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范·克莱本《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 - 钢琴协奏曲》 2004 [FLAC+CUE/整轨]
**** Hidden Message *****
【古典音乐】范·克莱本《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 - 钢琴协奏曲》 2004
专辑名称:Tchaikovsky - Piano Concerto No.1、Rachmaninov - Piano Concerto No.2 *
演奏家:范·克莱本(Van Cliburn)
协奏乐团:RCA Symphony Orchestra、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
指挥:Kiril Kondrashin、Fritz Reiner *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协奏曲
录音时间:1958、1962 *
发行公司:Sony BMG Music
唱片版本:美国版SACD
唱片编号:82876-61392-2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美国著名钢琴家范·克莱本演奏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基里尔·康德拉申(Kiril Kondrashin),西方最知名的前苏联指挥大师之一。康德拉申是一位指挥才华出众和艺术鉴赏力极高的指挥家,他对于指挥艺术各方面的内容都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和细致的研究,并为此发表过许多著名的和有价值的论著。他的指挥不但技巧高超,而且还有着相当的深度。康德拉申的指挥风格是朴实、精确、全面和严谨。他十分强调将浪漫主义的抒情性和戏剧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一种精致完美的艺术境界。他在指挥时总是尽量避免表面上的过分激动和夸张的气氛,而是用一种简洁纯朴的方法,将管弦乐队的鲜明色彩性和宏伟气势表现出来。 康德拉申还有一个特长,就是他十分擅长于指挥协奏曲,他指挥演释的协奏曲以音乐层次鲜明、与独奏家合作默契而著称。他一生中,曾与著名钢琴家李赫特尔、阿什肯那齐、克莱本以及著名小提琴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柯岗以及郑京和等人多次合作,录制了大批珍贵的唱片,其中如与柯岗合作录制的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与克莱本合作录制的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和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以及与李赫特尔合作录制的李斯特第一、二钢琴协奏曲等等,都是极为出色的著名演奏。
==============================================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管弦乐作品。创作于1874至1875年,题献给德国钢琴家兼指挥家汉斯·冯·彪罗。柴科夫斯基一共写了三首钢琴协奏曲,其中《降b小调第一号》是唯一被演奏得最多的一首,作品中略含俄国味的主题,以及充满斯拉夫式粗线条和色彩的管弦乐法,正是这首乐曲的魅力所在,这首钢琴协奏曲是第一流的钢琴家们竞相演奏的曲目。
第一乐章,极庄严而从容的小快板。降B小调,在4把圆号演奏的降B小调引子后,大提琴与第一小提琴主奏降D大调主题,钢琴以华彩发展,这个主题据说是柴科夫斯基在卡缅科集市上,从一个盲乞那里采集到的歌曲旋律。第二主题以降A大调先出现于单簧管,钢琴加以反复。在发展部,第一主题纠缠上新音型,以钢琴为主形成变化。主题深情、真挚,如梦般甜美。
第二乐章,朴素的小行板,降D大调,三段体。行板主题为牧歌风格,先由长笛独奏,再以钢琴接替,然后交给大提琴、双簧管。中段速度为最急板,变成匆忙的随想曲。第三段再由钢琴以独奏行板主题,加上颤音与音型装饰变奏。是柴可夫斯基最优美的抒情篇章之一。
第三乐章,热情如火的快板,降B小调,回旋曲式,在4小节引子后,钢琴主奏开始回旋主题,接着小提琴以降D大调用八度奏庄重抒情的对比主题,两个主题的纠缠发展形成高潮。终结部以降B大调形成辉煌的结尾。主部主题是乌克兰歌舞曲《亿万卡,快来唱春歌》,音乐表现春天来了,农时即将开始的欢快、奔放的情绪,副主部是十分抒情优美的同时也充满生机,音乐洋溢着青春和难以抑制的内心喜悦。
==============================================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俄罗斯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拉赫玛尼诺夫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完成于1901年。这部作品明朗、真挚、完整而深刻,音乐中洋溢的热情和力量,显示了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中的浪漫主义风格,确立了他当时的影响和地位。
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开始于1899年,这一年刚好是拉赫玛尼诺夫从英国回国之后,此时正值俄国革命前夕,整个俄国正处于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之下,好似一座监狱,许多知识分子对现实深感不满和苦闷。拉赫玛尼诺夫的早期作品就反映了当时俄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困惑、绝望、看不到出路的忧郁心情,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和寻求个人精神上的寄托。在他的代表作《第二钢琴协奏曲》中,拉赫玛尼诺夫一方面以深沉的音调抒发他内心的忧郁与悲伤,另一方面也通过气势磅礴的高潮来表达他满腔的激愤。
第一乐章,中板,c小调,2/2拍子,奏鸣曲形式。 引子部分,主奏钢琴弹出八小节像是钟声一样灰暗而沉重的和弦。 之后, 出现管弦乐的充满力量富有无限张力的 c小调 第一主题(片段1),这是对美好的向往,是对苦难的怨诉。 在中提琴的引导之下, 出现了由钢琴主奏的 降E大调 第二主题(片段2),这一主题气息宽广,热情丰沛,被认为是“最有拉赫玛尼诺夫特色”的旋律之一。短暂的华彩后管弦乐将乐曲引入发展部,发展部主题在管弦乐和钢琴之间此起彼伏,最终进入第一乐章高潮,忧郁沉重的第一主题变为激昂的进行曲,然后钢琴独自再现主部主题,单簧管奏出第二主题,这时的第二主题灰暗而忧郁,随着钢琴的带动渐渐消沉,发展部主题缓缓地奏出,最终钢琴和乐队合奏,强有力的结束。
第二乐章,稍慢的柔板,E大调,4/4拍或3/2拍,肃穆而舒缓的三部曲式。主部主题是从第一乐章抒情的副部主题派生而来,带有沉思的乐念,富有幻想、希望和生活的快乐,甜美而伤感的主题在弦乐、单簧管、钢琴不同声部依次出现,弥漫着浓郁的俄罗斯风格。中段,钢琴突然活跃起来,在各种调性上作变化,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片段3),速度渐渐越来越快,最后发展为华丽的颤音。弦乐发出强奏,钢琴由华彩渐渐熄灭,再现第一主题。终结部,弦乐优美的旋律,钢琴自由而快乐的和弦、柔美而饱满的波音,这是整首协奏曲最美的地方。
第三乐章,诙谐的快板, C小调转C大调,2/2拍子,近乎于回旋曲。乐队奏出引子,钢琴暴风雨般奏出近似刮奏的华彩,雄赳赳地奏出激昂的第一主题,主题充分地发展。双簧管和中提琴以钢琴作为引导,绵绵地唱出了降B大调第二主题(片段4),宽广如歌,抒情地在琴键中流淌,与第一个主题形成了明显对比。最后是过渡段,钢琴奏出阴暗的三连音,接着第一主题再现,较前更为激昂、强烈,然后是以第一主题为主旋律的“急板”插段,接着乐队达到最高点。第二主题在降D大调上再现,接着再一次出现阴暗的过渡段。第一主题在钢琴的衔接下由管乐奏出,最终,钢琴带领乐队一跃而起,第二主题在C大调上奏出,汇成了一首激情澎湃的宏伟赞歌。 乐章结尾,速度逐渐加快,钢琴强奏装饰乐队,最后在钢琴与全乐队合奏的最高潮中结束全曲。
直至今日,这首著名的钢琴协奏曲仍有广泛的听众群。无论时代怎样前进,音乐如何发展,传统音乐的魅力依旧不减。
专辑曲目:
01. Tchaikovsky - Concerto No. 1 In B-Flat Minor Op. 23 - 1. Allegro Non Troppo E Molto Maestoso
02. Tchaikovsky - Concerto No. 1 In B-Flat Minor Op. 23 - 2. Andantino Simplice
03. Tchaikovsky - Concerto No. 1 In B-Flat Minor Op. 23 - 3. Allegro Con Fuoco
04. Rachmaninoff -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Op. 18 - 1. Moderato - Allegro
05. Rachmaninoff -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Op. 18 - 2. Adagio Sostenuto
06. Rachmaninoff -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Op. 18 - 3. Allegro Scherzando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