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xmif 发表于 6 天前

B 【古典音乐】契达申科《肖斯塔科维奇 - 第十三交响曲》 2005 [FLAC+CUE/整轨]










**** Hidden Message *****






【古典音乐】契达申科《肖斯塔科维奇 - 第十三交响曲》 2005

专辑名称:Shostakovich - Symphony No.13
歌唱家:Arutjun Kotchinian(男低音)
合唱团:布拉格爱乐合唱团
演奏乐团:科隆古泽尼希管弦乐团(科隆爱乐乐团)
指挥:迪米特杰·契达申科(Dmitrij Kitajenko)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交响乐
发行时间:2005
发行公司:Capriccio
唱片版本:德国版SACD
唱片编号:71038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契达申科指挥科隆古泽尼希管弦乐团与布拉格爱乐合唱团,演奏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三交响曲》。

=============
《降b小调第十三交响曲》作品113,为男低音、男低音合唱团与乐团而作,完成于1962年。此曲以娘子谷大屠杀事件为题裁,并选取俄国诗人叶甫根尼·叶夫图申科于1961年为巴比雅尔所创作的诗篇作为交响曲的歌词部分。因此这部交响曲也冠以标题为“巴比雅尔”。

作为“革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当肖斯塔科维奇完成了《第十二交响曲》并作首演后,便立即动笔开始创作另一部交响曲。他曾向作曲家杰尼索夫和评论家科高夫分别提及过他对任何形式的反犹太主义行为都极为憎恨,因此,犹太人的惨况和苏共之间的联系,就因叶夫图申科的诗篇而串联起来。再加上叶夫图申科的诗篇出版后未有惹来官方的批评或禁制,肖斯塔科维奇看准了时机,便从诗集中抽出了部分内容来加进在新的交响曲当中。

苏联当时虽由较开明的赫鲁晓夫掌政,但苏军和德军于二战时期先结盟后决裂的暧昩关系,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官方的禁忌。上一任苏共总书记斯大林更曾声称在苏联境内从没有发生过种族灭绝的事件。同时,所有跟犹太屠杀相关的内容,当时都被禁止刊载及出版。叶夫图申科的诗集,最先是在一份文化周报“Literaturnaya Gazeta”中最先被刊载的。苏联出版界在斯大林时期后如雨后春笋,数之不尽的新刊物形浑而生,而苏共政府亦不像斯大林时期般,对每一份出版都作出审查,所以总会有少部分漏网之鱼,能在审查系统之下成功脱逃。

曾遭苏共两次公开谴责的肖斯塔科维奇,就是要借此曲,再一次测试官方对文化创作的底线。他自二战起已对犹太音乐和其音调产生兴趣(或许是受当年他一位于战争中死去的犹太裔学生弗莱施曼所影响),战后开始,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都加入了犹太音乐元素(当中以作品79的《犹太民歌诗集》最为明显),而这部交响曲则是另一部犹太意识极明显的作品。

然而,这一部作品为肖斯塔科维奇带来了不少麻烦。他于1962年3月27日完成了第一乐章的初稿,他的创作意念已被传达至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对如此的题裁显然甚不满意,觉得肖斯塔科维奇把犹太人的重要性放得比俄罗斯人还要高,既不合国情,也触及了国家可以容忍的限度。亲政府的宣传机器再一次运作。所有和首演有关的音乐家都被各种形式的游说要求退出演出。结果,一直为他作品作首演的穆拉文斯基拒绝担任指挥,令两人多年的合作关系破裂。其次,原首演独唱及第一后备独唱也先后辞演,后备指挥基里尔·康德拉辛一度曾想过辞演,但最后被肖斯塔科维奇所拒绝,他退而私下作出了一些演出上的改动,包括临时把第一乐章抽掉。

及后在1963年1月15日的另一场演出,叶夫图申科将原本部分的歌词修改,以符合官方的要求,肖斯塔科维奇也作出了配合。可是,作品再经过数次公演后,便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禁演期(其实官方并没有下达禁演令,可是乐团却不愿冒这个风险,纷纷都婉拒了这作品的演出)。

第一乐章,娘子谷,慢板,降B小调。娘子谷是纳粹屠杀了数十万犹太人及乌克兰人,在乌克兰境内的地名。第 一主题为阴郁的娘子谷上题,它犹如沉重的脚步声,合唱歌词为:“娘于谷没有纪念碑,只有墓碑竖立在那里。我是多么的恐惧,今天我已年老,就像犹太民族的悲哀。”独唱者:“我现在站在信赖友爱的泉边,这里有俄罗斯及乌克兰的人们,长眠在与犹太人一样的土坑里。”第二主题以快一倍的速度表现法西斯残酷的狂热。合唱:“血流出来,蔓延到床上,酒店的伙计们挣扎着团团转,沃特加酒与葱味是那样辛酸。”独唱者向残酷的合唱者哀求,合唱者喊:“杀死犹太佬,拯救俄罗斯。”第一主题返回,独唱者唱怀念俄罗斯民族的旋律:“俄罗斯是属于世界的,污秽的手沾污了你的名字,卑劣的反犹太主义者就是无耻的名字。”第三主题,独唱者唱《安妮日记》中安妮·弗朗克的纯洁。合唱团反复唱:“是来这里吗?”、“是在砸门吗?”达到恐怖极点。然后似乎是再现部,回到“娘子谷”第一主题”的再现而进人终结部,独唱、合唱形成控诉。

第二乐章,幽默,小快板,C大调。歌词表现“何统治者都不能统治幽默,无论是命令、收买或死刑,只有幽默让你无可奈何。把幽默当作政治犯,关进单人牢房,它就会立即逃出,不要一兵一卒,随着歌声攻人宫殿,惟有幽默才有光荣”。

第三乐章,在商店,慢板,e小调。这是对苏联女性的赞歌,歌词由表现“我就在长长走向付款的行列中,当我接近她们,那些女孩的呼吸,使我越来越感到暖和。她们在静静等待.是家里可爱的女神”。主要主题经反复后,独唱合唱交互进行,最后是愤怒地:“以金钱欺骗小姐是耻辱,以数量欺骗小姐是罪恶。”

第四乐章,恐怖,最缓板。合唱:“恐怖的是要在俄罗斯死亡,像过去的岁月一般,站在教堂门口张望,老乞丐只渴望得到一碗饭。”“今天这已成为过去,现在想起来心有余悸。怕有人暗中告密,怕有人暗中叩门,而外国人又有什么恐怖,对妻子谈的什么恐怖?”第一乐章的主题一一回顾后,“恐惧的是要在俄罗斯死亡”歌词重现。独唱者唱:“当我在写这首诗中,一心尽力,但心中充满了恐惧。”

第五乐章,事业,小快板,降B大调。长笛二重奏奏主题,它与抒情和幽默的两个副主题共同构成回旋主题,前四个乐章的各因素变形重现后,在“我确信他们似神圣的信念,他们的信念是我的勇气,找把没出息当成自己的出息”中结束。

专辑曲目:
01. Symphony No.13 in b flat minor Op.113 - 1. Adagio: Babi Yar
02. Symphony No.13 in b flat minor Op.113 - 2. Allegretto: Humor
03. Symphony No.13 in b flat minor Op.113 - 3. Adagio: In The Store
04. Symphony No.13 in b flat minor Op.113 - 4. Largo: Fears
05. Symphony No.13 in b flat minor Op.113 - 5. Allegretto: A Caree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B 【古典音乐】契达申科《肖斯塔科维奇 - 第十三交响曲》 2005 [FLAC+CUE/整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