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青蛙 发表于 2024-5-18 08:48:57

卡洛琳·维德曼《舒伯特 - 小提琴幻想曲、回旋曲、奏鸣曲》 2012 [FLAC+CUE/整轨]









**** Hidden Message *****



【古典音乐】卡洛琳·维德曼《舒伯特 - 小提琴幻想曲、回旋曲、奏鸣曲》 2012

专辑名称:Schubert - Fantasia, Rondo, Sonata
演奏家:卡洛琳·维德曼(Carolin Widmann,小提琴)、亚历山大·隆奎奇(Alexander Lonquich,钢琴)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小提琴
录音时间:2010.10
发行公司:ECM
唱片版本:德国版
唱片编号:476 4546(New Series 2223)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德国小提琴家卡洛琳·维德曼与钢琴家亚历山大·隆奎奇合作,演奏舒伯特的小提琴幻想曲、回旋曲、奏鸣曲。这是一个高水平的合奏,卡洛琳·维德曼的敏感、细腻,与亚历山大·隆奎奇的睿智、感性相辅相成,升华为音乐上的感人肺腑。我们听到的是变幻着色彩、神奇的旋律和对位,美妙的舒伯特诗歌。

===========
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C大调幻想曲》D934,作于1827年,为钢琴家波克莱与小提琴家斯拉维克而作,1828年2月7日由此二人首演。

全曲也分成三部分,不间断演奏。以极行板C大调开头,相当于序曲部分,小提琴与钢琴先后奏动机,然后以华彩表现,以E大调和弦而结束。接着为小快板,A大调,自由的奏鸣曲式,相当于第一乐章。在钢琴切分音节奏上,先由小提琴奏感伤的第一主题,以钢琴为中心反复。钢琴奏第二主题,2件乐器交换角色,形成发展。钢琴以半音阶上升,暗示第一主题,钢琴以A小调再现第一主题,引出再现部。第一主题由小提琴、钢琴以卡农处理,钢琴以C大调再现第二主题,第一主题动机形成结尾。其次是小行板,降A大调,主题与变奏,主题先由钢琴奏出,小提琴接替,这是舒伯特1821年为吕克尔诗而作的歌曲《不亲嘴》。第一变奏钢琴奏主题,小提琴以断奏附合;第二变奏钢琴以快速演奏暗示主题,小提琴拨奏;第三变奏钢琴以颤音,小提琴以细腻的音型拉奏;第四变奏相当于结尾,钢琴再现主题,小提琴以华彩快速音群结尾。再接着为极行板,C大调,先重复引子部分,再移入活泼的快板,C大调,钢琴奏进行曲风格主题,小提琴承接。2件伴奏乐器再现主题移成A大调,引出类似主题发展的第二主题,发展成高潮后,变成小快板,降A大调,再变成急板,C大调,形成全曲结尾。

===========
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b小调回旋曲》D895,作于1826年,1827年4月19日首演。结构为导入部一A-B-A-C-A-结尾部。导入部为行板,A为快板,引出主题,然后移到B大调自由的发展。B为反复部分,C为二段形式,前段为G大调,后段为降E大调。而最后A回归B大调形成华丽的尾奏。

===========
《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大二重奏”》D574,作于1817年。1817年8月,舒伯特在二十几岁创作这部奏鸣曲时,已经完成了他的《第四、第五交响曲》,并谱写了几部钢琴奏鸣曲,写作奏鸣曲的经验至此已相当成熟。事实上,这部作品采用钢琴、小提琴协调演奏,但钢琴部分明显地较为卓越。因此,这部奏鸣曲也被冠以“二重奏”之名。其和声与节奏都深具魅力,全曲贯穿着舒伯特风格的优美旋律。为此也有不少人称这部作品为“洋溢着舒伯特独创风格的奏鸣曲”。一般在这类作品的排列中第三乐章应为小步舞曲,但由于这部作品的第四乐章在动机与速度方面都与谐谑曲有所关联,因此,舒伯特将第二乐章安排成谐谑曲,第三乐章则安排成抒情的小行板变奏曲。

第一乐章,有节制的快板,A大调,奏鸣曲式。钢琴首先拉开序幕,其低音部分的弹奏很有特色。小提琴旋即奏出明朗的第一主题,主题没有反复而被移入经过部。连续进行的经过部后,钢琴以G大调奏第二主题。 小提琴接过,移入生机勃勃的小结尾。不久,小提琴优雅的演奏结束了呈示部。展开部以自由的插句旋律开始,接着是第一主题中出色的钢琴低音部弹奏与主题,呈示部的结尾出现了三连音的组合。乐曲再现开头的钢琴旋律之后,再现部开始,小提琴再次奏出第一主题。经过部接以C大调再现的第二主题。乐章在娴静中结束。

第二乐章,谐谑曲-急板,E大调,三段体。这是具有舒伯特独创乐风的谐谑曲,但仍稍带点贝多芬风格。钢琴幽默地开启这个乐章,小提琴在此奏出细腻的音色。力度变化极为巧妙,谐谑曲的中段为C大调,针对以断奏为主体的第一段,小提琴奏出圆滑优雅的旋律,屡屡出现半音音阶地进行。中段的音乐之后,是再现部分。

第三乐章,小行板,C大调,变奏曲。抒情甜美又带有一丝凄凉的主题旋律主要由小提琴展开。主题为两段体,第二段以降D大调开始,以C大调结束,因此与第一段无太多关联。钢琴奏出第一变奏的旋律。第二变奏为降A大调,远离主题,具有立体感。第三变奏在C大调上,小提琴主题原形再现。第二段较短,之后再度暗示出主题,音乐减弱而归于沉静。

第四乐章,活泼的快板,A大调,奏鸣曲式。如概述中所述,这个乐章与第二乐章的谐谑曲有所关联。首先,钢琴清楚地奏出近似于第二乐章中的谐谑曲主体及其动机,由该主题构成的短小经过部后,小提琴以C大调流利地唱出第二主题。然后,钢琴在其高、低声部各自反复。再以短小的经过句转调,钢琴以E大调优美轻盈地奏出小结尾的主题。小提琴加以反复后,力度渐弱,呈示部结束。发展部为C大调,以第一主题的处理开始。接下来是第一主题的对位处理,经过一系列转调之后,最后移到A大调。第二主题以F大调再现。大致按照呈示部时的形态进行,小结尾主题再次返回A大调。最后,以第一主题的动机强有力地结束全曲。

专辑曲目:
01. Fantasia in C major Op.posth.195 D934 - 1. Andante molto
02. Fantasia in C major Op.posth.195 D934 - 2. Allegretto
03. Fantasia in C major Op.posth.195 D934 - 3. Andantino
04. Fantasia in C major Op.posth.195 D934 - 4. Tempo I
05. Fantasia in C major Op.posth.195 D934 - 5. Allegro vivace - Allegretto - Presto
06. Rondo in b minor Op.70 D895 - 1. Andante
07. Rondo in b minor Op.70 D895 - 2. Allegro
08. Violin Sonata in A major Op.posth.162 D574 - 1. Allegro moderato
09. Violin Sonata in A major Op.posth.162 D574 - 2. Scherzo
10. Violin Sonata in A major Op.posth.162 D574 - 3. Andantino
11. Violin Sonata in A major Op.posth.162 D574 - 4. Allegro vivac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卡洛琳·维德曼《舒伯特 - 小提琴幻想曲、回旋曲、奏鸣曲》 2012 [FLAC+CUE/整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