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yop 发表于 2024-4-29 08:28:30

B 比彻姆《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天方夜谭、鲍罗丁:鞑靼舞曲》 2015 [FLAC+CUE/整轨]















**** Hidden Message *****


【古典天碟】比彻姆《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天方夜谭、鲍罗丁:鞑靼舞曲》 2015

专辑名称:Rimsky-Korsakov Scheherazade & Borodin Polovtsian Dances
演奏家:Steven Staryk(小提琴)
合唱团:比彻姆合唱团(Beecham Choral Society)
演奏乐团:皇家爱乐乐团(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指挥:托马斯·比彻姆(Thomas Beecham)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管弦乐
录音时间:1957.3.17-28、伦敦、金斯威音乐厅;1956.11.10、伦敦、阿比路第一录音棚
发行公司:华纳音乐
唱片版本:日本版XRCD+SHM-CD(限量编号版)
唱片编号:50541 96597627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收录了托马斯·比彻姆指挥皇家爱乐乐团演奏的两部作品:1、与小提琴家什塔维奇合作,演奏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天方夜谭》,1957年3月录制;2、与比彻姆合唱团合作,演唱鲍罗丁《鞑靼舞曲》,1956年11月录制。这张专辑的演奏、录音都非常出色,是原EMI的“世纪伟大录音”系列之一,2015年华纳音乐采用JVC公司最新技术,重新制作成XRCD+SHM-CD,音质较老版本有明显的提高,达到天碟级别。

==========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天方夜谭》(舍赫拉查德)作品35,作于1888年。这部交响组曲取材于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部伟大的民间故事集内容包罗万象,有格言、谚语、寓言、童话、恋爱故事、冒险故事、历史故事和名人轶事等,写情写景深刻生动,真实地反映出中世纪阿拉伯地区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风土人情;这部作品便是根据《一千零一夜》中的画面和场景,以音乐的形式描画出来的伟大作品。

第一乐章《大海和辛巴德的船》。辛巴德是一个有各种奇异经历的勇敢航海家,他多次出海远航,触礁沉没,但却死里逃生。第一乐章中,作曲家着力表现无边大海的各种变化奇幻的景象。通过大海主题和配器、织体的各种音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乐曲采用了无展开部的奏鸣曲式,在序奏中首先呈现的是威严而冷酷的苏丹王主题。此曲由三支长号和一支大号主奏,雄浑阴沉,带有宣叙调特点,接着由独奏小提琴奏出了舍赫拉查德的第二主题,带有阿拉伯音乐风格的东方音乐特有的妩媚色彩的旋律,表现了舍赫拉查德聪慧柔美、委婉迷人的性格,与苏丹王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两个主题在全曲中多次变化再现,在不同场合表现了不同内容和不同音乐形象。中提琴、大提琴不断反复的伴奏音型,带有较强的波动感,描绘了起伏动荡的海浪。在这背景下,苏丹王的主题演变成大海主题,成为奏鸣曲主部主题:这是个宁静、平和的主题,仿佛可见到辛巴德的船在粼粼波光的海面上飘然滑行。接着长笛奏出柔和的辛巴德主题:接着,小提琴独奏再现舍赫拉查德主题,通过变奏使原来宁静的主题逐渐变得激动不安,预示着大海在骚动,暴风雨将来临,以及辛巴德与海浪搏斗的惊险场面。进入再现部后,大海主题呈现出剧烈、不安和动荡,描写了狂风巨浪的肆虐。最后乐曲再现,重现大海主题和副部主题,在渐趋平静的气氛中,辛巴德的小船平稳地渐渐远去。

第二乐章《卡伦德王子的故事》。“卡伦德”意思是靠施舍为生的游方僧。这一乐章又名《僧人的故事》。乐章开始,独奏小提琴奏出舍赫拉查德主题,仿佛她又开始讲述一个王子扮成乞丐的奇异故事。大管悠闲地奏出卡伦德王子的主题:这个主题经过多次不同乐器、不同色彩的配器,表现了王子遭遇各种不同经历,中间部是富有戏剧性的充满刀光剑影的格斗场景。长号奏出饱满、有力的号角性音调:随后几个主题交错,在发展中多次出现主题动机,展现了激烈的战斗情景。最后再现卡伦德王子主题的四次变奏,在雄壮有力声中结束第二乐章,低音部苏丹王主题隐约出现,似乎在赞叹。

第三乐章《王子与公主》。这里是无展开部的奏鸣曲形式,采用了具有阿拉伯风格的深情、温柔、优美的旋律。表现王子的主部主题,以及刻画了王子温柔、文雅的形象。表现公主形象的副部主题轻盈、委婉、柔美,具有东方舞曲风格,王子与公主主题(主部与副部)交织在一起,向人们展现了一副爱情画面,王子主题曲由弦乐奏出。展现了公主婀娜、妩媚、轻柔的舞姿。这两个性格相近的主题,经过多次变奏,交替发展、缠绕,烘托出公主优美的舞姿和王子的热烈深情,最后以王子主题再现木管乐器流畅、轻巧的下行,轻轻地结束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巴格达节庆等》。这个乐章描绘两个情景:一是巴格达节日的欢乐场景,二是巨浪涛天的大海。第一部分以狂欢性的舞蹈、快速节奏型的主题,表现了五光十色巴格达欢乐的节日气氛。节日气氛走向高潮时反复出现了与卡伦德王子主题相关的乐句:把斑斓多彩的节日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接着又出现公主主题,经过充分展开,达到欢腾高潮,突然乐曲情绪变化,出现了大海主题,在起伏不停的海波节奏型衬托下,长号、大号用力再现苏丹王主题:这两个主题交织发展,又再现了巴格达节日欢乐的气氛,达到狂热的高潮时,音乐突然停止,发出一声巨响,暗示着辛巴德的船撞到了岩石上,沉没在茫茫大海中。乐曲气势渐弱,小提琴奏出呜咽似的大海主题,辛巴德小船主题也再次浮现出来:仿佛是对辛巴德这位勇敢航海者的回忆。最后由小提琴独奏的舍赫拉查德主题出现,喻意故事讲完了,而苏丹王的主题也变得温和,被舍赫拉查德感化了。大海平静了,全曲在独奏小提琴缓慢的余音和木管乐器微弱的和弦中结束。

==========
鲍罗丁《鞑靼舞曲》(波罗维茨舞曲),选自歌剧《伊戈尔王子》。

乐曲一开始,弦乐和圆号奏出由持续音组成的序奏。表现了波罗维茨民族音乐宽广辽阔的特征。在持续音衬托下,长笛在小行板速度上奏出轻柔忧愁的音调。接着.乐曲呈现出圆润委婉的主题。这一主题在歌剧中为优美的女声合唱。充满深沉的思乡愁绪。在管弦乐曲中,先由英国管和圆号奏出,随后速度转快,由单簧管独奏。接着,突然出现定音鼓的击奏,随后,整个乐队在快板速度上奏出歌剧中赞颂波罗维茨首领康察克汗的舞曲旋律.使乐曲情绪陡然急转,表现出粗犷有力的特点。最后,乐曲在雄壮有力的高潮中结束。

专辑曲目:
01. Rimsky-Korsakov / Scheherazade Op.35 - 1. The Sea and Sindbad's Ship   
02. Rimsky-Korsakov / Scheherazade Op.35 - 2. The Story of the Kalendar Prince   
03. Rimsky-Korsakov / Scheherazade Op.35 - 3. The Young Prince and the Young Princess   
04. Rimsky-Korsakov / Scheherazade Op.35 - 4. The Festival of Baghdad / The Sea / The Ship Goes to Pieces on a Rock Surmounted by a Bronze Warrior   
05. Borodin / Polovtsian Dances ('Prince Igor') - Andantino   
06. Borodin / Polovtsian Dances ('Prince Igor') - Allegro vivo   
07. Borodin / Polovtsian Dances ('Prince Igor') - Allegro   
08. Borodin / Polovtsian Dances ('Prince Igor') - Presto   
09. Borodin / Polovtsian Dances ('Prince Igor') - Moderato alla breve   
10. Borodin / Polovtsian Dances ('Prince Igor') - Presto   
11. Borodin / Polovtsian Dances ('Prince Igor') - Allegro con spirito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B 比彻姆《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天方夜谭、鲍罗丁:鞑靼舞曲》 2015 [FLAC+CUE/整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