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打计算机 发表于 2024-6-5 08:42:50

B 【现场录音】哈农库特《斯美塔那 - 我的祖国》2CD. 2003 [FLAC+CUE整轨]











【现场录音】哈农库特《斯美塔那 - 我的祖国》2CD. 2003

专辑名称:Smetana - My Fatherland
演奏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
指挥:尼古拉斯·哈农库特(Nikolaus Harnoncourt)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管弦乐
录音时间:2001.11.3-7、维也纳
发行公司:BMG、RCA
唱片版本:欧洲版
唱片编号:82876 54331 2


专辑介绍:
这张双CD专辑是哈农库特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斯美塔那《我的祖国》,2001年11月在维也纳的现场演出录音。这是奥地利籍指挥大师哈农库特加盟BMG唱片集团的第一个录音计划。哈农库特、维也纳爱乐乐团、斯美塔那最具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作品,可说是集“天时、地利、人合”的超级完美组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奥地利(尤其是维也纳)的文化底蕴跟捷克有着共通之处,因而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捷克作品时总不会跑得太偏。哈农库特的经典之处在于,他用室内乐的思维将音乐剖析得细致入微,精确的呼吸使得音乐速度虽慢,但却不显得空洞。

============
交响诗组曲《我的祖国》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纳一首著名的作品,于1879年完成,历时五年之久。他把全部心血倾注于这部规模宏大、构思精细、无比魅力而充满诗意的作品中。1874他开始患耳疾,1882年11月5日,当作品第一次公演时,他已经听不见任何声音了。交响诗共六个乐章,每个乐章可作为独立的标题交响诗演奏,也可整体联起来演奏。
      
第一乐章《维谢赫拉德》。“维谢赫拉德”是捷克一座城堡的名字,他象征着捷克人民光荣斗争的历史。整个乐章具有纪念的礼赞的性质,犹如全部套曲的庄严宏伟的序幕。全曲开始,在竖琴的引导于陪伴下,乐队以徐缓的速度奏出:“维谢赫拉德”宽阔肃穆的主题音乐。主题经过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的演奏逐渐扩展并达到强大的高潮。继而转入戏剧性的对比,音乐描绘了中世纪骑士们格斗的场景。之后,庄严的“维谢赫拉德”的主题再度出现并逐渐减弱最后结束在竖琴的音响中。

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沃尔塔瓦河是流经捷克一条大河,被捷克民族称为“母亲河”。这是一首充满魅力的抒情诗般的交响音乐,也是斯美塔那所作的最为宜于人们接受的作品。1874年首次公演就受到公众的热烈欢迎。这首富有感染力的、流畅自然的e小调旋律在全曲中起着主导的统一的作用。而森林狩猎的音乐乡间婚礼的民间波尔卡与主题音乐有机的结合。乐曲最后转为E大调,显示了沃尔塔瓦河流向布拉格的更加壮阔于气势雄伟。《沃尔塔瓦河》经常作为单曲单独演奏。

第三乐章《莎尔卡》这首交响诗取材于民间传说,全曲构思而紧凑。先后出现几段不同场景的音乐如描写武士们坠入情网的优美旋律、武士残酷战斗的音乐。最后沙尔卡主题再度出现并结束了这一乐章。

第四乐章《捷克的田野和森林》这是一首描绘捷克大地的风光的交响诗。乐曲开始是广阔庄严的前奏,人们可以从中领略到捷克大地之美。然后,是捷克民间舞曲,欢快明朗的音调由弱到强,表现了在田野与森林自由生活与劳动的捷克人民自信的情绪,他们是捷克大地的主人,也是本章讴歌中心。

第五乐章《塔波尔》“塔波尔”是中世纪的捷克胡斯教徒战争时期为捷克的自由和反抗异族压迫的坚强堡垒。这一乐段曲在于这一史实,并在乐曲中采用了胡斯运动时的歌曲《上帝的战士,你们都是谁》使音乐具有历史色彩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全曲的旋律音调坚定而果断。节奏密集、声响强大,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第六乐章《布朗尼克》“布朗尼克”是布拉格附近一座山脉的名字。胡斯运动时,英勇的战士们在这里运动并壮烈牺牲于此。乐曲开始为胡斯歌曲的曲调,描写了胡斯的英雄战士们在布朗尼克山地行军的场景;然后出现山峦牧场的画面,仿佛胡斯战士们渐渐隐没;最后,乐曲描绘了他们为祖国自由英勇战斗的场面。尾声十分壮丽和雄伟。“维谢赫拉德”的主题再度出现,同胡斯歌曲的音调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人民必胜的坚强而乐观的信念。

专辑曲目:
cd1
01. Vysehrad
02. Vltava (The Moldau)
03. Sarka

cd2
01. From Bohemia's Fields And Groves
02. Tabor
03. Blanik



**** Hidden Message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B 【现场录音】哈农库特《斯美塔那 - 我的祖国》2CD. 2003 [FLAC+CUE整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