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夫多夫 发表于 2024-4-27 08:39:30

B 阿格丽奇《舒曼、拉威尔 - 钢琴协奏曲》 2002 [FLAC+CUE/整轨]














**** Hidden Message *****



【古典音乐】阿格丽奇《舒曼、拉威尔 - 钢琴协奏曲》 2002

专辑名称:Schumann & Ravel - Piano Concertos
演奏家:玛塔·阿格丽奇(Martha Argerich)
协奏乐团:北德广播交响乐团(NDR Symphony Orchesta)
指挥:克劳斯·腾斯泰德(Klaus Tennstedt)、莫许·艾茨蒙(Mosche Atzmon)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钢琴
录音时间:1979(Schumann)、1970(Ravel)
发行公司:Sounds Supreme
唱片版本:美国版
唱片编号:2S-090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收录了钢琴家阿格丽奇演奏的两部钢琴协奏曲:1、与德国指挥家克劳斯·腾斯泰德、北德广播交响乐团合作,演奏舒曼《钢琴协奏曲》,1979年录制;2、与以色列指挥家莫许·艾茨蒙、北德广播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拉威尔《钢琴协奏曲》,1970年录制。

============
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作品54,完成于1845年。此曲是舒曼唯一的钢琴协奏曲,倾注了他火热的心和高度的热情,是“世界五大钢琴协奏曲”之一。1841年舒曼试图改变传统钢琴协奏曲的写法,作了《钢琴主奏a小调幻想曲》的单乐章钢琴协奏曲,但被出版社退稿。后来舒曼不得不另外新作了两个乐章。这部作品是在舒曼一生中最幸福的年代完成的,当时,他和克拉拉的爱情冲破重重阻力而取得成功,创作也随之出现高潮。乐曲主题鲜明,表现了舒曼的生活理想以及为之而斗争的信念。虽然在外表上与古典的协奏曲相比并不显得新颖,但实质上这是一部极具浪漫主义特色的钢琴协奏曲。

第一乐章,热情而有感情的快板,a小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 乐章的第一主题在a小调上,显得压抑、痛苦。 第二主题则在明亮的C大调上展开,光明,富有幻想色彩。这两个主题的发展时而痛苦哀叹,时而浮想联翩;时而冥想苦想,时而慷慨激昂。表现了坚韧的斗争精神。

第二乐章,间奏曲,优雅的行板,F大调,2/4拍子,三段体。这个乐章充满着极为甜美的感情,简直像一首浪漫温和的协奏型牧歌。乐曲在开始时,弦乐与钢琴优美的对答,柔和地展开主题。这种醉人的气氛,在以往的协奏曲中是找不到的。有人认为这里是在描写克拉拉动人的形象。乐章结束后不停留地直接进入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A大调,3/4拍子,奏鸣曲形式。钢琴辉煌地奏出了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的乐思,弦乐器以闪耀般的音阶性上升加了进来。主题舞蹈性旋律棱角分明,有一种向一切鄙俗势力宣战的气势。这一乐章的结尾由钢琴奏出了绚烂的旋律,充满热情和信心地形成高潮而华丽地结束乐曲。

===========
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作于1929-1931年间。这部协奏曲建立在古典风格的基础之上,又恰如其分地融合了新兴的爵士风格。此曲是拉威尔晚期作品中的珠玉。擅长凝造管弦乐华丽色彩的拉威尔,将管弦乐的色彩想像转移到钢琴作品中,因而钢琴不仅是主奏乐器的独白,也有缤纷亮丽的光泽、以及闪烁动人的乐思。拉威尔本身也不讳言,乐曲确实如同美丽的鸡尾酒,夹杂了诸多前辈的音乐素材。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明朗而华丽的乐风背后,据拉威尔表示,是采用莫扎特与圣-桑的作品为原型发展出来的。此外,拉威尔于此也大量引用爵士乐的元素,格什温的爵士蓝调风格可时而听到。

第二乐章,很慢的慢板,开头中幽雅的钢琴主题,是仿效莫扎特竖笛五重奏的慢板乐章而作。

第三乐章,充满活力的急板,圣-桑音乐之中独特的十六分音符音型在此乐章中隐约可见。

专辑曲目:
01. Schumann /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54 - 1. Allegro affetuoso
02. Schumann /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54 - 2. Intermezzo: Andantino grazioso
03. Schumann /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54 - 3. Allegro vivace
04. Ravel /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 1. Allegramento
05. Ravel /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 2. Adagio assai
06. Ravel /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 3. Presto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B 阿格丽奇《舒曼、拉威尔 - 钢琴协奏曲》 2002 [FLAC+CUE/整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