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了又如何 发表于 2024-7-5 09:17:23

【古典音乐】罗斯特洛波维奇《大提琴巨匠:1956-1978年传奇录音》2CD. 2002 [FLAC+CUE/整轨]








**** Hidden Message *****



【古典音乐】罗斯特洛波维奇《大提琴巨匠:1956-1978年传奇录音》2CD. 2002

专辑名称:Rostropovich - Mastercellist: Legendary Recordings 1956-1978
演奏家:Mstislav Rostropovich(大提琴)、Alexander Dedyukhin(钢琴)
协奏乐团:柏林爱乐乐团、列宁格勒爱乐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
指挥: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
      根纳季·罗日杰斯特文斯基(Gennady Rozhdestvensky)、小泽征尔(Seiji Ozawa)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大提琴
录音时间:1956-1978
发行公司:DGG
唱片版本:欧洲版
唱片编号:471 620-2


专辑介绍:
这张双CD专辑大提琴家罗斯特洛波维奇1956-1978年间的传奇录音,包括:1、与钢琴家亚历山大·杰久欣合作,演奏拉赫玛尼诺夫《大提琴奏鸣曲》、肖邦《引子与华丽的波兰舞曲》、拉赫玛尼诺夫《练声曲》、舒伯特《即兴曲》、舒曼《梦幻曲》,1956年12月在波兰华沙录制;2、与卡拉扬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奏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1968年9月在柏林录制;3、与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指挥的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合作,演奏舒曼《大提琴协奏曲》,1960年9月在伦敦录制;4、自己演奏并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1978年6月在柏林录制;5、与小泽征尔指挥的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格拉祖诺夫《游吟诗人之歌》,1975年8月在波士顿录制。

姆斯蒂斯拉夫·列奥波尔多维奇·罗斯特洛波维奇(Mstislav Leopoldovich Rostropovich,1927-2007)俄罗斯杰出的大提琴家、指挥家。罗斯特洛波维奇的演奏音色浓郁、雄浑,极富于戏剧性的表现力,技术炉火纯青,任何难题都不在话下,几乎为所有大提琴保留曲目都录了音。

=============
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104,作于1894-1895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少数几部广受世人喜爱的大提琴协奏曲杰作之一。其内容的深度、鲜明的形象以及交响发展的规模等方面,更接近于他的最后两部交响曲,无疑都是它的成功所在。此曲可以说是作者停留美国期间的最后巨构,曲中旋律优美,更由于写作于美国,把美国的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亚民谣曲调巧妙地融合起来,产生独特的魅力。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思念,还有作者对初恋女友的哀悼,这些复杂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可以给人巨大的感动。

第一乐章,快板,b小调转b大调,4/4拍子。本乐章采用了比较严格的奏鸣曲形式,宏伟壮丽的第一主题和忧伤感人的第二主题相互对应,充满对祖国的眷恋。

第二乐章,不太慢的慢板,G大调,3/4拍子,三段体。 这可以说是从美国寄情于遥远的祖国的一首乡愁之歌, 也是充满了典型的波希米亚特色的伤感,是将大提琴这种 “会歌唱的乐器” 与作曲者抒情的天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十分杰出的乐章。

第三乐章,中庸的快板 - 行板 - 活跃的快板,b小调转b大调,2/4拍子。 这是用自由的回旋曲形式写成的充满蓬勃生气的乐章,也是巧妙地运用黑人灵歌旋律和波希米亚民俗舞曲节奏,把德沃夏克音乐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乐曲。此乐章表现了作者回归故土时的欢悦心情。

=============
舒曼《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129,作于1850年。当时舒曼就任杜塞道夫市音乐总监,精神也较为安定。舒曼对大提琴的音色甚感魅力,写出这首全曲充满浪漫的忧愁气氛的协奏曲。当时大提琴协奏曲并不很通俗,因此这首作品好像在舒曼生前不曾上演过。此曲有时与德沃夏克、海顿的大提琴协奏曲并称“3大大提琴协奏曲”,但在舞台上演奏的机会不很多。不过还是不失为大提琴的重要曲目。

此曲有三个乐章。其形式跟孟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一样,需要3个乐章连续演奏而不中断。演奏时间并不很长,但独奏大提琴需要相当高度的演奏技巧。

第一乐章,不要太快,a小调,奏鸣曲式。一开始,管弦乐静静奏出E-A-C三个和声。这一小段序奏音形,是成为全曲核子的动机。接着,独奏大提琴奏出源自同一动机的富有感情的第1主题E-A-H-C-A-E-C。之后,管弦乐也以包含8度音跳跃的音型逐渐高扬。然后,独奏大提琴从低音域跑上来提示第2主题。就这样,大提琴利用琶音,在高音域与低音域之间自由来往。管弦乐的声音比较客气,为了使大提琴显现,总是比较有节制而不喧哗。经过大提琴饰奏风格的乐句之后,呈示部结束,音乐进入开展部。开展部的中心在第1主题,独奏大提琴总是推到最前面。再现部大致依照呈示部进行,但已省略一部分。之后的尾声有饰奏风格。管弦乐会逐渐热情的高扬,但渐被抑制而移入第2乐章。这乐章使用不少连结线,因而一方面注意节奏感,另一方面则使音乐的进行很流利。同时,虽然采用a小调,却多用#D音,显出受匈牙利音阶的影响不少。

第二乐章,缓板,F大调,缓慢的三段体。这是像间奏曲的乐章。管乐器的3个和弦,把音乐从前乐章带进这个乐章。大提琴先降低之后,唱出充满希望的上行旋律。这是平静却藏有热气的音乐。中间乐段可以欣赏到双音奏法的浪漫声响。管弦乐中的大提琴部演奏一段二重奏之后,长笛奏出第1乐章第1主题。大提琴稍稍跟随后,又回到第2乐章瞑想似的世界。大提琴以宣叙调风格在两个世界间徘徊,然后加快速度进入第3乐章。

第三乐章,很活泼的,a小调,奏鸣曲式。出现很有节奏感的主题,很清楚的与第1乐章有关联。管弦乐与大提琴对话一阵子后,大提琴华丽的表现一番,并在向上的音阶上逐渐高潮。在开展部,独奏大提琴与管弦乐频频对话。到再现部,大提琴更加热情。在附有管弦乐伴奏的饰奏乐段,大提琴以高难度的技巧,在高音域活跃。到尾声部加快速度,快活的结束全曲。

=============
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是1871年创作的《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是这部作品中最动人的乐章。主题采用俄罗斯民歌《凡尼亚坐在沙发上》。这首民歌是1869年柴科夫斯基在基辅附近卡明卡他妹妹的庄园里,听泥瓦匠唱的歌。记录后,立即配上和声,收入改编为钢琴二重奏的《俄罗斯民歌五十首》内。两年后,柴科夫斯基写《第一弦乐四重奏》时,就很自然地运用了这个感人肺腑的曲调。《如歌的行板》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为人们熟悉与喜爱的作品之一。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听这一乐章时,曾为它流下眼泪,只是因为它很感人。并说通过这一作品使他“接触到忍受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鲍恩和巴尔巴拉在《挚爱的朋友》一书中说:“《如歌的行板》是柴科夫斯基的代名词,正如亨德尔的《广板》一样,世人有时简直忘了他还写过别的作品。”

全曲由两个主题交替反复而成。第一主题就是前述的那首优雅的民谣曲调,虽由二拍与三拍混合作成,但毫无雕琢的痕迹。在幽静的切分音过门后,引出第二主题,这一曲调的感情较为激昂,钢琴伴奏以固执的同一音型连续着,却并不给人以单调的感觉。此后又回到高八度的第一主题,后来又反复第二主题,但存在变化。乐曲的结尾是第一主题的片断,有如痛苦的啜泣。

============
格拉祖诺夫《游吟诗人之歌》选自交响组曲《来自中世纪》,是为大提琴与管弦乐队而作的,完成于1900年。此曲是极为优秀的一首作品,也是格拉祖诺夫最有影响力的天才之作。大提琴低沉唯美的音色将哀婉的旋律娓娓道来,既柔和又富有力度,充满了俄罗斯式的忧伤和宽广气息,令人回味无穷。

============
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奏鸣曲》作品19,作于1901年。整部作品富有浓郁的浪漫色彩和戏剧性效果,充满青春的朝气和活力。由于拉赫玛尼诺夫本人是一位相当优秀的钢琴演奏家,在他所有的作品中都表现出写作钢琴曲的深厚功力,但这并不表示大提琴的表达力就被完全忽略。这部大提琴奏鸣曲富有戏剧性的张力,透过旋律线条的自然流动与丰富的和声色彩,充分显示出拉赫玛尼诺夫在音乐上的成熟度。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由慢至快的速度来划分段落,钢琴的织体变化多端,在推动音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第二乐章,回旋曲式,主要以两种音乐形象为主,1、给人以诙谐不安的音乐情绪;2、旋律优美的抒情段落。

第三乐章,三段体的抒情乐章,首段的伤感,中段的深沉、真挚、丰富的情感,以及末段音色飘逸朦胧,恢复冰冷凄凉的情绪,正乐章感情细腻、耐人寻味,需要用心去体会。

第四乐章,奏鸣曲式,慷慨激昂的音乐形象,钢琴织体与节奏的变化,音色与情绪的变化,使得整个乐章丰富多彩、色彩斑斓。

============
肖邦《C大调引子与华丽的波兰舞曲》作品3,作于1829年。这部早期的室内乐作品,大提琴与钢琴如同沐浴在爱河的一对恋人,相偎相依、交相辉映。如同在唯美的童话世界里,王子和公主在由糖果做成的小屋里翩翩起舞,爱情如奶油蛋糕一般温柔而甜蜜。大提琴与钢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凭海枯石烂、哪怕天长地久,也要长相厮守、永世相伴。

1829年,肖邦暗恋着当时的女歌唱家康斯坦娅,并为之创作了另一部著名的作品《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虽然这段暗恋无疾而终,康斯坦娅最终嫁给一名富商,也是在肖邦去世之后的事情。然而从这部温馨甜蜜《引子与波兰舞曲》可以听出来,肖邦在脑海中恐怕早已和她走过了一生。

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不是很高,也很少被演奏。连肖邦自己都说:“这不过是一部太太们喜爱的灿烂而无聊的沙龙作品。”但是这部作品也体现出了肖邦独特的风格。总体来说,整部作品还是体现了波兰元素和肖邦的独特钢琴技法。早期的肖邦追求辉煌风格的创造,钢琴写得辉煌炫技,大提琴与之呼应。但肖邦的室内乐创作始终不及他的钢琴独奏作品的质量,内容欠深刻,而且有时感觉钢琴锋芒盖住了大提琴,这在协奏曲也有所表现。

这部作品分为引子和波兰舞曲两个乐段。乐曲开始是很长的一段引子,钢琴经过句和大提琴的深情歌唱旋律相呼应。钢琴的经过句都是肖邦式的手法风格。抒情旋律具有斯拉夫的忧伤情结。开始钢琴伴奏,大提琴奏出主旋律,之后钢琴逐渐突出。钢琴一个经过华彩句,进入波兰舞曲主题。波兰舞曲旋律具有年轻人朝气蓬勃的精神,让人感觉清新自然。在这里钢琴写得非常辉煌,有时掩盖了大提琴的地位。旋律具有典型的沙龙风格。经过了几次的主题反复后,乐曲辉煌的结束。

============
拉赫玛尼诺夫《练声曲》作品34第14首,作于1912年。此曲是一首具有很高的演唱价值和学术价值的无词浪漫曲,原为独唱曲,为同年所作《浪漫曲十四首》中的最后一首,题献给前苏联女歌唱家涅日达诺娃,此后被改编为小提琴独奏曲,进而又改编为大提琴独奏曲。乐曲采用各自反复的二部曲式。主题旋律舒缓委婉,犹如掠过秋水的轻风,温和而略带愁思,体现了弦乐丝绸滑舞般的迷人旋律;第二部分以叹息般的抒情旋律表达了伤感哀怨的情绪起伏,在沁人心肺的忧郁中,又有一丝美意拂过。最后音乐由伴奏声部再现主题,然后在浩渺空灵的高声区中以连绵不断的长音徐徐告终。

============
舒伯特《降G大调即兴曲》D899第三首。行板,三部曲式。这应该说是一首非常美妙的歌曲,近似女高音音色所表现的悠然自得的旋律,在巧妙的和声伴奏中唱出。中段不是对比部分,旋律仍优美地奏出。第一部分再现后,乐曲缓缓地结束。

============
舒曼《梦幻曲》作于1838年,是《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全套作品中最为经典、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在全世界可谓妇孺皆知,经常被改编成各种乐器的独奏曲。乐曲的主题非常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旋律线几经跌宕起伏、婉转流连,使人不知不觉中被引入轻盈飘渺的梦幻世界。

专辑曲目:
cd1
01. Dvorak / 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 Op.104 - 1. Allegro
02. Dvorak / 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 Op.104 - 2. Adagio ma non troppo
03. Dvorak / 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 Op.104 - 3. Finale - Allegro moderato
04. Schumann / Cello Concerto in a minor Op.129 - 1. Nicht zu schnell
05. Schumann / Cello Concerto in a minor Op.129 - 2. Langsam
06. Schumann / Cello Concerto in a minor Op.129 - 3. Sehr lebhaft
07. Tchaikovsky / Andante Cantabile Op.Posth.
08. Glazunov / Chant du menestrel Op.71

cd2
01. Rachmaninov / Cello Sonata in g minor Op.19 - 1. Lento - Allegro moderato
02. Rachmaninov / Cello Sonata in g minor Op.19 - 2. Allegro scherzando
03. Rachmaninov / Cello Sonata in g minor Op.19 - 3. Andante
04. Rachmaninov / Cello Sonata in g minor Op.19 - 4. Allegro Mosso
05. Chopin / Introduction and Polonaise Brilliante in C major Op.3
06. Rachmaninov / Vocalise Op.34 No.14 for Cello and Piano
07. Schubert / Impromptu in G flat major D 899 No.3
08. Schumann / Kinderszenen Op.15 No.7: Traumerei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典音乐】罗斯特洛波维奇《大提琴巨匠:1956-1978年传奇录音》2CD. 2002 [FLAC+CUE/整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