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郑京和《西贝柳斯、布鲁赫 - 小提琴协奏曲》 2017 [FLAC+CUE/整轨]
**** Hidden Message *****
【古典音乐】郑京和《西贝柳斯、布鲁赫 - 小提琴协奏曲》 2017
专辑名称:Sibelius & Bruch - Violin Concertos
演奏家:郑京和(Kyung-Wha Chung)
协奏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皇家爱乐乐团
指挥:Andre Previn、Rudolf Kempe、Charles Dutoit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小提琴
录音时间:1970-1977
发行公司:Esoteric
唱片版本:日本版SACD
唱片编号:ESSD-90180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收录了小提琴家郑京和演奏的四部作品录音:1、与普列文指挥的伦敦交响乐团合作,演奏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2、与肯培指挥的皇家爱乐乐团合作,演奏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3、与迪图瓦指挥的皇家爱乐乐团合作,演奏拉威尔《茨冈狂想曲》、圣-桑《引子与随想回旋曲》。
郑京和的演奏给人充满活力的新鲜感,甜美的音色及被灵感所紧紧把握的巧妙乐句、偶尔显露出来的淡淡伤感,都被她演绎得淋漓尽致。乐队表现上乘,普列文指挥的伦敦交响乐团演奏极其动人,与独奏水乳交融。整个演奏温暖、自然、有条不紊,每个细节都优美动听,不带一丝自作多情的痕迹。由录音大师韦尔金森担任平衡工程师,音效无与伦比,细节清晰,尽管音响效果偏暖。
===================
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47,是他的早期作品,完成于1903年。作曲家十分热爱芬兰的自然景色和古代诗人荷马的文学史诗,在这部协奏曲中,也自然而然地表露了这种感情。音乐主题热情奔放,富有浓厚的芬兰气息。乐曲充分发挥了独奏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在乐队部分的写作上也发挥了交响特色。整个作品如一幅音画,栩栩如生。此曲民族风格浓郁、将诗意的抒情、宏伟的气魄和欢腾的舞蹈融为一体;同时由于西贝柳斯本人也是小提琴家,因此,此曲充分利用和发挥了小提琴的技巧和表现力。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包括传统的三个乐章。这三个乐章在音乐的性格及速度上有所不同,很像三幅风格统一、色调暗淡的芬兰风景画。
第一乐章,有节制的快板,奏鸣曲式。主部主题是独奏小提琴在弦乐组颤音轻柔摇曳的背景下演奏出的一个清新迷人又暗含哀伤的主题,它富有悠远的意境和沁人心脾的美,放佛是在夜幕笼罩下的海湾听到的一个凄美的传说。副部也由独奏小提琴带领,明朗柔美。后来出现的第二主题较为沉重,增加了音乐的戏剧性。在这个乐章里,乐队曾以狂暴汹涌的强奏带来凶险不祥和激烈冲突因素,但占主导地位的仍是独奏小提琴的优美歌唱。呈示部在乐队的具有英雄感得合奏中结束。进入展开部,在开头主题再现之前,独奏小提琴奏出长长的华彩乐段,技巧与浪漫情怀有机结合。
第二乐章,很慢的柔板。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浪漫曲,情绪激动的中部与其前后的忧郁、伤感形成鲜明对照。木管乐器演奏出如叹息般的乐声,木管演奏的引子音色透亮,仿佛田园风景。以此为背景小提琴唱出哀怨的旋律。乐章的发展将对大自然的描绘和内在的思绪紧密交织,酿成高潮。随后音乐突然中断,主题分解为若干短小乐句,逐渐消失。
第三乐章,快板,但不过分的。该乐章结构为回旋奏鸣曲式,即将回旋曲与奏鸣曲式这两种曲式融为一体,写成的一首狂野的舞曲。贯穿于反复呈现的主要主题以及整个乐章的是芬兰民间歌舞的节奏,这一节奏中蕴含着某种神秘而粗犷的、带有几分笨拙的原始活力,体现了北方民族热烈粗犷、勇猛豪放的性格。以见解深刻和妙语隽永著称的英国著名音乐家唐纳德·弗朗西斯·托维由这一乐章联想到北极熊的舞蹈,可谓形象而贴切。因此该乐章曾被人称为“北极熊的波兰舞曲”,独奏小提琴的演奏变化无穷,演奏难度极高,而且一个高潮紧接一个高潮,直至结尾一连串辉煌的向上飞掠的旋律。
在西贝柳斯的作品中,《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始终是最受欢迎的一部,这是一部表面上让人觉得冷峻,但内里却激情飞扬的作品,事实上这也是西贝柳斯大部分音乐的突出特点。
==================
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作品26,完成于1866年。
第一乐章,前奏曲,G小调,自由的奏鸣曲式。木管乐器在定音鼓伴奏下以平静的乐句及小提琴任意的宣叙调华彩开始,加以反复发展后,独奏小提琴演奏强有力的第一主题和柔美的第二主题,弦乐以优美的对位发展开。发展部是稍减慢之后恢复原速之前两小节开始,第一主题在第一次呈示的伴奏音型以原速出现,然后混入第二主题一起发展,主奏小提琴华丽地活跃。
第二乐章,慢板,降E大调。开始时,第一小提琴持续由前乐章带来的降B音,在弦乐和弦伴奏下,主奏小提琴奏出冥想性主题。这个乐章共有3个主题,他们自由地交替出现并交织在一起,第二个主题特别具有幽思绵绵的问道。乐章逐渐以独奏乐器的一阵阵飞快掠过的琶音与优美的装饰进入热情的高潮,结束部分将第二主题带了回来,这是一次狂热的高潮,然后又出其不意地退去,归于寂静。
第三乐章,终曲,有力的快板。这个乐章的正主题是具有大量双音与四音和弦的热烈的舞蹈音型,它颇像回旋曲与奏鸣曲的自由结合。小提琴与乐队都有热情发挥的段落,但总的情绪是光辉与激情。最后为急板,一气呵成结束。
===================
拉威尔《茨冈狂想曲》,作于1924年。此曲是这位钢琴大师众多钢琴作品中难得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用拉威尔自己的话说,《茨冈》乃是一首“匈牙利狂想曲风格的技巧性乐曲”,《茨冈》具有匈牙利地区“罗姆人”音乐的特点,这是由于作曲灵感正是得自叶莉和她的匈牙利音乐。此外,拉威尔有巴斯克人血统,而巴斯克地区是西班牙地区的“罗姆人”聚居的地区,拉威尔以独特的感性把西班牙地区“罗姆人”的音乐投影在《茨冈》中,并运用他晚年的擅长的复杂和声,在乐曲中表现出浓厚又狂热的情绪。曲子前半段以徐缓的慢拍为主,后半段则以的快板为主,前后半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将一种讴歌与赞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
圣-桑《引子与随想回旋曲》是一首小提琴与乐队作品,作于1863年,是他的小型音乐作品里最流行的一首,是为初露头角的西班牙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所写,作品于1865年在圣-桑的亲自指挥下,由萨拉萨蒂首演,并很快成为风行一时的流行曲目,与萨拉萨蒂自己写的《流浪者之歌》有异曲同工之妙。此曲线条通达流畅、层次明确清晰、布局匀称协调,给人以某种雕塑艺术的美感。
音乐分为引子与回旋曲两大部分。引子具有西班牙民间舞曲的特征。在弦乐和弦伴奏的背景上,小提琴奏起哈巴涅拉舞曲型的旋律。它大幅度地流动着,给人以强烈的跌宕起伏之感。这里,不时可以听到类似吉卜赛音乐的琶音、即兴装饰乐句。回旋曲的主题是在行进步伐的伴奏音型上展开的。一连串切分节奏的半音下行,谐谑生动而富于情趣。回旋曲有三个插部,由三首风格不同的舞曲构成,情绪上均与回旋曲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个插部尤为精彩,伴奏声部是强烈而富于弹性的西班牙舞曲节奏,而飘浮在上面的小提琴曲却悠长舒展,旋律缓缓地下行流动着,并降低了六级音,抒情中略带伤感的色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整个音乐在小提琴飞快的音阶及琶音流动音型中结束。
此曲感情奔放,情绪大起大落,很能触动人心。音乐有浓郁的西班牙风格,热烈狂放的阳刚之气与苍郁忧伤的悲凉情绪交织在一起,浪漫主义特征十分明显。
专辑曲目:
01. Sibelius / 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 Op.47 - 1. Allegro moderato
02. Sibelius / 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 Op.47 - 2. Adagio di molto
03. Sibelius / 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 Op.47 - 3. Allegro, ma non tanto
04. Bruch / Violin Concerto No.1 in g minor Op.26 - 1. Introduction (Allegro moderato)
05. Bruch / Violin Concerto No.1 in g minor Op.26 - 2. Adagio
06. Bruch / Violin Concerto No.1 in g minor Op.26 - 3. Finale (Allegro energico)
07. Ravel / Tzigane
08. Saint-Saens / Introduction et Rondo Capriccioso Op.2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