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蚂蚁飞起来 发表于 2024-7-10 15:28:53

C 【小涅高兹选集】(第十辑)《1965年、1969年音乐会》 1999 [FLAC+CUE/整轨]








**** Hidden Message *****




【小涅高兹选集】(第十辑)《1965年、1969年音乐会》 1999

专辑名称:Recitals from 1965 & 1969
演奏家:斯塔尼斯拉夫·涅高兹(Stanislav Neuhaus)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钢琴
录音时间:1965.11.25、1969.6.10、莫斯科音乐学院大音乐厅
发行公司:Nippon Columbia、Denon
唱片版本:日本天龙版
唱片编号:COCQ-83244/45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收录了钢琴家斯塔尼斯拉夫·涅高兹(小涅高兹)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的两场独奏音乐会现场录音:1、1965年11月25日,曲目包括莫扎特《第八钢琴奏鸣曲》、普罗科菲耶夫《第八钢琴奏鸣曲》、德彪西《版画集》、肖邦《幻想曲》、《谐谑曲》、《圆舞曲》、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2、1969年6月10日,曲目包括斯克里亚宾《第二钢琴奏鸣曲》、《两首为左手而作的小品》、《第四钢琴奏鸣曲》、《练习曲》、《第九钢琴奏鸣曲》。

============
莫扎特《a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K310,作于1778年。这部奏鸣曲充溢着悲剧性的情绪,忧郁伤感之中含有昂扬的激情,结构与内容更为充实完美,全面表达了莫扎特的内心感受。在莫扎特为数不多的小调性作品之中,这部奏鸣曲以“微含凄凉的光泽”成为一部独特佳作。

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奏鸣曲式。呈示部第一主题如同绝望的音符在敲门,荒凉空寂,情绪激昂而紧张。第二主题节奏生动地快速推进,优美中隐藏着动荡不安。接着音乐持续川流不息地向前奔腾,力度逐渐增加,以坚定的第一主题动机结束了呈示部,双呈示部后进入展开部。展开部第一主题动机进行一系列的转调与强弱对比,复杂和激动的情绪微妙而丰富地变化着,洋溢着热切的倾诉。在一串半音阶上行乐句后,再现部开始。再现部变奏重现呈示部,灵活的乐句不断显现,调性统一至小调。最后以激越的强音结束。

第二乐章,有表情的如歌的行板,奏鸣曲式。呈示部第一主题明晰透亮,颗粒般的装饰音上下跃动,好似暂时从悲伤中解脱出来。第二主题以同音反复开始,伴随晶莹的颤音,精巧且富于柔性。随后的音乐情绪在从容之中稍有激荡,平息后结束呈示部,双呈示部后进入展开部。展开部先是平静气氛的延续,随即风云突变,逐渐强化的三连低音和不协和敲打音符使音乐蒙上了一丝灰色,凌乱的思绪与悲哀袭上心头。再现部开始,重现呈示部内容,优美的旋律中暗怀着隐隐伤感。最后静静地结束于美妙的乐思之中。

第三乐章,急板,三段曲式。第一段急速的主题使用附点节奏推进,这个节奏无休止地贯穿整个乐章。主题在发展过程中低音附点与高音慌张的音符相呼应,进一步强化紧迫阴暗的氛围。第二段附点音符转入大调,明朗亮丽,似乎来到梦中的美好世界,但只是昙花一现般闪过。第三段重现第一段,回到了冷酷的现实。最后以愤慨的强音结束。

============
普罗科菲耶夫《降B大调第八钢琴奏鸣曲》作品84,作为“战争奏鸣曲”的最后一部,既超越了前两部作品对战争以及相应形象的客观描写,又对前两部作品作了有力的总结和提升。著名的俄罗斯钢琴家李赫特曾评论这部作品是“普罗科菲耶夫所有奏鸣曲中最丰富的,他有复杂的内心生命和深刻的对立。有时它似乎静止不动,像是在听时代无情的进行。这首奏鸣曲沉重到有点难以控制,不过它是丰富的沉重,像是一颗硕果累累的大树”。此曲保持了较为传统的三乐章结构,第一乐章“优美的行板”为bB大调,第二乐章“梦想般的行板”、第三乐章“富有生气地”。在速度布局上,这部作品由行板开始,最后结束在快速的终曲上,打破了古典奏鸣曲的乐章速度关系,此外还加大了慢板乐章的比重。

第一乐章一改往日的呐喊与神经质地飞腾。音乐的多样性与紧张度超过了室内乐的幅度,这个乐章的音乐具有交响音乐的效果。主部共有三个旋律,以温柔忧郁且充满无限倦意的主题开始,调性的不断变化与徘徊刻画了内心的复杂与矛盾。其音响效果、情绪、音调的轮廓与歌剧《战争与和平》中那达莎的主题旋律类似。展开部以闹人的半音乐句开始。沸腾旺盛的精力在复杂的经过句中成熟起来,变得狂野。当一阵暴风雨平息后,主部主题的音乐听起来更加精美,经过句的迅速的旋风再度显示这部作品内含的巨大动力性。

第二乐章是如梦般的行板。迷人的旋律出现在小步舞曲的节奏中。音乐抒情,是过去的幻影。与第一乐章的情绪形成鲜明对比。叠部主题1-8小节,是bD大调的方整性主题A那梦幻般的迷人旋律在小步舞曲式节奏中以类似弦乐低音拨奏的特点陈述。传统三拍子斯拉夫舞曲的特征与抒情旋律混合,有一种神秘而奇特的美感。

第三乐章音乐形象多样化,出现了更多戏剧化的因素,如三连音经过句的迅速奔跑,有弹性的“塔兰泰拉”的节奏等。这个乐章是《第八奏鸣曲》中最具戏剧性的,三连音的急速奔跑与有弹性的塔兰台拉节奏充分展现了普氏年轻时期的创作风格,流畅的色彩变换、双音、大跳,尖锐与强烈的断奏以及托卡塔式的触键等钢琴演奏技巧在这里表现得颇为丰富。像常规奏鸣套曲那样选择了Vivace的速度,并回到主调bB大调中来,调性频繁转换是其最大的特征。曲式方面同时表现出了回旋奏鸣曲式的呈示与很强的循环原则。

============
德彪西《版画集》作于1903年,正是他创作精力旺盛的时期,由《塔》、《格拉纳达之夜》、《雨中花园》三首以不同国家地区作为背景的乐曲组成。这部作品是被看作是印象主义流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品,德彪西在作品中用很多之前从未有过的手法,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使之具备了典型的印象主义特征,这种大胆的创新和独特思维呈现出的奇特的艺术效果,奠定了德彪西在印象派钢琴音乐中的地位,为后来的钢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塔》描绘的是德彪西印象中的一座东方古塔。自从德彪西在巴黎博览会上接触到了东方音乐之后,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首作品就是缘此创作的,全部用五声调式写成,用音色模拟出钟声,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感觉。但是这种模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次都出现在不同的八度中,钟声的变化,来衬托整个“塔”的变化,勾勒出不同轮廓和不同色彩的东方韵味之塔。

《格林纳达之夜》描写是一部晚间的舞会,这是一首西班牙小品,但是德彪西并没有亲自参加这场晚会,甚至连西班牙都没有去过,仅凭想象就写成了这首西班牙风格的作品。西班牙本土的作曲大师都称赞:“每一个细节都是地道的西班牙味道”,可见德彪西的创作功力之深。先是用错综复杂的节奏,来衬托舞会开始前的纷杂和人们无精打采的精神,然后这些和弦转为了升C上方的持续音,预示着晚会的正式开始。在邻近结束的时候,有模仿出吉他拨弦的声音,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了夏日的微风,看到了天上闪烁的星星。出现了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幻想效果。

《雨中花园》描绘的是一个小女孩坐在窗前,观看花园中下雨的情形,题材本身就是一个主体(小女孩)随着客体(花园、雨)不断发生情感变化的过程。德彪西用他的印象音乐,让我们分不清自己是听众,是音乐创作者还是作品中的小女孩,虚实之间,物我两忘。雨刚开始下时并不大,我们的音响也是弱的,作者用连续的十六分音符描写淅淅沥沥的雨滴,低音部的持续音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然后是一次由小调向大调的调式变化,让我们都要以为这场雨下不大,就要雨过天晴了,却不知这只是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的一次假象。随着雨势的变大,音响也越来越大,有时是狂风呼啸,有时是电闪雷鸣。作者用紧促的三连音来表现,同时乐曲也逐渐向高潮推进。直到第64小结过后,右手断奏的音符和乐句在三连音的伴奏下在力度和速度上都有所减弱,预示着雨就要听了,雨后的空气也是清新怡人。到了第100小节,用“PP”演奏的长琶音,告诉我们云雾被拨开,晴朗的天逐渐从云层后面探了出了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沉醉于音乐中,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听众还是小女孩还是德彪西,完全和音乐融为一体,得到了全新的意境审美体验。

============
斯克里亚宾《升g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幻想奏鸣曲”》作品19,完成于1897年。根据他自己的说法,这部奏鸣曲写的是海洋:第一乐章所表达的形象是“南方的静夜”,“苍茫的、滚滚的大海”,“温柔的月色”;结尾的急板是“汹涌澎湃的、一望无际的海洋”。这是一部浪漫而又变幻莫测的作品,充分体现了斯克里亚宾当时的美学观念。

第一乐章,行板,升g小调,3/4拍,奏鸣曲式。呈示部第一主题体现出幻想意味,这个主题以B大调变形,甜美的第二主题也是B大调,与第一主题对比,在充分发挥钢琴技巧后结束呈示部。发展部转C大调,右手第二主题,左手第一主题,转g小调后为第一主题发展。再现部以E大调再现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的再现充分体现钢琴技巧,最后在第一主题变形中构成沉思的终结。作品中有细致的、如水晶般的段落,和声风格统一,但已经流露出一丝飘忽不定的感觉。

第二乐章,急板,3/2拍,自由的奏鸣曲式。这个乐章有如火一般的激情、像大海的膨湃,与前一个乐章形成强烈的反差。第一主题有快速的经过句风格,经各种转调反复后移至第二主题,降E小调。从降b小调而进入发展部,第二主题经C大调、降b小调、升c小调、E大调、升g小调变化而进入再现部。再现部以第一主题始,第二主题以升g小调发展至高潮。结束于升g小调和弦。

============
斯克里亚宾《两首为左手而作的小品》作品9,为左手独奏而作,作于1894年。斯克里亚宾在1891年因过度练琴使得自己的右手严重受损(当时他在苦练巴拉基列夫的《伊斯拉美》和李斯特的《唐璜的回忆》),但他仍没有放弃作为钢琴家的梦想,从此把练习重心转移到左手上,因此他的左手技巧得到了质的飞跃,被人称为“左手的哈萨克”。这些也充分反映在他随后的钢琴作品中。这两首作品虽是为左手独奏而作,但其效果听起来跟两只手演奏相差无几。同时它们均带有浓郁的肖邦风格,是以抒情为主的浪漫主义作品。

============
斯克里亚宾《第九钢琴奏鸣曲“黑色弥撒”》作品68,作于1913年。单乐章,自由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以神秘音响为主要素,反复两次后,经分散和弦的经过部,第二主题在内声部出现,以第二主题的后半部为呈示部小结尾。发展部以发展第…主题的第一、三个动机始,着力于第二主题发展。再现部为发展部再现后,极快板,第—主题主要动机浓缩为16分音符达到高潮后,第二主题显现,第一主题开头部分形成沉思的结尾。

专辑曲目:
cd1
01. Mozart / Piano Sonata No.8 in a minor KV310 - 1. Allegro maestoso
02. Mozart / Piano Sonata No.8 in a minor KV310 - 2. Andante cantabile con espressione
03. Mozart / Piano Sonata No.8 in a minor KV310 - 3. Presto
04. Prokofiev / Piano Sonata No.8 in B flat major Op.84 - 1. Andante dolce - Allegro moderato - Andante - Andante dolce come prima - Allegro
05. Prokofiev / Piano Sonata No.8 in B flat major Op.84 - 2. Andante sognando
06. Prokofiev / Piano Sonata No.8 in B flat major Op.84 - 3. Vivace - Allegro ben marcato - Andantino - Vivace
07. Debussy / Estampes Pagodes
08. Debussy / Estampes La soiree dans Grenade
09. Debussy / Estampes Jardins ous la pluic
10. Chopin / Fantaisie in f minor Op.49
11. Chopin / Scherzo No.2 in b flat minor Op.31
12. Chopin / Waltz in A flat major Op.42

cd2
01. Rachmaninov / Prelude in g minor Op.23 No.5
02. Scriabin / Piano Sonata No.2 in g sharp minor Op.19 'Sonate-fantaisie' - 1. Andante
03. Scriabin / Piano Sonata No.2 in g sharp minor Op.19 'Sonate-fantaisie' - 2. Presto
04. Scriabin / Piano Deux Morceaux for the left hand Op.9 No.1 Prelude in c sharp minor
05. Scriabin / Piano Deux Morceaux for the left hand Op.9 No.2 Nocturne in D flat major
06. Scriabin / Piano Sonata No.4 Op.30
07. Scriabin / Etude in f sharp minor Op.8 No.2
08. Srciabin / Etude in B major Op.8 No.4
09. Scriabin / Etude in E major Op.8 No.5
10. Scriabin / Etude in c sharp minor Op.42 No.5
11. Scriabin / Etude in b flat minor Op.8 No.11
12. Scriabin / Etude in d sharp minor Op.8 No.12
13. Scriabin /Piano Sonata No.9 Op.68
14. Scriabin / Fragilite Op.51 No.1
15. Scriabin / Enigme Op.52 No.2
16. Scriabin / Vers la flamme Op.7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C 【小涅高兹选集】(第十辑)《1965年、1969年音乐会》 1999 [FLAC+CUE/整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