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xmif 发表于 6 天前

C 【古典音乐】佐尔坦·科奇什《德彪西 - 钢琴独奏作品》 1984 [FLAC+CUE/整轨]









**** Hidden Message *****



【古典音乐】佐尔坦·科奇什《德彪西 - 钢琴独奏作品》 1984

专辑名称:Debussy - Piano Works
演奏家:佐尔坦·科奇什(Zoltan Kocsis)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钢琴
录音时间:1983.9、伦敦
发行公司:Philips
唱片版本:西德版
唱片编号:412 118-2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匈牙利钢琴家佐尔坦·科奇什演奏德彪西的四部钢琴独奏作品。科奇什对节奏有极强的把握能力,他的演奏有一种清新的感觉,其中音粒的效果和节奏跳跃的效果尤为迷人。

===========
《贝加马斯克组曲》作于1890年。“贝加马斯克”是形容词,指的是“18世纪宫廷的事务”。这部组曲共8行4首曲子,依序是《前奏曲》、《小步舞曲》、《月光》和采用法国传统曲音调注入崭新气息的《巴瑟比舞曲》。其中的第三曲《月光》令德彪西名满天下,在宁静温柔的乐声中,仿佛能见到月光在湖面上荡漾,而那流动的瑟音,则带领着听众轻轻悠游。这个曼妙的乐音,至今还令无数的人们着迷不已,不但是印象音乐中精湛的作品,更是流行文化媒体的爱用配乐。

《月光》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段,降D大调,速度徐缓而富于表情,描绘月夜幽静景色给人产生的印象。

第二段,先转到E大调上,后来又回到降D大调。右手是一些短小的乐句,左手是分解和弦,好似描写一阵阵轻风,轻轻地摇动着树枝,稀疏的树叶发出沙沙响声,这一段与第二、三段宁静的气氛形成对比,给人以动的感觉。

第三段基本上是第一段的再现,但音型上有些变化。乐曲最终是一段尾声,宁静的曲调和分解和弦,把月光下缥缈如梦的意境描绘得更富有诗歌意。乐曲一开始在行板速度由上呈现的乐思温和而幽静。一组组上行的琶音仿佛是短而小的笔触在画布上一点点铺叠、延伸,月光好象碎掉的白金一般洒满整个画布,琶音衬托着浮动着的主旋律,这一委婉的旋律,轻轻波动、缓缓起伏,描绘了月夜特有的诗情画意。接着,在一串和弦的晃动下。月光开始在混合的夜色中颤动。随着琶音的加快,踏板的重叠。音响的混合越来越模糊,形成了“一片色彩班驳、扑朔迷离的意境和音响”上声部轻轻奏出歌唱性的“月光曲”.随后,速度稍稍加快。流动的琶音如同月光荡漾,流畅而舒展。在琶音衬托下,上声部旋律越来越明朗,着意描绘了溶溶的月色。最后。再现开头的乐思,以分解和弦织成的柔美结尾终曲。

==========
《被遗忘的意象集》作于1894年,题献给伊凡娜·雷罗尔小姐。这是德彪西在进行歌剧《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和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的创作之时开始构思创作的,是最早完成的一部“意象集”,同样是由三首曲子组成,但均无标题,仅标以相应文字介绍。作品在当时并没有发表,其中第二首经修改后成为1901年发表的钢琴组曲《为钢琴而作》中的第二首“萨拉班德舞曲”,第三首中的某些片断被用于1903年发表的钢琴组曲《版画》第三首“雨中花园”中。乐谱于1877年方出版,并命名为《被遗忘的意象集》。

一、伤感而甜美的慢板,升f小调,3/4拍。宛如一首前奏曲,和声变化精细,带着梦幻般的色彩。

二、萨拉班德舞曲,升c小调,3/4拍。这是庄重、优雅和缓慢的古风素描,宛如是对卢浮宫内的远古雕塑、绘画、美术工艺等艺术品的沉思和回想,因而又可称之为“罗浮宫的回忆”。这是《为钢琴而作》中的第二首“萨拉班德舞曲”的最初版本。

三、根据歌曲“我们不再去树林”片断而作,F大调,4/4拍,非常活泼的。根据德彪西的歌曲“我们不再去树林”中的片断作成。其中某些片断被用于随后创作的钢琴组曲《版画》第三首“雨中花园”中。

==========
《为钢琴而作》组曲,作于1901年1-4月。在德彪西的创作进程中,一直被认为是一部关键性的作品。其中有不少是华托和魏伦的《华丽节日》世界中的精神,形式上回到了“古钢琴家”的世界,处理时,古典的观点则占有上风,显然,这在德彪西的印象主义的乐曲中就不是那样显著的。同事,作为德彪西式的主要方面的和声寓言,在运用键盘乐曲来显示其中所具有的任一因素,《为钢琴而作》是第一部作品,如:不协和和弦不仅不予解决,而且可以在音程不变的情况下作连续进行;全音音阶,无声音阶以及随意性的音阶都被采用了,并且还接触到双关调性的手法。由三首作品组成。

一、《前奏曲》开始的主题是优美的,只有阴暗色彩的a小调迅即在第2小节中表现了出来,这里运用了一种动人的、向上滑动的半音音阶进行,使人回忆起《华丽节日》第一组中《傀儡》歌曲所进行的伴奏。作为一种伴奏形式在体现德彪西式的托卡塔风格方面,这首《前奏曲》是作得十分充分的。令人惊异的是这首《前奏曲》的构成形式与古典的奏鸣曲颇为类似,它以美妙宽广的旋律从第6小节开始,继续以主音调弹奏第二主题部分,同时参照一开始的地方以大跳的连续和弦在第4页上构成了一个小尾声直到呈示部。全音音阶化的进行在该页的下方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这里上行的模进有少许迹象标明它们可能是来自格里格之手。这一乐段,右手部分所运用的精致的三连音,尽管可以推溯到“加美隆”的声音,但还是带来了幻想曲,假面舞会的乐声。在第7页的下半页,安排了一段美妙而易于返回到经过修饰的再现部。《前奏曲》以十分类似竖琴的华彩手法,运用调试上的和各种全音音阶在交替进行中作为结束。

二、庄重的《萨拉班德舞曲》在设计上也颇具规模,乐句结构同样是有规律的。一系列的连续七度和九度和弦进行,暗示着来源于萨蒂于1887年创作的《萨拉班德舞曲》。德彪西的这首富有变化的舞曲,确实是具有古代风貌的作品。

三、辉煌的《托卡塔》至今还是德彪西的最有钢琴艺术价值的珍品。中间乐段的切分节奏结合优美的右手琶音进行,虽不属违禁,但预示着德彪西在他当代的众多钢琴家们中,很快会被成为最富有艺术才华的作曲家。这首《托卡塔》象它的同类作品一样,形式与结构是清晰的,和声更富有情趣。作品中大多是自然音阶,但各种调式因素总是相继拥入,五声音阶除在第3小节有过片断的出现以外,其他似无进展。

==========
《版画集》作于1903年,正是德彪西创作精力旺盛的时期,由《塔》、《格拉纳达之夜》、《雨中花园》三首以不同国家地区作为背景的乐曲组成。这部作品是被看作是印象主义流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品,德彪西在作品中用很多之前从未有过的手法,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使之具备了典型的印象主义特征,这种大胆的创新和独特思维呈现出的奇特的艺术效果,奠定了德彪西在印象派钢琴音乐中的地位,为后来的钢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塔》描绘的是德彪西印象中的一座东方古塔。自从德彪西在巴黎博览会上接触到了东方音乐之后,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首作品就是缘此创作的,全部用五声调式写成,用音色模拟出钟声,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感觉。但是这种模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次都出现在不同的八度中,钟声的变化,来衬托整个“塔”的变化,勾勒出不同轮廓和不同色彩的东方韵味之塔。

二、《格林纳达之夜》描写是一部晚间的舞会,这是一首西班牙小品,但是德彪西并没有亲自参加这场晚会,甚至连西班牙都没有去过,仅凭想象就写成了这首西班牙风格的作品。西班牙本土的作曲大师都称赞:“每一个细节都是地道的西班牙味道”,可见德彪西的创作功力之深。先是用错综复杂的节奏,来衬托舞会开始前的纷杂和人们无精打采的精神,然后这些和弦转为了升C上方的持续音,预示着晚会的正式开始。在邻近结束的时候,有模仿出吉他拨弦的声音,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了夏日的微风,看到了天上闪烁的星星。出现了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幻想效果。

三、《雨中花园》描绘的是一个小女孩坐在窗前,观看花园中下雨的情形,题材本身就是一个主体(小女孩)随着客体(花园、雨)不断发生情感变化的过程。德彪西用他的印象音乐,让我们分不清自己是听众,是音乐创作者还是作品中的小女孩,虚实之间,物我两忘。雨刚开始下时并不大,我们的音响也是弱的,作者用连续的十六分音符描写淅淅沥沥的雨滴,低音部的持续音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然后是一次由小调向大调的调式变化,让我们都要以为这场雨下不大,就要雨过天晴了,却不知这只是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的一次假象。随着雨势的变大,音响也越来越大,有时是狂风呼啸,有时是电闪雷鸣。作者用紧促的三连音来表现,同时乐曲也逐渐向高潮推进。直到第64小结过后,右手断奏的音符和乐句在三连音的伴奏下在力度和速度上都有所减弱,预示着雨就要听了,雨后的空气也是清新怡人。到了第100小节,用“PP”演奏的长琶音,告诉我们云雾被拨开,晴朗的天逐渐从云层后面探了出了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沉醉于音乐中,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听众还是小女孩还是德彪西,完全和音乐融为一体,得到了全新的意境审美体验。

专辑曲目:
01. Suite bergamasque - 1. Prelude
02. Suite bergamasque - 2. Menuet
03. Suite bergamasque - 3. Clair de lune
04. Suite bergamasque - 4. Passepied
05. Images - Lent (melancolique et doux)
06. Images - Souvenir du Louvre (Sarabande)
07. Images - Quelques aspects de 'Nous n'irons plus au bois' parce qu'il fait un temps insupportable
08. Pour le piano - 1. Prelude
09. Pour le piano - 2. Sarabande
10. Pour le piano - 3. Toccata
11. Estampes L.100 No.1 - Pagodes
12. Estampes L.100 No.2 - Soiree dans Grenade
13. Estampes L.100 No.3 - Jardins sous la plut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C 【古典音乐】佐尔坦·科奇什《德彪西 - 钢琴独奏作品》 1984 [FLAC+CUE/整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