的《三重奏奏鸣曲》。
===================
格奥尔格·菲利普·泰勒曼(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年3月14日-1767年6月25日)德国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出生于马格德堡。他的家庭并不是一个音乐家族,只有曾祖父曾担任过指挥。泰勒曼的父亲于1685年逝世,留下妻子一人管教子女。泰勒曼10岁接触到音乐。很快便显示出他的才能。12岁他便写出了一部歌剧。但是这项才能却不被他的家人认同,他的母亲害怕他将来以音乐为职业,便把他的乐器没收,并送往学校学习其他课程。可是,学校的院长却认同泰勒曼的才华,于是泰勒曼反而在学校期间学会了多种乐器的演奏。进入莱比锡大学后虽然学法律,可是毕业后他就成为了职业音乐家。先后在多个乐团担任乐长。他还成为了巴赫的密友与巴赫儿子的教父,泰勒曼生前作为作曲家的名声超过了巴赫,不过与巴赫一样,由于古典主义音乐的兴起,死后他的作品迅速不再受到欢迎。直到二战后,对泰勒曼作品的系统研究才开始。频繁的论文发表对音乐史的评估发生了转变。1952年汉斯·约阿西姆说:“几年前他还只是作品平庸的多产作曲家,作品数甚至超过了巴赫和亨德尔的总和。他应该得到荣耀,甚至能对门上的标签进行谱曲。现在因为许多作品的出版,他成为了那个时代,仅次于巴赫和亨德尔的,令人感兴趣的大师。”
泰勒曼是历史上最有贡献的音乐家之一。他沟通了以J.S.巴赫为代表的后巴洛克时期音乐和以海顿、莫札特为代表的早期古典主义音乐。他以纯熟的作曲技巧把巴洛克传统对位法、意大利的歌剧色彩和优雅的法国管弦乐组合起来。以德国而言,泰勒曼是真正的巴洛克作曲家,巴赫则是不符合巴洛克标准的“冷门”作曲家;以整个欧洲而言,巴洛克真正的重心在法国、意大利,当时价值观中的理想作曲家,是意法风格的融合,不是强调个人表达的风格。德国开始接受巴洛克风格,并有一些作曲家出现时,法国、意大利的巴洛克已经非常成熟,德国可以说是巴洛克音乐的末流和尾声,而巴赫则是末流中的末流(即生错时代但在尾声中集大成者)。巴赫开启的是德国的音乐生命,泰勒曼则是巴洛克时代少数成功的德国作曲家之一。
泰勒曼和巴赫是同时代的音乐家,可能好多人不认识他,但和现在相反,当时泰勒曼的声望比巴赫大得多。原因大概是巴赫不喜欢争名夺利,真正的将自己奉献给了音乐,而泰勒曼为了名声和金钱,将自己交给了宫廷。泰勒曼是个极其多产的音乐家,有4000多部作品,其中很多是纯粹为宫廷娱乐而创作的价值不高的音乐,比如他可以为选帝侯家宴会创作大量烘托气氛的短曲。
巴赫的作品之所以杰出,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在于其作品中的虔诚的精神和感悟,故而其精神境界极高。而泰勒曼的作品则偏向大众化,旋律优美动听,色彩明快,他的宗教音乐明显不如巴赫,但其世俗音乐,特别是器乐曲则具有相当的实力。在巴洛克时期的德意志音乐中,巴赫的最大贡献是宗教音乐和键盘音乐,而泰勒曼的贡献在于器乐曲,其创作的135首管弦乐组曲、100余首协奏曲和450多首室内乐弥补了巴赫在这些领域的不足(尽管巴赫本人的4首管弦乐组曲、大约30首协奏曲和50多首室内乐都极富盛名,但毕竟数量较少)。此外,泰勒曼还是第一个将日耳曼民间曲调用入作品当中的大作曲家,这对于后来的海顿、贝多芬、勃拉姆斯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听多了泰勒曼的音乐,会发现他的作品当中总是有着源源不断的乐思、流畅而活泼的旋律、强烈的节奏对比,以及漂亮的对位法技巧。泰勒曼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器乐曲中的丰富的配器,他几乎使用了当时所能出现的一切乐器组合,从大规模的管弦乐组曲到小巧精致的奏鸣曲,令人拍案叫绝。泰勒曼的许多作品都是为世俗大众而作的,故而通俗且易于理解,不似巴赫的深刻和内省。泰勒曼与巴赫和亨德尔之间关系密切,经常通信往来。他的学生当中,以巴赫的儿子C.P.E.巴赫最富盛名。
==================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德国作曲家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他以器乐作品以及人声音乐而闻名。自19世纪巴赫复兴运动以来,他通常被视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巴赫的音乐如其人,清泉一般的音调总是含蓄地表达感情,当你在仔细分析其乐式时,感情也许在你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已经到了你的心底。巴赫的音乐创作更是为后人做了铺垫,就好像哲学家或数学家一般。
歌德有段对巴赫音乐的评论十分精辟:“就如永恒的和谐自身的对话,就如同上帝创造世界之前,在心中的流动,我好像没有了耳、更没有了眼、没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们,内在自有一股律动,源源而出。”
------------------
威廉·弗里德曼·巴赫(Wilhelm Friedemann Bach,1710年11月22日-1784年7月1日),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长子。别称“魏玛巴赫”。在J.S.巴赫的儿子当中,威廉是与父亲气质和风格最相近的一个。他的作品继承了巴洛克高雅的传统。
------------------
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Johann Christian Bach,1735年9月5日-1782年1月1日),生于德国莱比锡,卒于英国伦敦。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最小的儿子(排行第十一),为其第二位夫人Anna Magdalena Wilcke所生。因长期居住在伦敦,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常被称为“英国巴赫”或“伦敦巴赫”,他与Carl Friedrich Abel合组“阿贝尔与巴赫音乐会”,对莫扎特音乐风格的形成影响极深。
==================
17世纪中叶以后,古典奏鸣曲开始出现并巩固其某些特征。其中,意大利作曲家A.科雷利对套曲形式的奠定起了重大作用,他所作的奏鸣曲均由慢-快-慢-快4个乐章组成,并交替使用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写法;D.斯卡拉蒂则通过500余首奏鸣曲的创作实践,确立了古典奏鸣曲式(见奏鸣曲式)。当时的奏呜曲分为两类:一类是源自坎佐纳的教堂奏鸣曲,另一类是由一系列舞曲组成的室内奏鸣曲。前者主要在教堂演奏,后者多用于宫廷娱乐,并由此而发展成后来的古组曲。不论教堂奏鸣曲还是室内奏鸣曲,除少数为无伴奏的独奏形式外,多数均为重奏形式,且普遍运用键盘乐器演奏通奏低音。由于键盘乐器属家用性质,不居重要地位,故在计算声部时均被略去。如由1件高音乐器(小提琴、长笛等)、1件低音乐器(大提琴等)和键盘乐器共同演奏的奏鸣曲,不称三重奏鸣曲,而称二重奏鸣曲;由两件高音乐器(小提琴、长笛或小号等)、1件低音乐器(大提琴或维奥尔等)和键盘乐器共同演奏的奏鸣曲才被称为三重奏鸣曲。三重奏鸣曲在当时十分盛行,是最常见的体裁之一。
巴洛克时期常见的三重奏奏鸣曲体裁的乐器组成为小提琴、长笛、大提琴和羽管键琴(或鲁特琴)。
专辑曲目:
01. Johann Sebastian Bach / Trio Sonata in G major BVW 1038 - 01
02. Johann Sebastian Bach / Trio Sonata in G major BVW 1038 - 02
03. Johann Sebastian Bach / Trio Sonata in G major BVW 1038 - 03
04. Johann Sebastian Bach / Trio Sonata in G major BVW 1038 - 04
05. Wilhelm Friedmann Bach / Trio Sonata in A minor - 05
06. Wilhelm Friedmann Bach / Trio Sonata in A minor - 06
07. Johann Christian Bach / Trio Sonata in C major - 07
08. Johann Christian Bach / Trio Sonata in C major - 08
09. Johann Christian Bach / Trio Sonata in C major - 09
10. Johann Sebastian Bach / Trio Sonata in C minor, BVW 1079 - 10
11. Johann Sebastian Bach / Trio Sonata in C minor, BVW 1079 - 11
12. Johann Sebastian Bach / Trio Sonata in C minor, BVW 1079 - 12
13. Johann Sebastian Bach / Trio Sonata in C minor, BVW 1079 - 13
14. Johann Christian Bach / Sonata (a' 3) in C major - 14
15. Johann Christian Bach / Sonata (a' 3) in C major - 15
16. Johann Christian Bach / Sonata (a' 3) in C major - 16
17. Georg Phillip Telemann / Quartet (Trio Sonata) in E minor - 17
18. Georg Phillip Telemann / Quartet (Trio Sonata) in E minor - 18
19. Georg Phillip Telemann / Quartet (Trio Sonata) in E minor - 19
20. Georg Phillip Telemann / Quartet (Trio Sonata) in E minor - 2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