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青蛙 发表于 2024-5-18 08:59:15

切尔卡斯基《肖邦作品》 2001 [FLAC+CUE/整轨]








**** Hidden Message *****



【古典音乐】切尔卡斯基《肖邦作品》 2001

专辑名称:Chopin
钢琴家:舒拉·切尔卡斯基(Shura Cherkassky)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钢琴
录音时间:1970.9-1988.1、伦敦
发行公司:BBC Music
唱片版本:英国版
唱片编号:BBCL 4057-2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切尔卡斯基,演奏肖邦的钢琴独奏作品。包括5首夜曲、两首叙事曲、两首圆舞曲、两首谐谑曲、一首练习曲。切尔卡斯基演奏的肖邦是十分有特色的,这已经被很多人认可。尤其是夜曲、玛祖卡和奏鸣曲,触键很透彻,层次非常明晰,有一种冰清玉洁的诗意在里面。他演奏夜曲的速度很慢,甚至比阿劳还要慢些。速度一慢,那些诗意的东西就很容易地展示出来了,这在所有的作品都有类似的机理。

==========
《降E大调夜曲》作品9-2,作于1830-1831年,献给玛丽·普勒耶夫人,回旋曲式,行板在左手伴奏下,右手在装饰音中始终保持华彩咏唱。

《c小调夜曲》作品48-1,作于1841年,呈献给罗拉·德尤贝尔小姐,是肖邦成熟期的作品。尤其这第一首是所有夜曲中结构最大的一首。缓板,3段体。哈聂卡解说:“这是最高贵的夜曲,构思巨大,有短音乐剧的感觉,在双倍速度处,加强了戏剧性效果。此曲具英雄性,脱离了感伤,让我们看到伟大、男性的肖邦。”

《f小调夜曲》作品55-1,作于1840年,出版于1844年,呈献珍妮·史达林克小姐。此曲为行板,3段体,库勒普斯基评说,此曲“悲伤逐渐堆积,成为失望的呼喊,而后又因希望而转为温暖。”库拉克认为:“让人想起一位离开自己所爱家庭、所爱的人们,寂寞悲伤地在旅途的流浪者。”中段为进行曲风格,好像说往前走需更大的勇气和热情。尾声是感恩:“啊,神啊,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降D大调夜曲》作品27-2,作于1835年,呈献给达波尼伯爵夫人。优美而平衡回旋曲式,持续的缓板,两个主题经过3次装饰,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反复。尼克斯评介:“洗练,完整的结构,在优美的感情中含有流畅的忧郁,它扩散开来,其甜美令人失去元气,因其中散发着‘毒素’之故。我们不可吞饮这三度及六度音,如吞饮了,必须以巴赫、贝多芬的解毒剂才能化之。”

《e小调夜曲》作品72,作于1827年,1855年出版,实际是肖邦17岁时的作品,行板,简单朴素的形式。

==========
《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作品47,作于1841年。故事标题为“水妖”:一个年轻人在湖边遇到一位女孩,两人一见钟情。年轻人对女孩发誓将永远爱她,但女孩怀疑他的爱情而离他远去。然后,女孩一变成为姿色迷人的水妖,再度出现在年轻人面前,年轻人禁不住诱惑忘记了誓言,水妖大怒拂袖而去,年轻人一路追赶,却不慎跌入湖里溺毙……

索洛夫磋夫在《肖邦的创作》一书里谈到此曲的形式时说:“这首叙事曲的形式非常独特。这是集中的结构,非常严谨而且极有逻辑。无疑肖邦在这首叙事曲里是以奏鸣性原则为基础的,但同时这里也有回旋曲的因素和自由的变奏;要想把这首曲子的结构放进任何一种古典形式的框框里是很困难的。这是浪漫派把传统形式加以真正的革新和综合的范例。”此曲一开始是带有幻想性的歌唱性旋律,前四小节问句从右手旋律开始,由左手旋律结束,而答句则相反,这是“谈话”式的形式,强调了音乐的叙事性质。

==========
《f小调第四叙事曲》作品52,作于1842年。故事标题为“三兄弟”:某个村落有兄弟三人,他们奉父亲之命到远方去寻宝。然而时间逝去,三人却全无音讯……在漫长的等待之后,父亲以为三人都死了……直到有一天,三兄弟突然带着宝藏与妻子一起衣锦还乡……这也是四首中技巧最艰深、最有戏剧性的曲子,也是不太能把诗与音乐联想在一起的曲子。

这首叙事曲有两个主要主题,第一主题在此曲中占有极重要地位,他酷爱它,他在此曲中对它进行了四次变奏,此曲总的骨架是奏鸣曲式原则,但用变奏手法对主题进行发展,而且运用此方法造成主题的色彩性变化,又因为主题的多次变奏之间加进了其他的成分,因此它又具有回旋曲式原则。除此之外,此曲第二主题在曲中先后出现了两次,两次的调性及性格截然不同。第一次调性为降B大调,性格为安谧宁静的;这里悠扬的音调和温柔的和弦配置,使它具有圣咏般的意境,第二次调性为降D大调,性格是明朗、欢快的,但低声部的上行音阶给它带来某些惊恐,这是一次主题的升华。如此看来,此曲是多种结构原则混合的结果。此曲具有奏鸣曲式呈示、展开、再现的总体结构,但它又没有遵照古典奏鸣曲式的调性规范。副部在呈示部中出现在降B大调上,在再现部中则出现在降D大调上,再现部中的副部调性同此曲主要调性没有统一。从奏鸣曲式主、副部调性对比与统一和主题展开两大特点来看,此曲主题展开的特点占优势。在展开部中,主部富于诗意的幻想性因素得到了自由的发展。这里即兴性的展开和华丽的演奏技巧相结合,而且引子以完整的形式在降B大调上再现作为展开部的结束。引子后面加上了轻巧、柔和而透明的华彩,好像一阵微风吹散了引子的回声。再现部中副部进行了戏剧性的处理,低音部奔腾的音阶改变了原先的柔弱性格而变得生气勃勃。由于音域的扩大和力度的增强,音乐充满了坚毅的力量和悲愤的热情,旋律被淹没在响亮的和弦与琶音的浪涛声中。这之后是狂风暴雨般的尾声,这是肖邦大型作品中所特有的悲壮激昂的形象。

==========
《升c小调圆舞曲》作品64-2,呈献给罗斯吉德男爵夫人,节奏近似玛祖卡舞曲。3段体,第一段主旋律含有悲叹的成分,第二段为急速的运动,转为降D大调,但很快又回到忧郁的气氛,反复开头旋律,在焦躁不安中终结。

《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作品18,这是肖邦圆舞曲中最华丽、轻快的一首,作于1831年,呈献给罗拉·波斯沃德小姐。共5段:第一段降E大调,第二段、第三段降D大调,第四段降G大调,第五段重复第一段。

==========
《降b小调谐谑曲》作品31,出版于1837年12月,献给弗斯登斯坦公爵夫人。它虽然没有第一首的悲剧性冲突,却有一定的幻想性和戏剧性,是一首热情奔放、富于浪漫气息的音诗。这两首作品除了曲式结构不同外,最主要的差别是感情张力的类别不同。在这首谐谑曲中,表面的炫技因素多于深刻内容的表达。第二谐谑曲开始给人内心不安的音调,然后用响亮的和弦给以威严的回答。主部主题经过反复后,连接部突然从很强的高音开始,一倾而泻,经过一次重复引出副部主题。谐谑曲从265小节开始由三部曲式的插部加展开插部组成,插部有三个对比的音乐形象。其一是平稳、柔和的和弦,严谨沉思的旋律转换为牧笛的吹奏。其二是一首二重唱,上声部一支带有圆舞曲风格的朴素歌调与较快的、略为不安的衬腔声部相对答。其三是愉快的、闪闪发光的银铃般的音调,由轻盈、飘逸的情绪渐变成雄壮豪迈、波澜壮阔的。展开插部先展开第三主题,右手连续起伏的八分音符,带着闪闪发光、银铃般的华彩,一浪高过一浪。紧接着展开插部第二主题,是一种咄咄逼人、激昂愤慨的情绪。接着是展开呈示部中的连接部,这是在中间段落里首次运用呈示部中的材料进行展开,采用频繁的调性转换、半音化的旋律线条等手法,进一步使人如临深渊。紧接着展开插部第二主题使音乐从激荡的、火热的戏剧性冲突中逐渐挣脱出来,音乐渐渐平息。谐谑曲从584小节开始进入再现部,肖邦在重复呈示部的时候,把旋律稍加变化,副部的调性并没有遵照古典传统加以改变,而是重复了呈示部的调性。谐谑曲从716小节开始进入尾声,肖邦用果断、刚毅、势不可挡的气势结束了全曲。

《E大调谐谑曲》作品54,出版于1843年12月,献给德·仁拉曼小姐。整首作品单纯、明朗,不及以上三首那样华彩而富于幻想性,整首曲子是一连串飞掠疾驰的形象。这是一系列不同的、用语言难以说明的情绪在相互更替,它们总的情调是明朗的,但抹上了一层“回忆”的忧郁。肖邦在前三首作品的暴风雨之后,最终让自己回归到这种体裁标题的原始含义上来。它的曲调轻盈流畅,似乎每个小节中都阳光普照。整部作品尽管有不少反复,但仍然是非常的完美统一,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它所具有的巨大的感情张力。这首作品的音乐是异常细腻的,藉此把听众带进声音的画卷、甚至图像的氛围之中。肖邦在这首作品中采用三部曲式和奏鸣曲式混合的原则,没有遵照古典规范,主部和副部调性并未统一,再现部保留了呈示部中的主部和副部的调性。展开部除对副部进行一连串飞掠疾弛的发展外,还插入了一个新的主题,音乐表现出愉快美好的回忆。谐谑曲从889小节进入尾声,肖邦在这里运用了同前三首相同的处理手法,使音乐层层达到高潮,在辉煌中结束全曲。

==========
《E大调练习曲》作品10-3,作于1832-1836年间。它的曲调优美速度徐缓,但又是一种触键练习,乐曲具有深刻的含义。有一次,肖邦听他学生古特曼弹奏这首练习曲后,竟感慨地喊道:“呵,我的祖国!”这句话使后人对 他的这首练习曲有了开锁的钥匙,作曲家是怀着思念祖国之情而写出这支曲子的。肖邦本人认为:比E大调练习曲更美的主题他是再也写不出来了。这是一首发自心灵深处的哀歌。朴素的和声 、“风笛式”不断重复的低音,都显示出它的民间色彩。中段情绪起伏,带有戏剧性,使抒情的主题显得更为突出。

专辑曲目:
01. Nocturne in E flat major Op.9 No.2
02. Nocturne in c minor Op.48 No.1
03. Nocturne in f minor Op.55 No.1
04. Nocturne in D flat major Op.27 No.2
05. Nocturne in e minor Op.posth.72 No.1
06. Ballade in A flat major Op.47
07. Ballade in f minor Op.52
08. Waltz in c sharp minor Op.64 No.2
09. Grande Valse brillante in E flat major Op.18
10. Scherzo in b flat minor Op.31
11. Scherzo in E major Op.54
12. Etude in E major Op.10 No.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切尔卡斯基《肖邦作品》 2001 [FLAC+CUE/整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