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yop 发表于 2024-4-29 08:43:28

B 【第三辑】巴克豪斯·迪卡录音全集《贝多芬 - 钢琴奏鸣曲(第三辑)》2CD. 2019 [FLAC+CUE/整轨]















**** Hidden Message *****




【第三辑】巴克豪斯·迪卡录音全集《贝多芬 - 钢琴奏鸣曲(第三辑)》2CD. 2019

专辑名称:Beethoven - Piano Sonatas Vol.3
钢琴演奏:Wilhelm Backhaus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钢琴
录音时间:1950.7-1953.11、日内瓦、Victoria Hall
发行公司:Decca
唱片版本:奥地利纸盒限量版
唱片编号:483 4959/60



专辑介绍:
这张2CD专辑是钢琴家巴克豪斯《迪卡录音全集》的第三辑,收录他于1950-1953年录制的贝多芬6部钢琴奏鸣曲。巴克豪斯先后两次录制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这是1950年至1954年较早一次的单声道录音,完成时大师也已年过70。巴克豪斯的演奏有完美的技巧、完全没有瑕疵,稍快的速度、率直和充满力量。巴克豪斯在强奏时爆发出一种极其宏丽的气势,弱奏时清晰冷峻颗粒感强不过,在抒情的片断他的演奏是那么的迷人、声音是那么的丰满、感情是那么的深入。

==========
1814年,贝多芬在约有五个年头没有过问钢琴音乐的创作之后,写下了《e小调第二十七钢琴奏鸣曲》作品90。这部作品是向晚期创作的过渡,内容着力表达了斗争与和平这两大矛盾,展露出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最终达到了一种和解。曲风朴实而简洁,含有了感慨释怀的音色、歌颂憧憬的旋律。对于作品的两个乐章,贝多芬曾指出第一乐章是“理性与感性之争”,第二乐章是“与情人的对话”。

第一乐章,稍快,始终充满感情与表情地,奏鸣曲式。呈示部第一主题以震撼的强奏开始,先声夺人。随后以缓和对应,出现一只优美如歌的旋律,渐渐产生犹豫和不安。但坚定的信念再次爆发,急速下行的过渡乐句带来了积极热情的第二主题,情绪澎湃昂扬。在几个激烈的和弦之后,略显失落感的音调轻轻结束呈示部。展开部变化第一主题,强奏动机频繁转调,起伏跌宕。如歌动机上方加入了晶莹的琶音,在多次变化中展现精致的色彩渲染。再现部变化重现呈示部内容,随后第一主题后半段动机延展为幽静的尾声。

第二乐章,不太快地,充分歌唱似的,回旋奏鸣曲式,结构为ABACABA。呈示部主题A旋律极为甜美柔和,富于幻想般的色彩。强弱交错的断音过渡段引出明快轻捷的主题B,在高音区漂浮如闪烁的阳光倾泻下来。经过一个宽广的缓冲音调后,主题A第一次重现。展开部C段先以激昂的情绪发展主题A的动机,然后缓冲音调几次呈现显出庄重之感。在回归主题A乐思之后转至再现部。再现部变化重现呈示部内容,两个主题的性格均十分优雅从容。主题A第三次作为结论重现,灵动的装饰音符使其生机盎然。尾声主题A动机徐徐远去,结束于遐思之中。

==========
《A大调第二十八钢琴奏鸣曲》作品101,完成于1816年,属于贝多芬的晚期作品。这部奏鸣曲富含浓厚的幻想风格,缥缈的憧憬、感慨的回忆、刚强坚韧以及民间欢乐场景等诸要素构成了作品的内容。末乐章采用了辉煌的赋格曲,以此向伟大的音乐大师巴赫致敬。自此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开始出现深刻的、哲理性的沉思特点,曲风更加宁静温柔,流露出更多的细腻感人的情感。

第一乐章,充满活力和真挚的情感,奏鸣曲式。呈示部第一主题清新幽静,柔和的节奏产生一种“隐隐约约”的感觉。第二主题转至低声部,在延续着这种恍惚的气氛中略显动感。随后呈示部结束在轻轻的钟声之中。进入展开部,第一主题动机不断变调运动,积累情绪,产生不安和激动,但这些很快散尽。再现部变化重现呈示部内容。几声强奏引入尾声,音乐越来越轻盈,深深地沉入梦中而结束。

第二乐章,活泼的进行曲,三段曲式。第一段,在一声呼唤之后出现刚毅明朗的进行曲主题,就像立即开始行动,跳动的节奏和饱满的精神显露出崭新的面貌。主题反复一次后,高低两个声部对主题动机作各种模仿,在力度上也有轻重对比。第二段风格变为恬淡,高低声部重奏出卡农结构,在精巧之中产生光彩。第三段简要重现第一段内容后结束。

第三乐章,缓慢而希望地,小序奏。一开始主题弥漫着柔和的愁绪,但渐渐变得明亮,希望和激情隐隐含在娓娓的述说之中。一个休止后,出现琶音华彩句,第一乐章第一主题动机出现,似乎在回顾那份清新幽静。但是紧接着快速下降音阶后出现颤音乐句,作为序奏直接带到欢快果断的第四乐章。

第四乐章,快速但不过分,坚定的,奏鸣曲式。呈示部第一主题欢欣鼓舞,由高低声部之间的模仿构成,描绘出嬉闹追逐的场景。对比的第二主题简练精巧,力量由弱至强,既亲切又富有张力。第三主题具有舞蹈性,在欢腾气氛充分表达后呈示部结束,双呈示部后进入展开部。展开部开始时似乎又回到第一乐章意境,然后两声强奏开始了精彩的赋格。从低音部升腾起赋格主题,迅疾向其它声部蔓延,彼此模仿,连绵起伏,形成燎原之势。赋格主题自由地、多样化地变换展开,使得情绪愈加高涨,终于迎来了第一主题雄伟地再现。再现部变化重现呈示部内容,第一主题继续着展开部赋格的余韵,显得熠熠生辉。尾声两声强奏又一次出现,轻声的急板在暗地酝酿,最后猛然以灿烂的强奏结束。

==========
《降B大调第二十九钢琴奏鸣曲》作品106,完成于1818年底。这是一部惊世骇俗的、巨人般宏伟的作品,成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式加以交响化处理的最完美的典范。通过这部篇幅最长的钢琴奏鸣曲,贝多芬确立了在创作风格上回归“德国式”的古典刚正,和精神内涵上寻求超然安定的艺术之路,用严密的结构和纯粹的音响表达了深沉、苍劲、“天人合一”的情绪,体现对生命、美好、豁达的渴望和追求,由此迎来了音乐创作的一个崭新高峰。当时伦敦的钢琴制造商送给贝多芬一架出色的钢琴,德文称“槌子键琴”,以有别于“拨弦键琴”,因此,这部作品又称《槌子键琴奏鸣曲》。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呈示部第一主题由节奏强烈的动机开始,如同响亮的号角在召唤,随即光明胜利的旋律与号角融合,形成热烈壮观的气势,令人激动不已。在号角动机再次出现后,优雅的第二主题出现,连绵的琶音音阶晶莹剔透、色彩斑斓。该主题经过扩展后出现强力的节奏乐思,延伸至带有柔和表情的第三主题,继而又强力结束呈示部,双呈示部后进入展开部。展开部由一段小过渡带入了以第一主题号角动机为基础的赋格段落。浩荡的乐句由暗至明、由弱至强,有如勇往直前的军队,威武雄壮,势不可挡。柔和的第三主题动机暂时缓和了气氛,然而号角动机奋然而起进入再现部。再现部变化重现呈示部内容,主题调性完美统一。尾声中第一和第三两个主题动机在音色和力度上构成对比,随后出现了较长的颤音。号角动机回归后音乐趋于渐弱,最后以强奏和弦果断结束。

第二乐章,谐谑曲:很活泼地转急板,三段曲式。第一段主题由同一节奏的反复构成,跳跃戏谑,情绪多变,随后进行几次变奏。第二段主题单纯质朴,飘忽的旋律好似梦幻一般,接着出现一段狂放的强奏卡农段。第三段再现第一段主题。尾声在一阵神经质般的敲击后轻轻结束。

第三乐章,持续的柔板,充满激情和感伤,奏鸣曲式。呈示部两声极轻的触键开启了宏大的第一主题。这是一曲婉转的悲歌,娓娓诉说着苦痛、不幸与哀伤,其中有两次降下绚丽的高音,就像一束来自天堂的亮光。接下来是有如夜曲般的过渡段落,华彩性音调尽情挥洒着无尽的情感,十分动人。温暖朴实的第二主题从低音域悠然出现,然后以连绵的三连音型逐渐上升高扬,带来鼓舞与安慰,对光明充满坚定的信念。呈示部就此结束。展开部较短,先以空寂的音响展示第一主题,随后演变为激烈的强弱对比,具有即兴性质。稍作平复后开始再现部,变化重现呈示部内容。第一主题以密集的高音断奏重现,仿佛进入了缥缈的世界。随后恢复原样,天堂的亮光还是那样令人欣喜。过渡段落省略,直接转到高音区的第二主题,音色十分灿烂精美,令人心旷神怡。扩大的尾声仿佛是第二个展开部。两个主题的动机在此融合、对应和变奏。经历了大开大合的起伏后,一切终于解脱,到达永恒的寂静与和谐。乐章结束在宗教圣乐般的延长音中。

第四乐章,广板转果断的快板,赋格曲式。开始是一段序奏,由慢、快、急几种速度交替出现构成,显现了内省、向往、期盼等多变的心境,随后由颤音引入宏伟的赋格曲。在赋格呈示部,急速的主题既有意志坚定、百折不挠的气势,又洋溢着获得胜利的无比欢乐。它在不同音区反复地呈示、追逐、和应,风起云涌一般,形成排山倒海之势。赋格展开部了无痕迹地进入,主题更是充分表现多重性格:忽而转调变形,忽而铿锵前行,忽而又连奏如歌,连绵不绝的音流加上瑰丽的颤音营造出炽热化的氛围,令人目眩。几声强奏和弦带来了一段柔板过渡,缓和了前面的紧张气氛,淡化了强烈的戏剧性,有种云淡风轻的效果。然而赋格再现部的开始重回洪流,主题以精准、从容的步伐重现,密集的衔接对位又一次体现了高超的作曲技巧。尾声由琶音引入,情绪平定下来,主题动机经不断攀升至高点后有力结束这部鸿篇巨制。

==========
1818年至1822年间,贝多芬集中创作了他的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第三十至第三十二)。这三部奏鸣曲是晚年贝多芬洞悉尘世的超然之作,充满了深刻的感悟和美好的希望,通过丰富的幻想性塑造出自己的梦想天堂,十分贴合内心。《E大调第三十钢琴奏鸣曲》作品109,尤其洋溢着丰富优美的诗情画意,突出呈现高雅而梦幻般的寂静气氛,是贝多芬晚年亲切浪漫型的突出杰作。

第一乐章,活泼地但不过分,奏鸣曲式。呈示部第一主题轻盈喜悦,第二主题浪漫舒缓。二者相随出现构成对比。色彩绚丽的琶音展现出迷人的自由幻想,就此结束呈示部。展开部先是上行音阶营造出旭日东升的景象,随之第一主题动机出现。第二主题徐徐铺开,富丽的琶音进行映现出澎湃的心情。再现部静静开始,两个主题仅以各自动机简略重现后安静结束。

第二乐章,最急板,二段曲式。第一段主题以很强的力度开场,仿佛对坎坷命运重新燃起斗志。湍急的音流汹涌向前,势不可挡,其中一度出现彷徨忧郁,但立即回复沸腾的热情。经过不稳定乐句的过渡,第二段再现第一段内容,调性趋于统一。尾声以渐强有力地结束。

第三乐章,充满感情的如歌的行板,变奏曲式。这一乐章是整个奏鸣曲的核心。主题为优美沉静的行板,朴素的旋律蕴含着感激之情,中间的对应如微波荡漾。随后是六个变奏:第一变奏为行板,十分华丽细腻,显现出幻想风格。第二变奏为小快板,在轻快的动态中融合着主题,断奏和弦与之交替进行。第三变奏为急板,断奏与快速音符相互配合,富于动态性。第四变奏为稍慢的行板,颂扬性旋律富含情感,飘渺的节奏无拘无束。第五变奏为不太快的快板,有力的强奏和音阶式顿音构成赋格,形成对位模仿。第六变奏以轻柔淡雅的行板引入,随后情绪逐步高涨,快速翻滚的琶音演变成灿烂辉煌之势。尾声安静下来,重现主题原形,在怅然感慨中结束。

==========
《降A大调第三十一钢琴奏鸣曲》作品110,笼罩着一种深沉的色彩,安详而醇美,似有一种恢弘之气逐步地弥漫开来,灵魂升华到至高的境界,以至于宁静致远,天人合一。

第一乐章,充满感情的如歌的中板,奏鸣曲式。呈示部第一主题开端是圣咏般的曲调,即刻进入优美感人的歌唱性旋律,如晴朗的天空阳光灿烂。经过琶音序列的连接,第二主题以清新的分解和弦出现,不久演变成激动人心的上行音阶,流露出心中的无限向往与热情。随后回到淡雅的氛围结束呈示部。展开部第一主题动机有八次转调和反复,高音区婉转咏唱,低音区暗自浮沉,对位十分精湛。再现部了无痕迹地到来,变化重现呈示部内容,音色重新明亮而华丽。尾声由琶音动机引领至安静超然而结束。

第二乐章,极快板,三段曲式。第一段主题豪放而自由,带有戏谑的意味,强弱对比鲜明。中间出现一支歌谣式的流畅旋律,轻松随意。接着主题再现。第二段是快速的下行音阶,一次次出现有如瀑布飞流直下,溅起晶莹浪花。第三段重现第一段内容。尾声仿佛意犹未尽,以极轻的琶音结束。

第三乐章,不太慢的柔板转不太快的快板,三段曲式。第一段以极轻的和弦开始,不稳定的速度和力度像是自言自语。接着唱出一首“悲叹之歌”,曲调中含有伤感、叹息和期盼,最终结束于无奈。第二段是不太快的快板,三声部赋格曲。呈示部分,从容朴实的主题先在低音部出现,中音部随之应答,又重叠在高音部,交织成密实的网络弥漫开来。展开部分音乐一度气宇轩昂,映现出贝多芬惯有的英武之气。再现部分重现赋格主题,逐步走入辉煌。第三段为再现段落,先是沉重的和弦引出“悲叹之歌”,速度稍快,情绪也略显激动。然后一声声洪亮的钟声响起,赋格主题重现。尾声是小快板,赋格主题装饰得雄伟壮丽、精神焕发,一扫悲叹氛围,在充满无限希望的高昂情绪中结束。

==========
《c小调第三十二钢琴奏鸣曲》作品111,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终结篇。作品中既有不熄的热情之火和顽强的抗争之力,同时又显露出疲惫与松弛,全曲只有两个乐章,而且对比十分强烈:第一乐章雄壮、混沌而热烈;而第二乐章则明朗、平静,最后结束在闪闪发光的颤音之中。这两个乐章象征着哲学中所提及的此岸和彼岸:经历了一生的风云跌宕,一切事物均微不足道,广阔的宇宙大门已经打开,一束从远方投来的、另一个世界的神秘光线正缓缓铺洒开来。

第一乐章,庄严地转热情活力的快板,奏鸣曲式。呈示部序奏以肃穆刚毅的强奏开始,呈现出激烈的矛盾冲突。接着色彩幽暗,曲调间表达出彷徨、愤懑及怅然若失。一阵低音颤音预示着随后的爆发,进入快板主体。第一主题开始动机富有冲击力,随后大段朝气蓬勃急促向前的旋律,体现出不屈不挠的性格。第二主题出现在高音区,清澈柔和,淡化了激进的气势。突然的重音带回滚滚音流,昂扬振奋地结束呈示部,双呈示部后进入展开部。展开部中第一主题以赋格方式铺展,主要动机竞相追逐跟进。再现部变化重现呈示部内容,第一主题以八度音程强有力地齐奏,第二主题加入了个性化的华彩乐句。尾声中第一主题动机趋于和缓,减弱后结束。

第二乐章,小咏叹调:简洁如歌的柔板,变奏曲式。主题是一首小抒情曲,略带朦胧感,平静绵延之中蕴含着无限深情,偶有激昂之气。随后是五段变奏:第一变奏在三连音背景上主题流畅地行进,音色逐步明亮。第二变奏速度增快,节奏紧凑精巧,主题跳跃着迈进。第三变奏速度达到极快,豪华的琶音欢腾雀跃,呈现出天堂里的快乐场景。第四变奏安静下来,弱奏震音的飘渺与高音区瑰丽的音流对应展开,转换至持久的颤音中。第五变奏在细致的伴奏上重现主题原型,沉稳地迈进,由安详逐渐变化为豪迈辉煌。尾声以净化般的长颤音带入,主题动机依依惜别后浮升于遥远的天际,悠然而逝。

专辑曲目:
cd1
01. Piano Sonata No.27 in e minor Op.90 - 1. Mit Lebhaftigkeit und durchaus mit Empfindung und Ausdruck   
02. Piano Sonata No.27 in e minor Op.90 - 2. Nicht zu geschwind und sehr singbar vorgetragen   
03. Piano Sonata No.28 in A major Op.101 - 1. Etwas lebhaft und mit der innigsten Empfindung (Allegretto, ma non troppo)   
04. Piano Sonata No.28 in A major Op.101 - 2. Lebhaft, marschmassig (Vivace alla marcia)   
05. Piano Sonata No.28 in A major Op.101 - 3. Langsam und sehnsuchtsvoll (Adagio, ma non troppo, con affetto) - Zeitmass des ersten Stuckes (Tempo del primo pezzo) -   
06. Piano Sonata No.28 in A major Op.101 - 4. Geschwind, doch nicht zu sehr, und mit Entschlossenheit (Allegro)   
07. Piano Sonata No.29 in B flat major Op.106 'Hammerklavier' - 1. Allegro   
08. Piano Sonata No.29 in B flat major Op.106 'Hammerklavier' - 2. Scherzo: Assai vivace - Presto - Tempo I   
09. Piano Sonata No.29 in B flat major Op.106 'Hammerklavier' - 3. Adagio sostenuto   
10. Piano Sonata No.29 in B flat major Op.106 'Hammerklavier' - 4. Largo - Allegro - Allegro risoluto   

cd2
01. Piano Sonata No.30 in E major Op.109 - 1. Vivace, ma non troppo - Adagio espressivo -   
02. Piano Sonata No.30 in E major Op.109 - 2. Prestissimo   
03. Piano Sonata No.30 in E major Op.109 - 3. Gesangvoll, mit innigster Empfindung (Andante, molto cantabile ed espressivo) - Var.I-VI   
04. Piano Sonata No.31 in A flat major Op.110 - 1. Moderato cantabile, molto espressivo   
05. Piano Sonata No.31 in A flat major Op.110 - 2. Allegro molto   
06. Piano Sonata No.31 in A flat major Op.110 - 3. Adagio ma non troppo: Klagender Gesang (Arioso dolente) -   
07. Piano Sonata No.31 in A flat major Op.110 - 4. Fuga: Allegro ma non troppo - L'istesso tempo di Arioso - L'istesso tempo della Fuga   
08. Piano Sonata No.32 in c minor Op.111 - 1. Maestoso - Allegro con brio ed appassionato   
09. Piano Sonata No.32 in c minor Op.111 - 2. Arietta: Adagio molto semplice semplice e cantabi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B 【第三辑】巴克豪斯·迪卡录音全集《贝多芬 - 钢琴奏鸣曲(第三辑)》2CD. 2019 [FLAC+CUE/整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