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yop 发表于 2024-4-29 08:33:40

B 吉列尔斯《贝多芬 - 华尔斯坦、告别、热情奏鸣曲》 1975 [FLAC+CUE/整轨]














**** Hidden Message *****



【古典音乐】吉列尔斯《贝多芬 - 华尔斯坦、告别、热情奏鸣曲》 1975

专辑名称:Beethoven - Piano Sonatas No.21,23 & 26
演奏家:Emil Gilels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钢琴
录音时间:1972、1974、1975
发行公司:DGG
唱片版本:西德版
唱片编号:419 162-2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吉列尔斯演奏贝多芬的“华尔斯坦”、“告别”、“热情”钢琴奏鸣曲。这个版本得到的评价极高,是吉列尔斯在DG灌录的贝多芬全部钢琴奏鸣曲唱片中最好的一张,也是贝多芬这三首著名奏鸣曲的最佳演录。专辑获得《企鹅唱片指南》三星带花评价,也是日本《唱片艺术》名曲名盘三百的上榜天碟。

吉列尔斯的演奏有完美的技巧和深刻的内涵,能充分掌握贝多芬作品的精神,值得认真聆听。他无与伦比强韧的触键,让音色像是钻石一般的坚硬,但是却又光芒耀眼。在《热情奏鸣曲》中,吉列尔斯表现出此曲的热情,却又不致让音乐流于滥情,再配合上优异流畅的技巧,夺冠显得理所当然。

专辑的录音整体平衡感极佳,音质极为清晰,钢琴音像适中,音乐性与技巧同时具备,完成度极高。

==========================
《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华尔斯坦”》作品53,作于1804年。此曲充满大自然诗情画意,深刻地体现了贝多芬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认识,鲜明地反映了贝多芬的自然观。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他从大自然中获得的精神力量及哲学启示,都在这首奏鸣曲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这是贝多芬创作生涯的转折点,从这首奏鸣曲开始,贝多芬的创作就开始进入成熟时期,每个作品大都有大胆的创新,各种技巧的运用都非常成熟。而在此曲中,贝多芬也使用了十分华丽的技巧。

第一乐章,辉煌的快板,C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呈示部的c大调主部主题以短促跳跃的节奏型、同音反复的进行、明亮的倚音和灵巧的快速音阶描绘了曙光熹微、万物苏生的晨景。接着,高音区清脆的旋转音型的出现,使人如临山谷泉边,倾听着流水滋滋。在E大调上出现的副部主题,具有明朗的曲调、清澈的音色、新颖的调性、和弦式的织体,如同一首颂歌,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对光明和幸福的向往。在呈示部的结尾,随着节奏的发展和力度的增长,动力逐步加强、情绪越来越热烈,展现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雄伟画面。接着,柔和的旋转式音阶下降。展开部将呈示部的材料从旋律进行、节奏、力度和色彩等方面进行各种变化。开始时以凝聚而成的主部材料在不同调上楼进,斑斓多彩的快速音型在高低音区不停地飞跃,如莺歌燕舞、蝉鸣蝶飞。

第二乐章,导入部,极慢的慢板,F大调,6/8拍子,三部曲式。对于这段乐段的理解,有人认为是“天使的微笑忽然被乌云遮住一样”。情绪上基本平静,但是在后部越来越激动——有人认为这是对黎明的期待。总之,这将使未来的乐章更加光彩夺目。

第三乐章,回旋曲,中速的小快板,C大调,2/4拍子,回旋曲式。这是一首规模非常庞大的回旋曲。主要主题贯穿了整个回旋曲,有德国民歌风格。在温暖的主三和弦的伴奏下,一副晴空万里的画面油然而生。在主题的后端,中低音区是上下行的音阶,表达了作曲家心中的欢喜和激动。次高音区是长长的颤音,最高音区是主旋律。这样形成了声势浩大的钢琴交响乐。第二主题在a小调上呈现,第三主题在c小调上呈现。

第四乐章,当主部主题最后一次出现的时候,乐曲转入极快板,2/2拍子。情绪进入高潮,最后兴奋地结束。

===========================
《f小调第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热情”》作品57,作于1806年。这是一首热烈、狂奔、激情大气的作品,通篇充满戏剧性。既有狂风怒吼般的发泄,又有涓涓细流样的柔情;既有气势磅礴的热情,又有暗淡的心底自问,让人听后震撼不已,这在同类体裁的作品中非常罕见。作品出版时给与了“热情”的标题。其在音乐会上经常演奏,倍受人们的青睐。

第一乐章,很快的快板,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庄严肃穆,轻声奏出,表现压抑的情绪渴望着光明。“命运节奏”的出现导致了爆发段落,强烈地反抗和斗争场面跃然眼前。第二主题则充满希望和对幸福的向往,但很快被快速激动的音流淹没而结束呈示部。
进入展开部,第一主题先是平静重现,然后变换为大段的迅猛的音响洪流,集中体现了理想的破灭,热情的怒涛和生活的苦难搏斗。第二主题也成为奋进的号角反复吹响,然后“命运节奏”以大力度出现,气氛到达白热化,随即进入再现部。再现部两个主题均以明朗的大调重现。经过第二主题为基础的三十二音符过渡段落后,进入速度加快的尾声,音乐如急流般奔腾至远方而结束。

第二乐章,流动的行板,变奏曲式,由主题与三个变奏组成。主题是一首淳朴的赞歌,宁静中透着华美。第一变奏节奏加紧,旋律有了些动力。第二变奏由四分音符分解和弦构成,音色明显亮丽起来。第三变奏旋律则更具活跃的流动性,就像陶醉在美妙的理想境界中。尾声重现赞歌主题,几个滑音不间断地进入到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从容的快板,奏鸣曲式。引子是连续的单音敲击,仿佛钟声一般。第一主题快速而冲动,具有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涌动和百折不挠的气势。作为对比的第二主题只是短暂飘过,闪现一丝彷徨犹豫的念头便被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所取代,从而结束呈示部。展开部第一主题能量得以全面释放,情绪逐渐激昂,力量不断加大,充满强烈的战斗激情。随后情绪缓冲下来,稍作休止后进入再现部。再现部完整重现两个主题。尾声容量很大,先是出现了振奋的进行曲,然后速度变快为急板,汹涌的音流势如破竹,狂热的激情冲破所有障碍,以强烈的震撼力结束全曲。

============================
《降E大调第二十六钢琴奏鸣曲“告别”》作品81a,作于1809-1810年。此曲是贝多芬继“华尔斯坦”奏鸣曲和“热情”奏鸣曲后的又一大作。虽然从篇幅上讲远远没有前两者庞大,但是它的特别之处在于:

1、他是贝多芬的所有作品中少数各个乐章都确定了标题的作品之一(另外的还有“田园交响曲”等)。这部作品的第一乐章标题为“告别”,第二乐章“缺席”,第三乐章“重逢”。
2、这部作品的各个乐章之间有故事性的联系。
3、这是贝多芬中期的代表作之一。而贝多芬过了创作的鼎盛时期后很少有类似的杰出作品。

第一乐章(告别),慢板—快板,降E大调,四三拍子,奏鸣曲式。开始的三个和弦开门见山地向我们点出了“告别”主题。这是一个号角音调的动机。号角声是启程的信号,贝多芬在这个动机的上方写着“再见吧!”缓慢的引子倾注了分别时的忧愁、悲伤的情感。乐曲非常形象地描绘出马车奔驰在旅途中的景象。第一主题是冲动的,第二主题在降B大调上呈现。尾奏从第一主题发展开始,双手用模仿复调手法发展“再会吧!”的动机,表现了连绵不断的离情别意,营造出令人回味的告别气氛。

第二乐章(缺席),充满感情的行板,c小调,四二拍子,二部曲式。整个乐章弥漫着一种不安宁的气氛。用一个“疑问”的音调为核心,以孤独和怀念的情绪作为过渡。第一主题以带有忧伤的气氛开始。经过部主题动机以流畅的琶音来进行,然后出现G大调的第二主题。最后,一面幽静地奏出第一主题动机,一面进入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重逢),十分活泼地,降E大调,八六拍子,奏鸣曲式。生动地再现了朋友们重逢时的喜形于色、热烈交谈的情景,充满欢乐的气氛。第一主题是舞曲风的。第二主题在降B大调,由左右手做美丽的对应。展开部很短,以第二主题为主要素材展开。再现部将第一主题的伴奏改为细微的波浪型。然后转成小行板的速度进入尾奏。

专辑曲目:
01. Piano Sonata No. 21 in C major, Op. 53 "Waldstein": I. Allegro con brio   
02. Piano Sonata No. 21 in C major, Op. 53 "Waldstein": II. Introduzione. Adagio molto   
03. Piano Sonata No. 21 in C major, Op. 53 "Waldstein": III. Rondo. Allegretto moderato ? Prestissimo   
04. Piano Sonata No. 21 in C major, Op. 53 "Waldstein": IV. Prestissimo   
05. Piano Sonata No. 26 in E-flat major, Op. 81a "Les Adieux": I. Das Lebewohl. Adagio - Allegro   
06. Piano Sonata No. 26 in E-flat major, Op. 81a "Les Adieux": II. Die Abwesenheit. Andante espressivo   
07. Piano Sonata No. 26 in E-flat major, Op. 81a "Les Adieux": III. Das Wiedersehn. Vivacissimamente   
08. Piano Sonata no. 23 in F minor, Op. 57 "Appassionata": I. Allegro assai   
09. Piano Sonata no. 23 in F minor, Op. 57 "Appassionata": II. Andante con moto - attacca:   
10. Piano Sonata no. 23 in F minor, Op. 57 "Appassionata": III. Allegro, ma non troppo - Presto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B 吉列尔斯《贝多芬 - 华尔斯坦、告别、热情奏鸣曲》 1975 [FLAC+CUE/整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