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青蛙 发表于 2024-5-18 08:42:54

B 布赫宾德《莫扎特 - 第23、25钢琴协奏曲》 2012 [FLAC+CUE/整轨]












**** Hidden Message *****




【现场录音】布赫宾德《莫扎特 - 第23、25钢琴协奏曲》 2012

专辑名称:Mozart - Piano Concertos No.23 & 25
钢琴家:鲁道夫·布赫宾德(Rudolf Buchbinder)
协奏乐团:维也纳古乐合奏团(Concentus Musicus Wien)
指挥:尼古拉斯·哈农库特(Nikolaus Harnoncourt)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钢琴
录音时间:2012.6.7-11、维也纳
发行公司:Sony Music
唱片版本:欧洲版
唱片编号:88765409042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布赫宾德演奏古钢琴,与哈农库特指挥的维也纳古乐合奏团合作,演奏莫扎特《第23、25钢琴协奏曲》,这是2012年6月在维也纳的现场演奏录音。布赫宾德是一位直接、毫不做作、但非常细腻和内省的演奏家,很好地表现出了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的纯净美感,不刻意追求表面的优美或浪漫化的装饰手法。布赫宾德与哈农库特的合作,体现了当代新派的美学——演奏家不过度演绎、不做过分浪漫化的处理,而是冷静而内省地表达音乐。

==========
《A大调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K488,作于1786年3月2日,约在1786年四旬节演奏会期间的3月首演,具体日期不详。

第一乐章,快板,A大调,协奏曲型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先由第一小提琴呈示,木管乐器反复后,经经过部,第几主题也以主调先由第一小提琴呈示,木管反复。钢琴先弹第一主题,乐队呈现的经过部再度呈现,因钢琴快速音群而移成E大调。第二主题钢琴呈示,乐队反复时,钢琴以主题的下行音型以八度方式演奏而加入,小提琴与钢琴追逐后.再移入快速音群尾奏而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以如歌的主题登场,这个新主题由弦乐呈示前半部,在钢琴快速音群穿梭之下由木管以变奏方式三度出现后,再由钢琴复奏同样的变形。钢琴再移成快速音群,乐队伴奏,在钢琴诱导下,以第一主题再现而进入再现部。再现部先由第一小提琴及木管乐器再现第一主题,钢琴装饰、反复,按原型奏经过部,以主调再现第二主题、发展部的主题,发展部的主题再由乐队表现而连接华彩乐句。

第二乐章,慢板,升f小调,三段体。在西西里舞曲节奏上,钢琴呈示恬静的主题,第二小提琴分散和弦伴奏下,木管及第一小提琴应答,钢琴变奏主题移入A大调。中段是先由长笛与单簧管表现新旋律,钢琴予以反复,木管与钢琴追逐。

第三乐章,很快的快板,A大调,回旋曲式。回旋主题共出现4次,这个主题先以钢琴演奏,第一小提琴加以反复,钢琴奏第一副主题,单簧管反复前半部,再以钢琴快速音群移入E大调。第二副主题以E小调由木管及第一小提琴呈示,钢琴反复,回旋主题以主调再现,展开而成升C大调。告一段落后,钢琴快速音群成升F小调,在钢琴分散和弦上,单簧管奏D大调第三副主题,回旋主题再现,由钢琴变奏。木管反复,第二副主题再现,回旋主题再由钢琴再现,弦乐反复后是尾奏。

==========
《C大调第二十五钢琴协奏曲》K503,作于1786年12月4日,首演日期不详。莫扎特在这部作品中少有地表现了他的英雄气概、他对人生和艺术成就的自豪感。

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主旋律具有号召性,激情飞扬、神思悠远,乐队奏出的辅助旋律内涵非常丰富。这个乐章构思庞大,但丝毫没有重复累赘的感觉,而显得感情充沛、厚积薄发,这一点,只有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能比拟。

乐队呈示的第一主题以主和弦分解下行音型开始展开,低音管和双簧管插入短小乐句,形成对比,然后移入经过部,弦乐轮流演奏旋律,以反行方式对比,以转调而丰富。由经过部开头音型发展成副主题,由第一小提琴交双簧管。乐队呈示终结后,主奏钢琴进入,即兴的快速音群后,与乐队一起呈示第一主题。钢琴奏快速音群后,呈示降E大调新的副主题,发展成快速音群。然后第二主题才以G大调呈示,与第一主题形成对比,这个第二主题在钢琴衬托下,由双簧管到低音管到长笛再到双簧管的传递美妙无比。发展部靠乐队呈示部中的副主题构成,先在小调领域频频转调,然后在对位主题相随下,以复音手法发展,钢琴以快速音群导向再现部。再现部以顺序按主调规矩而再现。

第二乐章,行板,F大调,省略发展部的奏鸣曲式。构思宽广宏大、意境高远,具有他晚期协奏曲不事雕琢的技艺和流畅风格,旋律就像凝神冥想中的思绪绵绵不绝,节奏也非常自由。讲究旋律“可听性”的莫扎特在这里出格地发挥了一回,主旋律如果你想要跟着哼下去,恐怕都不可能。在内容上,带有哲学沉思的意味,自由而自在。过去在他慢板乐章中常见的那种忧郁被一扫而空。

乐队在优美的第一主题后,以主调F大调呈示第二主题,平静的终止后主奏钢琴加入,钢琴呈示第一主题,与乐队对话。然后以C大调呈示第二主题,钢琴以快速音群引向再现部,再现部中第二主题以主调再现。

第三乐章,小快板,C大调,回旋奏鸣曲式。旋律又恢复了极具“可听性”的莫扎特风格,沉着、节制、欢快、灵巧,但旋律变化丰富,如中国江南园林,移步换景、美不胜言。中部加入的管乐器,大管、双簧管、长笛,在主旋律的背景上,划出了几道蓝色的弧线,灵动飘逸,漂亮极了。

轻快的回旋主题由弦乐表现,乐队以上行音型应答。主奏钢琴上场后,弹出与回旋主题对比的装饰性旋律,然后以分散和弦快速音群,转成G大调引出第一插句。这时钢琴奏新旋律,乐队呈示反复后,回旋主题由钢琴再现,移入第二插句。第二插句有较长的表现,其中乐队有F大调华彩,气氛转为恬静后,双簧管与长笛恬静地对话,可视为发展部。回旋主题又一次再现,第一插句以主调再现,回旋主题再回来而结束。

专辑曲目:
01. Piano Concerto No.25 in C major K503 - 1. Allegro maestoso   
02. Piano Concerto No.25 in C major K503 - 2. Andante   
03. Piano Concerto No.25 in C major K503 - 3.    
04. Piano Concerto No.23 in A major K488 - 1. Allegro   
05. Piano Concerto No.23 in A major K488 - 2. Adagio   
06. Piano Concerto No.23 in A major K488 - 3. Allegro assai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B 布赫宾德《莫扎特 - 第23、25钢琴协奏曲》 2012 [FLAC+CUE/整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