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吉列尔斯《贝多芬 - 第二、四钢琴协奏曲》 1999 [FLAC+CUE/整轨]
**** Hidden Message *****
【古典音乐】吉列尔斯《贝多芬 - 第二、四钢琴协奏曲》 1999
专辑名称:Beethoven - Piano Concertos No.2 & 4
演奏家:埃米尔·吉列尔斯(Emil Gilels)
协奏乐团:克利夫兰管弦乐团(Cleveland Orchestra)
指挥:乔治·赛尔(George Szell)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钢琴
录音时间:1968
发行公司:EMI
唱片版本:日本东芝版2088
唱片编号:TOCE-3252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原苏联钢琴大师吉列尔斯演奏贝多芬第二、四钢琴协奏曲。吉列尔斯的演奏技巧超人、雄健有力,有“钢铁般触键”之称,因此,性格刚直的他所演奏的贝多芬作品就具有了贝多芬的性格。他与乔治·赛尔指挥的克利夫兰管弦乐团合作的这个录音,非常有特色,整个演奏都是在一种非常紧凑的氛围中进行,乐队和钢琴一直在抗争交火,乔治·赛尔那种独有的控制力,仿佛给乐队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乐曲也感觉更有筋骨。
===============================================
《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19,大约在1794 —1795 年间写成并演奏。当时的听众尽管对这部作品加以赞赏,却又多少对乐曲中某些偏离传统的特点感到困惑,而作品所表现出的有节制的情感爆发以及强烈的对比会给听众以震撼。
第一乐章,辉煌的快板。在这首协奏曲里,仍然遵循着前代大师,尤其是莫札特的范本。这一乐章由乐队开始陈述主题。乐队的呈示部在全终止上结束,仿佛是乐队谢幕退去,让位于独奏的钢琴。和莫札特的一些协奏曲一样,钢琴部分以它自己的副题变奏进入,一直等到乐队再一次插入时独奏者才弹奏那个由乐队开始的精力充沛的主题。一个更富于抒情性的流动主题在小提琴上出现;独奏钢琴用一段传统性的辉煌音阶音型和技巧的炫示结束了展开部。钢琴和乐队之间的对话在主题片断材料此起彼伏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活跃。开始主题的再现遵循着当时常见的古典主义样式,其中包括了乐章结束前常见的独奏乐器的华彩乐段。
第二乐章,柔板。慢板乐章的旋律宽广而流动,像是在进行哲学式的凝神沉思。在乐章的进行中,它被加工修饰;一直到最后它才以原始的形态出现。
第三乐章,回旋曲,很快的快板结束本协奏曲的跳跃性小回旋曲建立在一个迭句上,它具有贝多芬式的独特的切分音。这一迭句先由钢琴独奏,再由全乐队重复,此后在乐章的进行中又再现三次。一些独具匠心的对比性插部彼此联系着,使得整个乐章成为回旋曲和奏鸣曲相结合的一种结构。
===============================================
《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作品58号,作于1805年至1806年间。1808年在维也纳首演,贝多芬亲自担任独奏,在这部作品中,贝多芬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钢琴协奏曲形式,开篇即由钢琴独奏出第一主题,并且这是一部异常柔美的协奏曲。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本段以钢琴展开乐曲,一反以往乐团奏出较长乐段后引领独奏部份之风格。此外,在乐团将近正式演出之际,曲调突然一转,使乐章带来奇异及疏离之感觉。
第二乐章,流畅的行板。此乐章带给人喜出望外的感觉,并跟庞大的钢琴及乐团构成强烈对比。一般而言,第二乐章皆是独奏及乐团安份合作,且又是较为内敛含蓄的,此乐章跟传统可谓大相迳庭。贝多芬亦曾以油画当中底比斯女皇之遭遇为该乐章之副题材。
第三乐章,回旋曲,甚快板。此乐章以回旋曲为题材,有时更被旋律化。在连系g小调前,也曾连系至C大调。
专辑曲目:
01. Piano Concerto No.2 in B flat major Op.19 - 1. Allegro con brio
02. - 2. Adagio
03. - 3. Rondo(Molto Allegro)
04. Piano Concerto No.4 in G major Op.58 - 1. Allegro moderato
05. - 2. Andante con moto
06. - 3. Rondo vivac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