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打计算机 发表于 2024-6-5 08:14:43

B 【现场录音】吉列尔斯《贝多芬、韦伯 - 钢琴奏鸣曲》 2009 [FLAC+CUE整轨]








【现场录音】吉列尔斯《贝多芬、韦伯 - 钢琴奏鸣曲》 2009

专辑名称:Beethoven & Weber - Piano Sonatas
钢琴家:埃米尔·吉列尔斯(Emil Gilels)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钢琴
录音时间:1968.3.17、皇家节日音乐厅
发行公司:BBC Music
唱片版本:欧洲版
唱片编号:BBCL 4260-2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吉列尔斯,演奏贝多芬、韦伯的钢琴奏鸣曲,这是1968年3月17日在英国皇家节日音乐厅的音乐会现场录音。

==========
贝多芬《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作品53,作于1804年,题赠给非常敬重他的才能、从精神到物质都给了他长期巨大援助的华尔斯坦伯爵,因而这部奏鸣曲也称为《华尔斯坦奏鸣曲》。此曲具有宏大的篇幅、交响诗般丰富的色彩和空前辉煌的钢琴技巧,描绘了阳光下的自然风光,展现了绚丽的诗意,给人有如仰望天空一样的阔达大度之感,鲜明地反映出贝多芬与大自然心心相印的情怀。根据这部奏鸣曲的音乐形象,有人也命名其为《黎明奏鸣曲》。

第一乐章,生气勃勃的快板,奏鸣曲式。呈示部第一主题以同音短促跳跃的节奏、明亮的倚音和灵巧的快速音阶生动描绘了晨曦初露、万物苏醒、小鸟欢鸣、溪水潺潺的景象。经过密集的转换过渡后,赞歌般第二主题宁静开朗,表现出在美丽自然中的陶醉和对光明幸福的向往。第二主题再次呈现时加入灵巧的三连音,并热烈快乐地跑动起来。第三主题出现波光粼粼的颤音,在微风吹拂下逐渐下行缓和后结束了呈示部,双呈示部后进入展开部。展开部经呈示部结尾动机的铺垫之后,第一主题动机在不同调上模进,斑斓多彩的快速音型在高低音区飞跃,第二主题三连音型亦以不同调性翻滚。随后密集的上行音型从低向高形成白浪滔天的气势,于高昂之中再现部出现。再现部变化重现呈示部内容,在高亢明亮、富于激情中似有一丝慨叹。扩大的尾声仿佛是第二个展开部,第一主题动机上下行音阶大幅起伏,快速音型连续更替,在冲击中展现自然的澎湃力量。第二主题唱出深情的赞歌引发一段沉思,随即第一主题动机活力无限地断然结束。

第二乐章,序奏:极柔板,三段曲式。这个短小的乐章实际上是第三乐章的导入部分。第一段主题音色甜美、音响柔和,如梦幻一般时隐时现,展现出自然风光的静态之美。第二段对主题进行变奏展开,低音部奏出旋律,高音部给予应和,面对美景直抒胸臆。第三段变化重现主题,类似呼唤的动机不断攀升,回落后稳定在主音上直接进入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回旋曲:中速小快板转最急板,回旋奏鸣曲式,结构为ABACA+尾声。呈示部主题A取材于当地采葡萄者的歌曲,在温暖的分解和弦伴奏下于清彻的高音区优雅、愉快地唱出。主题三次呈现,不断地丰满灿烂起来,一幅红日升顶、碧空万里的画面油然而生,令人十分感动。经过一段过渡,奔放粗犷的主题B在低音区出现。人们载歌载舞庆祝丰收,气氛热闹欢腾。又经过一段主题A动机的转调过渡,主题A第一次完整地重现。展开部C段分成两个部分:先是激昂冲动的小调旋律,强力的顿音和奔涌的密集音流结合,如同晴朗的天空中突现乌云翻滚,带来了强有力的戏剧性因素。然后是主题A动机的一次扩展,依旧是密集的分解和弦音流不断转调模进,清澈而略显神秘,散放出精致的光辉。再现部随着热烈情绪的回归,主题A第二次简要地重现,逐步过渡至尾声。扩大的尾声仿佛是第二个展开部,这是一段主题A的大变奏。先是欢乐驰骋的最急板,激情冲破了藩篱;中间简洁和声上的旋律又像天使纯洁的歌声;最后回到最急板,以增强的力度和速度宏伟地结束。

==========
贝多芬《弗拉尼茨基舞曲主题变奏曲》WoO 71,作于1796年,以弗拉尼茨基的芭蕾舞剧《森林精灵》 中的《俄罗斯舞曲》为主题而作。主题为A大调,2/4拍,小快板,接着是十二段变奏及尾声。

==========
贝多芬《c小调三十二段变奏曲》WoO 80,作于1806-1807年间,主题非常短小,是一段体的小快板,仅八个小节,并有着巴洛克式的恰空舞曲风格,完整而强韧的上下旋律线,潜藏著惊人的张力与发展力。开头3个变奏由含分散和弦的十六分分音符音群构成,在第四、五变奏速度变化后,第六变奏以三连音型给人印象深刻。接下的3段变奏,以十六分分音符的分散和弦作基础,第十变奏左手奏出强劲音群,至十一变奏达到第一顶点。十六变奏达到第二顶点。自十九变奏至二十一变奏,以六连音音群为基础,二十二变奏以八度赋格达到第二顶点。第二十三至二十五变奏变得非常轻快,到二十九变奏两手逆行,达到第四顶点,第三十变奏是半音阶进古的圣咏风格,有间奏意味,至二十二变奏,分散和弦支持音阶性音群,达到最高顶点。

==========
韦伯《降A大调第二钢琴奏鸣曲》作品39(J.199),作于1816年。

第一乐章,中速的快板,降A大调,12/8拍,奏鸣曲式。非常圆滑的、朝气蓬勃的。在低音部震音的持续音中,如歌的第一主题奏出。第二主题在降E大调上呈示,有两个主要乐句构成,其第一乐句在具有特色的律动中悄悄奏出,之后是c小调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低音旋律,第二乐句仍在降E大调,是跳跃的非常轻松快活的十六分音符。展开部以第一主题的第二个乐句开始,之后是f小调的柔和的新旋律在细腻的伴奏中奏出,随即音乐变成F大调的第二主题第一乐句,音乐更加热情的让人倍感兴奋地进入高潮。再现部是呈示部的变化再现。

第二乐章,行板,c小调,2/4拍,回旋曲式。这是全曲中最富有管弦乐色彩的乐章。开始是在单纯的和声伴奏声中奏出无词歌似的主题。当主题加入推进性的对位法而反复时,渐渐充满热情的气氛。第一插部主题用了多次的调性转换及力度的变化,当乐曲缓缓减弱时,主题又以c小调出现。之后是插部主题进入,将音乐再次推向高潮,乐章在C大调上结束。

第三乐章,甚急板,降A大调,3/4拍,三部曲式。此乐章虽然以小步舞曲形式写成,但速度非常快,以两小节为一单位,因此很象狂想曲式的谐谑曲。主题是令人有一种奇妙感觉的乐句,之后是很粗犷的进行。中段在降D大调出现,充满浪漫气氛。中段之后是第一段的再现。

第四乐章,回旋曲,非常优雅的中板,降A大调,2/4拍。主题在印象深刻的半音阶中轻快又华丽地呈示,之后是右手在左手十六分音符音阶式的音群上奏出柔和的主题旋律。第一插部主题以热情而辉煌的降E大调呈现。第二插部主题以断奏强奏出降D大调的旋律,并逐渐变得华丽而优美。主要主题与插部主题经穿插出现后,主要主题在结尾中再度展示其美妙的旋律,速度降低,全曲在浪漫的气氛中结束。

专辑曲目:
01. Beethoven / Piano Sonata No.21 in C major Op.53 'Waldstein' - 1. Allegro con brio
02. Beethoven / Piano Sonata No.21 in C major Op.53 'Waldstein' - 2. Introduzione: Adagio molto - attacca
03. Beethoven / Piano Sonata No.21 in C major Op.53 'Waldstein' - 3. Rondo: Allegretto moderato
04. Beethoven / 12 Variations on the Russian Dance from Paul Wranitzky's ballet Das Waldmadchen in A major WoO 71
05. Beethoven / 32 Variations on an Original Theme in c minor WoO 80
06. Weber / Piano Sonata No.2 in A flat major Op.39 - 1. Allegro moderato con spirito ed assai legato
07. Weber / Piano Sonata No.2 in A flat major Op.39 - 2. Andante
08. Weber / Piano Sonata No.2 in A flat major Op.39 - 3. Menuetto capriccioso: Presto assai - Trio
09. Weber / Piano Sonata No.2 in A flat major Op.39 - 4. Rondo: Moderato e molto grazioso



**** Hidden Message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B 【现场录音】吉列尔斯《贝多芬、韦伯 - 钢琴奏鸣曲》 2009 [FLAC+CUE整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