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打计算机 发表于 2024-6-29 14:48:27

B 【古典音乐】伯姆《莫扎特 - 交响协奏曲K.364、K.297b》 1966 [FLAC+CUE/整轨]












**** Hidden Message *****



【古典音乐】伯姆《莫扎特 - 交响协奏曲K.364、K.297b》 1966

专辑名称:Mozart - Sinfonie Concertanti
演奏乐团:柏林爱乐乐团
指挥:Karl Bohm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管弦乐
录音时间:1966
发行公司:DGG
唱片版本:欧洲版
唱片编号:474 424-2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卡尔·伯姆指挥柏林爱乐乐团,与几位小提琴、中提琴、双簧管、单簧管、巴松管独奏家合作,演奏莫扎特的两部《交响协奏曲》。

莫扎特这两部《交响协奏曲》的地位不亚于他的交响曲。为小提琴、中提琴和乐队所作《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K.364,却是莫扎特最为美妙、最为伟大的作品之一。伯姆诠释的莫扎特总是保持了高水准,一如他的莫扎特交响曲全集、歌剧等等。诠释细腻、速度端庄、音色平衡,使人感受出一种心心相印的默契感觉。

=============================
《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K.364,大约在1779年秋天完成于萨尔茨堡。这部作品全面地反映出他过去的成就与未来的风格特点。天才的莫扎特大大地扩充了独奏乐器与乐队形式之间的协调关系。独奏乐器小提琴与中提琴在交响乐中似乎高耸于乐队其他乐器之上,然而它们与整个乐队却是血肉相连。乐队和独奏乐器彼此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平等的伙伴。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第一呈示部的结尾,其中独奏小提琴和中提琴极为自然而和谐地从众多乐器中脱颖而出,或者不如说,独奏正是从众多乐器中“诞生”出来。就乐队本身而言,全奏插部乃是交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独奏演奏经过句时,全乐队的进入在这里也是极为重要的。

在这首交响协奏曲中,中提琴作为独奏声部的应用,在那个时代的音乐会中,是非同寻常和令人惊叹的。在18世纪,中提琴还不是广泛应用的独奏乐器。莫扎特打破了传统,跳出了世俗对待中提琴的偏见,以当时独一无二的高水平作曲手法和对乐器本质的了解,绝妙地发挥了中提琴的表现性能。中提琴的独奏声部流畅自如,可以说极为精美。从运用多种多样的技术手段和手法这一点来看,在这首乐曲中,中提琴与小提琴声部达到了完全平衡。想必作曲家已预先构想中提琴独奏声部由他本人亲自演奏了。

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音乐雄伟而庄严,尤其是在管弦乐的呈示部,占优势的是明快的形象。独奏的进入是从新的主题开始的,但它与前奏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更突出了其主题形象的特点。该主题由小提琴和中提琴相间八度奏出,它们合成的音色在此能让人感觉到弦乐器特殊的美妙。副部特别优雅。它最初由小提琴、而后由中提琴奏出。接下去是在模仿的叙述过程中它们彼此之间的竟争,然后汇合成二重奏。

在莫扎特时代,按照传统的惯例,器乐协奏曲的华彩乐段应由演奏者来写。他们在华彩中最主要的是要显示出自己的高超技艺。因此这种华彩往往与作品的特点和风格不相符合。也许是因为这一缘故,莫扎特打破了惯例,自己为《交响协奏曲》的第一、第二乐章写了华彩乐段。这两段华彩写得很精彩。它们简洁而极富表现力。尤其是第一乐章华彩末尾的乐句最为精彩,其中的小提琴和中提琴在十度音程上演奏旋律。

第二乐章,行板,音乐满怀矜持的高雅抒情气息,崇高而朴实无华。有一种看法:在交响乐作品问世前一年,作曲家母亲去世,这个乐章就是为他母亲写的独具一格的安魂曲。独奏乐器在这里占首要地位、而乐队的作用削减到基本上只是伴奏。主题贯穿着如歌的音调,它从容不迫、逐渐宽广地展开。开始时是忧伤的陈述,随着旋律发展直至转调,随后主题变得激动而有些紧张,从而逐渐明朗起来。

如果在第一乐章中,小提琴和中提琴的独奏基本上是相互竟争,那么在这乐章里,它们彼此之间是在交谈。正如阿尔弗莱·爱因斯坦所说:“中提琴回答小提琴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曲,把我们带进了最温柔的降E大调,这时候揭示了一种最隐秘的情感。”在两种乐器独奏的华彩乐段中,以呈示部的因素为基础,再现了本乐章开始时的如歌的主题动机,使悲怆的音调更加动人。

第三乐章,明快欢乐的急板。这是欢快的和无忧无虑的第一乐章继续发展,但此处已经是一个发展中的新阶段。音乐学家康斯坦丁·萨克瓦的评论是:“听起来就好像民间舞蹈转动起来的旋风,把狂欢节假面舞会带动得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似乎除了抑制不住的欢笑,安然的欣喜,开心的滑稽表演之外一切都不存在了似的。”

====================================
《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K297b,作于1777至1779年访问巴黎时期。他在信中称完成了一首“时下流行风格的交响协奏曲”,有独奏长笛、双簧管、大管和圆号。但手稿被经纪人弄丢,直到一个世纪后才有一份可疑的乐谱出现,字迹不是作曲家本人的,独奏乐器也不是他信中所说的几件,把长笛换成了单簧管。因此,这部作品作者究竟何人,至今存疑。此曲总长约半小时。当时,莫扎特的协奏曲和交响曲都鲜有这个长度。

第一乐章,主题共呈现三次,四位独奏多数时候互相交织,在乐队的背景之上形成一组重奏。展开部的音乐虽然比较平静,但情绪非常丰富。再现部之后,有一个完全写定的华彩,和题献给叶纳梅小姐的《第九钢琴协奏曲,K271》一样。(当时的协奏曲,华彩段常由独奏者即兴发挥。)

第二乐章标为柔板,但按“时下流行的风格”,更可能是稍快些的行板。

第三乐章是一首活泼的变奏曲,乐队基本只在独奏轮番亮相的间歇起到连接作用。全由轻松、愉悦,音响丰富,炫技与抒情并重,令人难以相信它再可能是伪作。

专辑曲目:
01. Sinfonia Concertante in Eb Major for Violin, Viola and Orchestra KV 364 - Allegro Maestoso   
02. Sinfonia Concertante in Eb Major for Violin, Viola and Orchestra KV 364 - Andante   
03. Sinfonia Concertante in Eb Major for Violin, Viola and Orchestra KV 364 - Presto   
04. Sinfonia Concertante in Eb Major for Oboe, Clarinet, Horn, Bassoon & Orchestra KV 297b - Allegro   
05. Sinfonia Concertante in Eb Major for Oboe, Clarinet, Horn, Bassoon & Orchestra KV 297b - Adagio   
06. Sinfonia Concertante in Eb Major for Oboe, Clarinet, Horn, Bassoon & Orchestra KV 297b - Andantino convariazioni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B 【古典音乐】伯姆《莫扎特 - 交响协奏曲K.364、K.297b》 1966 [FLAC+CUE/整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