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道大哥 发表于 2024-5-17 08:54:50

B 维西罗夫、基斯马图林《勃拉姆斯、布鲁赫 - 小提琴协奏曲》 2001 [FLAC+CUE/整轨]












**** Hidden Message *****



【古典音乐】维西罗夫、基斯马图林《勃拉姆斯、布鲁赫 - 小提琴协奏曲》 2001

专辑名称:Brahms & Bruch - Violin Concertos
小提琴家:弗拉基米尔·维西罗夫(Vladimir Veselov)
          拉斐尔·基斯马图林(Rafael Khismatulin)
协奏乐团:西伯利亚节日管弦乐团(Siberian Festival Orchestra)
          圣彼得堡广播与电视管弦乐团(St.Petersburg Radio and TV Orchestra)
指挥:塞尔吉·贝尔亚科夫(Sergei Belyakov)
      斯坦尼斯拉夫·卓可文科(Stanislav Gorkovenko)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小提琴
发行时间:2001
发行公司:普罗艺术
唱片版本:名曲馆藏系列K2版
唱片编号:POLO CLB-86019-2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收录了两部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1、由小提琴家维西罗夫与贝尔亚科夫指挥的西伯利亚节日管弦乐团合作,演奏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2、由小提琴家基斯马图林与卓可文科指挥的圣彼得堡广播与电视管弦乐团合作,演奏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77,作于1877至1878年。此曲具有浓厚的田园牧歌风味和匈牙利民歌情调,那种安详与厚重相得益彰的感觉,正是勃拉姆斯所独具的特色。在这部作品中,勃拉姆斯成功地将浪漫主义的激情与古典主义的严谨结合起来,并在曲式上有很多大胆创新。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3/4拍子,奏鸣曲式。乐曲开始直接由中提琴、大提琴与单簧管悠然地奏出第一主题,之后主奏小提奏以d小调热情而华丽地登场;由主奏小提琴演奏的主题速度减慢,充满牧歌风格;接下来的是美妙的发展及变奏,使整个乐章从头至尾都具有浓重的匈牙利民间音乐特征。

第二乐章,慢板,F大调,2/4拍子,三段体。 首先由管乐器缓慢地开始,之后由双簧管奏出徐缓优美的田园风格旋律,稍稍带有一丝荒凉的感觉,这无疑是整个乐章中最动人之所在。

第三乐章,活泼而不太快的,游戏似的快板,D大调,2/4拍子,不规则的回旋奏鸣曲式。这是整部作品中最富创造性的乐章。旋律轻快活泼,抒情优美,又不乏震撼人心的气势。

===========
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作品26,完成于1866年。布鲁赫曾征求当时的小提琴大师约阿希姆的意见进行修改,然后把这部作品献给约阿希姆。

第一乐章,前奏曲,g小调,自由的奏鸣曲式。木管乐器在定音鼓伴奏下以平静的乐句及小提琴任意的宣叙调华彩开始,加以反复发展后,独奏小提琴演奏强有力的第一主题和柔美的第二主题,弦乐以优美的对位发展开。发展部是稍减慢之后恢复原速之前两小节开始,第一主题在第一次呈示的伴奏音型以原速出现,然后混入第二主题一起发展,主奏小提琴华丽地活跃。

第二乐章,慢板,降E大调。开始时,第一小提琴持续由前乐章带来的降B音,在弦乐和弦伴奏下,主奏小提琴奏出冥想性主题。这个乐章共有3个主题,他们自由地交替出现并交织在一起,第二个主题特别具有幽思绵绵的问道。乐章逐渐以独奏乐器的一阵阵飞快掠过的琶音与优美的装饰进入热情的高潮,结束部分将第二主题带了回来,这是一次狂热的高潮,然后又出其不意地退去,归于寂静。

第三乐章,终曲,有力的快板。这个乐章的正主题是具有大量双音与四音和弦的热烈的舞蹈音型,它颇像回旋曲与奏鸣曲的自由结合。小提琴与乐队都有热情发挥的段落,但总的情绪是光辉与激情。最后为急板,一气呵成结束。

专辑曲目:
01. Brahms /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77 - 1. Allegro non troppo   
02. Brahms / - 2. Adagio   
03. Brahms / - 3. Allegro giocoso, ma non troppo vivace   
04. Bruch / Violin Concerto No.1 in g minor Op.26 - 1. Introduction, Allegro moderato   
05. Bruch / - 2. Adagio   
06. Bruch / - 3. Finale, Allegro energico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B 维西罗夫、基斯马图林《勃拉姆斯、布鲁赫 - 小提琴协奏曲》 2001 [FLAC+CUE/整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