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姐姐 发表于 2024-7-30 09:43:12

B 【古典音乐】鲍罗丁四重奏《俄罗斯室内乐作品》(5)2020 [FLAC+CUE/整轨]












https://115.com/s/swzxogo36f5?password=mc89&#
【古典音乐】鲍罗丁四重奏《俄罗斯室内乐作品》(5)2020
访问码:mc89




【古典音乐】鲍罗丁四重奏《俄罗斯室内乐作品》(5)2020

专辑名称:Russian Chamber Music cd5
演奏组合:Borodin Quartet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室内乐
录音时间:1991.2 & 7、伦敦、汉普斯特德花园郊区、圣犹大教堂
发行公司:华纳音乐
唱片版本:欧洲纸盒版
唱片编号:0190295204631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鲍罗丁四重奏团演奏肖斯塔科维奇的三部室内乐作品。

==========
肖斯塔科维奇《c小调第八弦乐四重奏》作品110,作于1960年。此曲是肖斯塔科维奇为电影《五天五夜》而作,是他写过最为阴冷的作品之一,一部赤裸裸展示绝望而无丝毫妥协的作品。

这部作品是肖斯塔科维奇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在长达五个乐章的音乐中,他用生动的笔触向世人讲述了他生命的故事。

第一乐章,在四件乐器奏出的一段缓慢的挽歌式的乐声中,作曲家著名的D-S-C-H(D,降E,C,B)动机将自己清晰地展现在听众面前。在这一乐章中,肖氏还援引了他1926年19岁时的成名作《第一交响曲》中的一端旋律。

第二乐章,在一阵激烈的音乐声中,作曲家再一次用他的DCSH动机为人们勾勒出一幅地狱的图景:这是一端引自第二钢琴三重奏的旋律(1944)——“死之舞”。这段旋律据说是曾在纳粹集中营被犹太人传唱的,这些可怜的人们当时被迫为自己挖掘死后的坟墓。而作曲家本人在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引起当局的极度不满后,又何尝不是成天生活在自己的坟墓的幻象之中呢?

第三乐章,这是一段基于DSCH动机的犹太风的小圆舞曲,既甜蜜又辛酸。苏联政策中的反犹太成分曾迫使数以千记的犹太人离乡别井,流浪他乡。肖氏曾对此表示过痛心,深感人生的残酷。在这段乐曲中,作曲家引用了一段曾用于他的第一大提琴协奏曲(1959)的旋律——这是在斯大林死后,苏联当局恢复肖斯塔科维奇的名誉后写成的。在一段仿如笑声的下行音阶中,我们仿佛可以看见一向不苟言笑的作曲家,此时就象在和一位挚友一起,发出开怀的笑声。

第四乐章,包含了一些粗暴而又沉重的和弦。有人说,这是来自德累斯顿的炮火。也有人说,这是斯大林手下在半夜的敲门声。后者听起来似乎更合理。这种来自对强权的恐惧对30年代的肖氏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以至于他有时甚至收拾起行装睡到屋外,以便随时逃走。在这段音乐之后,DSCH动机又出现并将我们带进一段极具表现力的音乐:一首名为《失去自由的痛苦》(英译为《被囚的痛苦》)的俄罗斯葬礼歌曲。事实上,肖斯塔科维奇也是苏联当局压制下的一个囚徒,在痛苦与惶恐中,他也禁不住想起了自己的葬礼。紧接着,DSCH又出现了。这是来自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中一段名为《谢辽沙,我的爱人》的痛彻肺腑的歌曲。这部歌剧在1936年上演时,曾引起斯大林的暴怒。而作曲家本人更几乎因此而丢掉性命。在乐章的结尾,半夜的敲门声又一次响起。

第五乐章,同样以DSCH动机为基础,最后一个乐章回应了首乐章。但在这里音乐线条变得圆滑了一些,这是一种对往昔的凄苦的回忆。这段音乐后来发展成乐曲的高潮,但随之而来,却有坍塌在一片无奈和顺从之中。没有永恒的快乐,这就是生活。

==========
肖斯塔科维奇《升f小调第七弦乐四重奏》作品108,作于1960年。此曲尽管不长,但却是肖斯塔科维奇最具个人化的作品。题献给他妻子的这部作品有一种十分惊人的风景化效果。在激情和张力间游移,赋格方式的笔划体现出分明的层次感。很好表现出第三乐章积极动力的短乐句,从乐章演奏了约一分钟后开始,奇妙刻画出的狂乱和音以及那些不和谐音,直至阴暗华尔兹主题出现。拨奏段落从金属般的明亮过渡到深沉的天鹅绒般的黯淡。

此曲标志着肖斯塔科维奇进入孤寂、晦暗的晚期。可以做一个对比,作曲家公开展示的官方作品编制庞大,陈词滥调,而弦乐四重奏则完全与之分道扬镳,用最精简的体裁,寄托心言,同时也带有强烈的实验色彩。

这部作品就是很私密的悼亡曲。肖斯塔科维奇的妻子尼娜在1954年去世,第二次婚姻不太成功。1960年正逢尼娜的五十冥诞,此曲就是题献给亡妻的,也是所有十五部四重奏里写得最精简的,三个乐章只有十一分钟左右。前两个乐章不超过四分钟。最后一个乐章长一些,但细分起来,其实里面包含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段落,简直可以分为两个乐章。因为作曲家在其中运用了一个全新的素材,一个小快板的圆舞曲,其实是二十多年前写的歌剧《姆琴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中的爱情主题,当初那是献给尼娜的。作曲家用这个特异手法来悼念亡妻。第二乐章慢板中,作曲家首次在四重奏里运用了滑音,带来一种奇异荒诞的效果。整部作品充满着疏离、孤独感,最后,在那个怀想往昔爱情的圆舞曲主题中稍稍得到一丝宽慰。

==========
肖斯塔科维奇《F大调第三弦乐四重奏》作品73,作于战后的1946年。当时肖斯塔科维奇享有“战争交响曲”带来的盛誉,还未经受1948年日丹诺夫的批判。这个阶段的作品不少与犹太音乐相关,1948年他写出了《犹太民间诗歌》。此曲一共五个乐章,每个乐章都有非常鲜明的个性,看来作曲家是打算师法贝多芬,将性格不同的乐段放在一起,然而彼此之间又有呼应。此曲的呼应点,就是犹太风格。无论是在怪异的圆舞曲、还是在哀伤的柔板中,犹太音乐元素始终萦绕不去。作品最后结束于暧昧而幽静的F大调,似乎言犹未尽。

肖斯塔科维奇的弦乐四重奏大多是为贝多芬四重奏组创作的,该组合成立于1946年,也就是《第三四重奏》创作的当年。此曲自然是他们的保留曲目,乐团成员给每个乐章都起了一个小标题,这些标题似乎得到了作曲家的认可,但从未出版过,譬如凶悍的第三乐章叫“战争来临”,而最后一个意犹未尽的乐章,起名为“永恒的问题:为什么?到底为了什么?”

耐人寻味的是,肖斯塔科维奇的“犹太音乐时期”恰逢苏联境内反犹主义沉渣泛起,这在战前无法想象,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国际的领袖中犹太人很多。苏德战争期间,为拯救颓败的民心士气,官方大打“大俄罗斯”的民族主义牌,导致丑陋的反犹阴魂附体重生。更重要的是,战前一波波的迫害浪潮将一切反对派视为“非人”和“人类渣滓”,正为日后具有同样逻辑的反犹主义埋下种子,一旦土壤成熟,恶果即破土而出。由此,后人重新审视作曲家的这个创作时期,或许会引发诸多猜测和感慨吧。

专辑曲目:
01. Shostakovich / String Quartet No.8 in c minor Op.110 - 1. Largo   
02. Shostakovich / String Quartet No.8 in c minor Op.110 - 2. Allegro molto   
03. Shostakovich / String Quartet No.8 in c minor Op.110 - 3. Allegretto   
04. Shostakovich / String Quartet No.8 in c minor Op.110 - 4. Largo   
05. Shostakovich / String Quartet No.8 in c minor Op.110 - 5. Largo   
06. Shostakovich / String Quartet No.7 in f sharp minor Op.108 - 1. Allegretto   
07. Shostakovich / String Quartet No.7 in f sharp minor Op.108 - 2. Lento   
08. Shostakovich / String Quartet No.7 in f sharp minor Op.108 - 3. Allegro   
09. Shostakovich / String Quartet No.3 in F major Op.73 - 1. Allegretto   
10. Shostakovich / String Quartet No.3 in F major Op.73 - 2. Moderato con moto   
11. Shostakovich / String Quartet No.3 in F major Op.73 - 3. Allegro non troppo   
12. Shostakovich / String Quartet No.3 in F major Op.73 - 4. Adagio   
13. Shostakovich / String Quartet No.3 in F major Op.73 - 5. Moderato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B 【古典音乐】鲍罗丁四重奏《俄罗斯室内乐作品》(5)2020 [FLAC+CUE/整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