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夫多夫 发表于 2024-4-27 08:47:14

C 阿劳《阿劳遗产:舒曼》CD4. 2003 [FLAC+CUE/整轨]









**** Hidden Message *****




【古典音乐】阿劳《阿劳遗产:舒曼》CD4. 2003

专辑名称:Arrau Heritage: Schumann cd4
演奏家:克劳迪奥·阿劳(Claudio Arrau)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钢琴
录音时间:1972-1974
发行公司:Philips
唱片版本:欧洲纸盒版
唱片编号:475 286-2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收录了钢琴家阿劳演奏的三部舒曼钢琴独奏作品:1、《童年情景》,1974年3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录制;2、《克莱斯勒偶记》,1972年3月在德国柏林录制;3、《森林情境》,1972年9月在奥地利录制。

===========
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作品15,作于1838年。此曲没有直接描绘儿童生活,而是从成年人回忆童年情景的角度进行创作。作者以准确的笔触,洗炼的手法,深入儿童心灵刻画他们的心理活动,使得乐曲的音乐形象幽默、神态逼真并富有情趣。并且此套曲还是写给未来的妻子克拉拉的一封“情书”。

全曲由13个标题性小曲组成:
1、异国和异国的人们。这首钢琴套曲是作者在法国所谱写,所以标题为《异国和异国的人们》。平稳四分音符夹杂着不安分的附点节奏,而伴奏声部却是华尔兹的分解和弦,代表作者无法融入这浪漫的国度。
2、奇怪的传说。突变的节奏使乐曲显得夸张活泼,仿佛古怪离奇的故事给孩子留下了深刻印象。
3、捉迷藏。上上下下飞快跳跃的顿音逼真地展现出孩子们你躲我藏、追逐游戏的情景。
4、孩子的请求,亲切温柔的旋律充满稚气,并带有祈求、幻想的情绪,最后结束在属七和弦的七音上,形象地描绘了孩子提出请求期待答复时的神情。
5、心满意足。欢快的旋律音型在高低声部轮番出现,内声部固定的切分节奏、丰满的和声都微妙地刻画了孩子得到所期望的东西后满足幸福的心理。
6、重要事件。夸张而单纯的顿音、呆板的节奏,呈现出孩子一本正经的严肃面孔,令人发笑。
7、梦幻曲。这是其中最精彩迷人的一首,常单独演奏,还被改编为各种乐器的独奏曲,并广为流传。乐曲节奏缓慢平稳,旋律起伏均匀,细腻动人,在丰满温和的和弦衬托下,渗透着梦境般静谧甜美的诗意,把人们带入梦幻境界。
8、在壁炉旁。柔和舒展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充满融融之乐,和谐温暖的家庭图景。
9、木马游戏。在持续音上奏出带切分节奏的旋律简洁生动,使人联想到前后晃动的木马和木马上兴高采烈的小骑士。
10、过分认真。跨小节的绵绵不断的切入构成严肃单调的主题,恰当地描绘出孩子努力思索神情。
11、惊吓。平静的主题交织着紧张的半音经过的弦,经音乐罩上一层恐怖色彩,刻画了儿童听到鬼怪故事后害怕惊恐而又好奇的心理。
12、入眠。晃动的节奏型加上卡农手法的运用,形成了摇篮曲般温和宁静的气氛,中间的转调更增添了乐曲的梦幻色彩,最后平静舒缓的音乐表明孩子已酣然入睡。
13、诗人的话。这首终曲是以成人的口吻写成,旋律悠缓,蕴含着迷惘惆怅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克拉拉的思念。与第一首形成呼应。

===========
钢琴套曲《克莱斯勒偶记》作品16,作于1838年。“克莱斯勒”是德国作家霍夫曼小说中的人物,他对音乐有着炙热激情,是一个充满幻想、才华横溢的浪漫主义音乐家的典型,这成为舒曼心目中的偶像。借助于“克莱斯勒”,舒曼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在作品中恣意宣泄,以代表其双重性格的两个虚拟人物:热情直率的“弗罗列斯坦”和沉静文雅的“约瑟比乌斯”叙述着自我,营造出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这首钢琴套曲《克莱斯勒偶记》是舒曼最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作品之一,以其特有的艺术内涵成为钢琴经典之作。《克莱斯勒偶记》共包括快慢相间的八首小曲:

一、“十分激动地”:三段曲式。第一段主题为不断向上攀升的三连音,连带着切分和弦吐露着不安和冲动,发展中一度激情澎湃,几近狂乱。第二段延续着运动的动机,但曲风细腻清晰,节奏轻快,与之前对比鲜明,就像从现实转到理想之中。然而这只是一个短暂的转折,第三段重现第一段,最终在激昂的情绪中一气呵成。

二、“充满感情,但不很快”:回旋曲式,结构为ABACA。主题A旋律优美舒展,描绘出一个温馨甜美的意境。五声音阶的运用显现出华丽的歌唱性和欣喜感受,随着转调逐步平静下去。主题B由成串的跳音贯穿,富有生气,活泼自如。随后主题A重现。主题C情绪动荡,节奏激进,高低音区相互对话,动感的旋律连绵不断地发展。随后出现一个过渡段,飘忽而不稳定的乐句造成一种迷茫阴暗的气氛。明亮的主题A第二次重现,旋律变得淡然从容,似是对以往的回忆和感慨。结尾肃静延缓,留下一个未尽的思索。

三、“急速转稍缓”:三段曲式。第一段主题由弱奏开始,连续的三连音神秘不安,随着速度加快和力度上升变得汹涌激荡。第二段温暖抒情,高低音两条旋律彼此跟随,以二重唱形式相互倾诉着心底真挚细腻的情怀。第三段重现第一段,情绪积累得越发激昂,强烈的不协和重音表达出一种歇斯底里的内心呐喊,结尾时的狂暴几无自抑。

四、“非常缓慢地”:三段曲式,这一段有一个“咏叹调”的别名。第一段开始的咏唱虔诚庄重,仿佛在向上苍祷告。低音区频频出现快速装饰音型,掺杂进一丝犹豫与压抑。第二段迷人的分解和弦好似温暖的安慰,咏唱旋律情绪渐渐坚强,色彩也渐渐明亮。第三段重现第一段,缓慢的咏唱乐句变得厚重暗淡,结束于无奈的叹息。

五、“非常生动地”:三段曲式。第一段主题满是灵动的跳跃,相互追逐,活力四射,在诙谐中又含有神经质般的冲动。高音动机连续四次在调性上升高变化,色彩层层亮丽,情趣盎然。第二段的齐奏热烈奔放,重音的突出就像粗犷的舞步,渲染了狂热张扬的气势。第三段从调性上升部分开始简要重现第一段,结束于弱奏的顿挫跳跃中。

六、“ 非常缓慢地”:三段曲式。这一段有一个“船歌”的别名。第一段主题旋律宁静悠远,带有浓郁的思念和幻想气氛。强奏的上下行琶音描绘出船身摇摆和波浪起伏的情景,映射出心境的激动。第二段节奏转为复合型,强化了律动性,旋律大幅展开,在宽广明朗之中带有热切的情感。第三段只是简单回顾第一段动机后,带有神秘感地结束。

七、“极快地”:三段曲式。第一段进行曲般的主题坚定有力,充满了热情和生命力。强有力的节奏十分突出,给旋律发展不断带来冲击。第二段是密集的赋格曲,乐句如潮水般层层追逐,浩荡汹涌。第三段重现第一段,进行曲动机再现后,乐风突变为异常平静抒情,仿佛美好的愿望变成了现实,但是不稳定的结尾明显在提示这只不过是虚幻。

八、“快速诙谐地”:回旋曲式,结构为ABABA。主题A类似一首民间舞曲,轻巧机灵。固有节奏跌跌撞撞、奇特有趣,像是心不在焉的玩笑。主题B为厚实的和弦进行,表达出在生活的压力下依旧蓬勃的力量。二者交替展示,产生力度与和声的对比,蕴含在无休止的运动之中。最后乐句渐行渐远,在固有节奏中倏然而逝。

============
钢琴套曲《森林情境》作品82,是舒曼于中年时期的1849年完成的。这部作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森林中的各种场景,风格时而恬静温婉,时而轻松活泼,时而低沉神秘,时而浪漫抒情,体现出细致与沉稳,回归纯真与亲切,听后令人回味良久。舒曼创作《森林情景》的灵感来源于当时一本名叫《猎人日记》的诗集。全部九首小曲原本都有相应的配诗,因担心过于清晰的文字描述会限制聆听音乐的想象力,作品在发表时舒曼只保留了第四首配诗,其余皆被删除。

一、“森林入口”:主题如歌般优雅,附点节奏表现出初入森林的兴奋与好奇,想要一探究竟而又内心不安。持续的低音营造了森林的神秘色彩。

二、“埋伏的猎人”:均匀的三连音主题快速有力地行进,情绪生动活泼,形象地描绘出狩猎的紧张场面,猎人与猎物之间的周旋。坚定的重音衬托出猎人不断追击的脚步和兴奋的神情。

三、“孤独的花”:高声部优美的主题旋律纯朴抒情,与八分音符伴奏织体一起勾勒出花儿艳丽高贵的形象,独有的姿色傲然绽放。

四、“恶名昭彰的地方”:这是作品中最有个性的一曲,其配诗如下:

长在如此高处的鲜花,却似死亡般的苍白;
只有中间这朵,颜色深红;
这不是来自太阳的颜色,因为它从未见过阳光;
这是来自大地的颜色—它渴饮了人类的鲜血。

主题平稳低沉的音色像是展现一块见不着太阳的沼泽地,附点节奏传达着阴森的气息让人悚然,不动声色的力度和半音的变化映射出毫无生气的景象。

五、“心旷神怡的风景”:轻松雀跃的主题旋律明亮愉快,层层推进,有如一幅幅绚丽的风景在眼前飘过,美妙的心情荡漾开来。

六、“路边客栈”:主题旋律悠闲自在,如对话般相互呼应,像是来往的旅人们彼此招呼,洋溢着温暖之感。中间运用力度的强弱突变表达出人们以夸张的语气讲述旅途见闻的情景。

七、“知更鸟”:知更鸟具有象征含义,被称为“上帝之鸟”。主题旋律灵动而飘忽,如同鸟儿在上下翻飞地啼叫,捉摸不定,代表了浪漫冲动的风格。中段庄严的和声如同号角,表达出一种召唤的意境。

八、“狩猎之歌”:主题是一首豪迈热情的进行曲。猎人通过对狩猎经历的回想,赞叹了发自内心的喜悦,描绘出欢庆凯旋的热闹场面。刚毅的和弦宛如高昂的号角声和猎人坚定的步伐。此曲与第二曲有相通之处。

九、“告别”:在分解和弦伴奏下,歌唱性主题缓缓流出,朴实之中仍不失浪漫,只是持续的低音和略显感慨的曲调透露出了依依不舍、渐渐远去的意境。尾声与第一曲相呼应,最终一切归于平静和安详。

专辑曲目:
01. Kinderszenen Op.15 - Von fremden Landern und Menschen
02. Kinderszenen Op.15 - Kuriose Geschichten
03. Kinderszenen Op.15 - Hasche-Mann
04. Kinderszenen Op.15 - Bittendes Kind
05. Kinderszenen Op.15 - Gluckes Genug
06. Kinderszenen Op.15 - Wichtige Begebenheit
07. Kinderszenen Op.15 - Traumerei
08. Kinderszenen Op.15 - Am Kamin
09. Kinderszenen Op.15 - Ritter vom Steckenpferd
10. Kinderszenen Op.15 - Fast zu ernst
11. Kinderszenen Op.15 - Furchtenmachen
12. Kinderszenen Op.15 - Kind im Einschlummern
13. Kinderszenen Op.15 - Der Dichter spricht
14. Kreisleriana Op.16 - 1. Agitatissimo
15. Kreisleriana Op.16 - 2. Con molta espressione, non troppo presto
16. Kreisleriana Op.16 - 2. Intermezzo I (Molto vivace)
17. Kreisleriana Op.16 - 2. Tempo I
18. Kreisleriana Op.16 - 2. Intermezzo II (Poco piu mosso)
19. Kreisleriana Op.16 - 2. Tempo I
20. Kreisleriana Op.16 - 3. Molto agitato
21. Kreisleriana Op.16 - 4. Lento assai
22. Kreisleriana Op.16 - 5. Vivace assai
23. Kreisleriana Op.16 - 6. Lento assai
24. Kreisleriana Op.16 - 7. Molto presto
25. Kreisleriana Op.16 - 8. Vivace e scherzando
26. Waldszenen Op.82 - 1. Eintritt Nicht zu schnell
27. Waldszenen Op.82 - 2. Jager auf der Lauer - Hochst lebhaft
28. Waldszenen Op.82 - 3. Einsame Blumen Einfach
29. Waldszenen Op.82 - 4. Verrufene Stelle - Ziemlich langsamb
30. Waldszenen Op.82 - 5. Freundliche Lanschaft Schnell
31. Waldszenen Op.82 - 6. Herberge Massig
32. Waldszenen Op.82 - 7. Vogel als Prophet Langs
33. Waldszenen Op.82 - 8. Jagdlied Rasch kraftig
34. Waldszenen Op.82 - 9. Abschied Nicht zu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C 阿劳《阿劳遗产:舒曼》CD4. 2003 [FLAC+CUE/整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