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青蛙 发表于 2024-5-18 08:37:41

B 布赫宾德《贝多芬 - 钢琴奏鸣曲全集(第三辑)》 2021 [FLAC+CUE/整轨]












**** Hidden Message *****



【现场录音】布赫宾德《贝多芬 - 钢琴奏鸣曲全集(第三辑)》 2021

专辑名称:Beethoven - Complete Piano Sonatas cd3
钢琴家:鲁道夫·布赫宾德(Rudolf Buchbinder)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钢琴
发行时间:2021
发行公司:DGG
唱片版本:欧洲纸盒版
唱片编号:00289 486 0484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布赫宾德演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的第三辑,收录了四部钢琴奏鸣曲,这是他在萨尔兹堡音乐节的现场演奏录音。

==========
《D大调第七钢琴奏鸣曲》作品10第三首,作于1798年夏。 一般认为这部钢琴奏鸣曲在作品10中,是最为杰出的作品。结构上又回到了初期的4个乐章,内容上更加深刻。相比作品10的前两部,此曲更为成熟、更有增进,技巧表现更合乎贝多芬的个性,深刻地表现了贝多芬内在的精神活动。作品结构采用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气势宏伟,第二乐章则表达了深刻的、带有悲痛的热情,而紧凑的末乐章则潜化着朝气勃勃的幽默感。关于这首乐曲,贝多芬曾对他的弟子说过这样一段话:“将正陷于悲哀里的人的心理状态,用各种光线和阴影的微妙变化来加以描绘出来。”这使得整首乐曲的性质奇异而神秘。

第一乐章,急板,D大调,2/2拍,奏鸣曲式。在结构上比以往的乐曲更有紧凑感觉。此乐章华丽灿烂而且明确有力、快速、内容丰富。呈示部第一主题开头上行音阶明确有力,势不可挡,紧接着是一段华丽流畅的快速小调旋律,奔涌不羁。第二主题节奏精致,秀出了优美的舞姿,并逐渐地热情起来。待快速旋律动机回归后音乐转为弱奏,柔声结束呈示部,双呈示部后进入展开部。展开部第一主题的上行音阶和快速旋律二者交织行进,不断变换色彩,由弱至强,有力发展,充分表露炽热的情感。再现部以新的调性变化重现呈示部内容。尾声中快速旋律再次唤起热情,以强和弦有力结束。

第二乐章,忧伤的广板,d小调,6/8拍,奏鸣曲式。这是在整个乐曲中最有紧张感的乐章,是一首贝多芬在这一时期的所有作品中,表现最深刻的作品。此外这也是贝多芬在钢琴奏鸣曲的独立乐章中,最后一次使用最缓板。呈示部第一主题为慢三拍节奏,步履沉重,表情悲戚而无奈。在断奏之上的第二主题则柔和温暖,给予不幸的人以慰藉。随后呈示部结束于几个不稳定的琶音。愤懑的重音和弦打破寂静,音乐进入展开部。第一主题动机越发沉重和艰难,第二主题的娓娓述说似乎也无济于事。这时在高音区出现飘忽的音符,像是不可企及的希望,与艰难的现实构成强烈对比。终于这个希望在一阵下行音符中破灭了。再现部到来,第一主题缩短重现,第二主题还原出柔美本质。长大的尾声中,展开部激昂的音调重又映现,然后第一主题动机在低音部奏出,中音部汩汩流淌着细腻的渐强的分解和弦。最终一切在展开部飘忽音符的下行中归于沉寂,只留下独行者孤单踟蹰的背影。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快板,D大调,3/4拍,三部曲式。由前一乐章阴郁的气氛一变而成为明朗的小步舞曲。像这类色彩的突变是贝多芬的特色之一。小步舞曲的主题是极为柔和的。这个乐章曲风明朗,一改前乐章的沉重。第一段主题轻盈曼妙,随着主题展开出现高低音部活跃的追逐和对应。第二段主题围绕着快速三连音大幅度地跳跃。第三段简略重现第一段后静静结束。

第四乐章,快板,D大调,回旋曲式。其主题有发问的动机之感觉,据辛德勒说,贝多芬是用此动机来表现他的忧郁,并借以问自己:“这一下,你还忧郁不忧郁”。这个“忧郁”的动机不断发展,在尾奏中仍非常活跃,最后趋于平静地结束。结构为ABACABA。主题A由一个向上的疑问动机扩展而成,表达出一种困惑的心境。主题B快速奔流的音型给出了豁达开朗的答复。主题A第一次重现。主题C则以浓重的笔墨构成一段强有力的旋律。接下来主题A和主题B均在重现时略有发展。主题A第三次重现之后进入尾声,疑问动机依旧十分活跃,音乐最终静静地消逝于远方。

==========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作品13,作于1798年至1799年初。 作品献赠给他的赞助人与仰慕者利赫诺夫斯基王子。此曲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之顶峰的杰作,也是因其戏剧性的优美旋律而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此曲无论在内容、旋律和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渗透着一种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这也是贝多芬等德国音乐家共有的特质。此曲的演奏技巧并不太难,因此被演奏的机会也非常之多,更是许多钢琴初学者爱不释手的曲目。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悲怆》是贝多芬奏鸣曲中两部由他本人亲自写上标题的作品之一(另一首为《送别》No.26)。关于”悲怆“这个词汇,与贝多芬后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凄怆深刻的悲剧性生活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因为这毕竟是他的早期作品。

第一乐章,c小调,极缓板,转辉煌的快板,宏伟的奏鸣曲式。开头是一段相当长的充满悲怆情绪的极缓板,后转为快板,依旧悲怆的旋律中透露出一丝坚定。 重板的引子充满古希腊式的悲剧气氛,雄辩的语调具有巨人的气概,绝无儿女情长似的缠绵悱恻,对命运的激愤之情和身处绝境却刚毅不屈的气度使听者热血沸腾。

第二乐章,如歌的柔板,似乎是贝多芬在第一乐章的激愤之后累了,需要休息一会而刻意放缓节奏。十分的柔和优美,使听闻此声的人如沐春风,仿佛在微风和煦的日子里安闲而惬意的生活,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柔软的一方面。

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2/2拍子,回旋奏鸣曲式。乐章主题与第一乐章主题动机有相通之处,优美的旋律中带有欠稳定的游移情绪,似乎处于一种徘徊不定的心态之中。一开头便是如雨珠倾泻而下的连奏,主部主题洋溢着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而在欢笑的背后,是微微的不安和骚动。大调的副部主题虽然明朗,却也以急速的运动暗示着心态的不稳定。插部以一种宣言式的坚定语调表达了真正坚强稳定的意志。这个乐章的好几个段落都有贝多芬惯用的”签名式“结尾,让人领略到作曲家的自信和潇洒。

==========
《E大调第九钢琴奏鸣曲》作品14第一首,完成于1799年。 作品14的两部钢琴奏鸣曲(第九、第十)都是简洁明快之作,在其中描绘了鲜明、率直、朴素的画面,表达出蕴含抒情诗意的内心感受。同时贝多芬依旧在不断探索新颖的奏鸣曲结构和创作技法,在这两部作品中均有体现。曾有人把这套作品称为“清新的小溪”。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呈示部第一主题轻松开朗,好像一个人哼着歌前行,突然发现美景而欢呼。这个主题再次呈现时后半段发生转调。第二主题平静如歌,运用卡农结构表现出轮唱的效果,尽情抒发赞美之意。第三主题多样的跳跃节奏又营造了快乐游戏的场景,并在一个强音后转为第一主题低音部伴奏动机结束呈示部,双呈示部后进入展开部。展开部构成一个小三段式,首尾是第一主题动机的变调,中间出现一段激昂奋进的新旋律,虽然是同一个片段在不同调上多次反复,但其浩荡的气势给人力量,十分有特色。再现部变化重现呈示部内容,第一主题前半段在低音部快速伴奏下强力重现,热情喷薄而出。尾声延伸了第一主题开始动机,随后轻轻结束。

第二乐章,小快板,,三段曲式。第一段主题带有明显的跳跃嬉戏特征,但色调朦胧。随着发展情绪逐渐热烈后又平淡下去,以一个高音作结。第二段主题温暖优雅,翩翩起舞的三拍子节奏使得心情一下明亮起来,而迅速的消逝又令人猝不及防。第三段重现第一段主题。尾声回忆第二段主题动机后微弱结束。

第三乐章,回旋曲:悠闲的快板,回旋奏鸣曲式,结构为ABACABA。 呈示部主题A在流畅的三连音伴奏中快乐上升,又似瀑布飞流般降下,斑斓的琶音魅力无限。主题B是几个单纯的顿音,好似拨奏的音色,并加入变奏。 随后是主题A第一次重现,结尾出现转调,热情连贯地进入展开部。 展开部主题C由主题A变奏而来,气势非凡。连绵铿锵的三连音急涌向前,低音部顿音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不断的转调又呈现多样的色彩。梢平静后,一连串上升的琶音引入再现部。 再现部主题A和主题B均变化重现。 一个停顿后主题A第三次作为结论重现,并进入灿烂华丽的尾声,最终有力结束。

==========
《G大调第十钢琴奏鸣曲》作品14第二首,完成于1799年。 此曲织体清澈、结构精致,拥有轻快跳跃的风格,是一首充满了俏皮快乐的作品。在曲式上,贝多芬在第一乐章有着内涵丰富的展开,第二乐章第一次运用变奏曲式,第三乐章又独特地以谐谑曲结束,以及沿用前辈大师海顿的一些创作手法等等,使得这部奏鸣曲在贝多芬早期作品中格外的新颖别致。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呈示部第一主题由清澈快乐的运动动机构成,如同甘冽的泉水在流淌,随着主题的扩展越发具有歌唱性。第二主题情绪更加欣喜活泼,充满幽默感,并引出湍急的音符流。第三主题是高音部和低音部富有感情的对话,直至平静地结束呈示部,双呈示部后进入展开部。展开部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主题动机略感惆怅,不久被明亮的第二主题动机取代。接着在连续三连音背景上,第一主题动机强劲激越地表述。第二段第一主题动机重现后进入急速涌动的音流。第三段平静下来,在三连音背景上出现第一主题动机,音高时高时低,最后进入一片静谧。再现部变化重现呈示部内容。尾声以变化的第一主题动机雅致结束。

第二乐章,行板,变奏曲式。这一乐章贝多芬借鉴了海顿《“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一些创作手法。基本主题由断奏构成进行曲调,朴实之中含有诙谐和夸张。后跟三段变奏。第一变奏低音部演奏主题,高音部以闪亮的颗粒音予以对应点缀。第二变奏高低音部共同紧密对位演奏主题,突出断奏的动力感。第三变奏仍是低音部演奏主题,高音部加入华美流畅的分解和弦琶音。尾声回归基本主题动机,在渐趋安静时突然以极强音猛然一击结束。

第三乐章,谐谑曲:极快板,回旋曲式,结构为ABACAC+尾声。主题A从低音部向高音部轻快地跳跃,如顽皮的孩童在嬉闹,充满童趣。主题B是强和弦和弱琶音的对话,一重一轻的对比更彰显诙谐感。接着是主题A的第一次重现。进入主题C,流畅奔放的三拍子舞曲旋转前行,情绪热烈而欢快。主题A第二次重现时有一段展开,加入装饰音并几次转调,随后又融合了主题C的变奏。尾声再次回想主题A动机后轻声结束。

专辑曲目:
01. Piano Sonata No.7 in D major Op.10 No.3 - 1. Presto   
02. Piano Sonata No.7 in D major Op.10 No.3 - 2. Largo e mesto   
03. Piano Sonata No.7 in D major Op.10 No.3 - 3. Menuetto. Allegro   
04. Piano Sonata No.7 in D major Op.10 No.3 - 4. Rondo. Allegro   
05. Piano Sonata No.8 in c minor Op.13 'Pathetique' - 1. Grave - Allegro di molto e con brio   
06. Piano Sonata No.8 in c minor Op.13 'Pathetique' - 2. Adagio cantabile   
07. Piano Sonata No.8 in c minor Op.13 'Pathetique' - 3. Rondo. Allegro   
08. Piano Sonata No.9 in E major Op.14 No.1 - 1. Allegro   
09. Piano Sonata No.9 in E major Op.14 No.1 - 2. Allegretto   
10. Piano Sonata No.9 in E major Op.14 No.1 - 3. Rondo. Allegro comodo   
11. Piano Sonata No.10 in G major Op.14 No.2 - 1. Allegro   
12. Piano Sonata No.10 in G major Op.14 No.2 - 2. Andante   
13. Piano Sonata No.10 in G major Op.14 No.2 - 3. Scherzo. Allegro assai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B 布赫宾德《贝多芬 - 钢琴奏鸣曲全集(第三辑)》 2021 [FLAC+CUE/整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