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6|回复: 0

B 【李赫特·华纳录音全集13】《德沃夏克 - 钢琴协奏曲》 2016 [FLAC+CUE/整轨]

[复制链接]

3261

主题

3

回帖

4万

音符

超级版主

积分
7983
发表于 2024-2-24 09: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over.jpg

back.jpg

cd.jpg




【李赫特·华纳录音全集13】《德沃夏克 - 钢琴协奏曲》 2016 [FLAC+CUE/整轨]

专辑名称:The Complete Warner Recordings cd13
演奏家:斯维亚托斯拉夫·李赫特(Sviatoslav Richter)
协奏乐团:巴伐利亚国立管弦乐团(Bayerische Staatsorchester Munchen)
指挥:卡洛斯·克莱伯(Carlos Kleiber)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钢琴
录音时间:1976、慕尼黑
发行公司:华纳音乐
唱片版本:欧洲纸盒版
唱片编号:0190295930165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李赫特与小克莱伯指挥的巴伐利亚国立管弦乐团合作,演奏德沃夏克《钢琴协奏曲》。李赫特在重重管弦云雾里呈现多层音色美,时而强劲、时而柔细,不仅与乐团竞奏,到独奏部分又回到他性格的本色,梦幻般的触键弹奏出晶莹的音符,其绚烂无比的完美技巧加上小克莱伯适度的乐队起伏,使这个合作达到前所未有的伟大艺术成就。小克莱巴适时挑起富激昂感的浪漫情怀,这张唱片即为例证,简洁而明快的拍点搭配抒情甜美的旋律,即使为人伴奏,都遮掩不了指挥方面的功力。这张专辑一经出版即获得全球乐评界的一致首肯,被日本权威乐评媒体《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名盘,英国《留声机》杂志也将之归入“唱片史上最伟大的100张唱片”之列,同时还入选EMI百大名盘榜单。

======================
《g小调钢琴协奏曲》作品33,作于1876年。此曲是德沃夏克比较早期的作品,与他所创作的另一部二重奏作品双双获得当时的奥地利国家音乐大奖。虽然这部钢琴协奏曲的艺术含金量并不低,但长期以来始终未能在佳作如林的钢琴协奏曲中得到应有的评价。二十世纪的钢琴大师似乎也不是很热衷演奏此曲,直到俄罗斯钢琴巨匠李赫特与指挥大师小克莱伯联袂为EMI录制了此曲后,广大乐迷才开始关注这部作品。

第一乐章的开题就很“点睛”——一首甚为动听的德沃夏克式旋律扶摇直上、婉转如歌,在第一乐章“激动的快板”整个的乐空里弥散开来,久久徘徊。这旋律先是由暗色调的弦乐、管乐合奏,随后钢琴加入,在不同调上将其“接起”,闪烁着颗粒般的跳跃性,又不失抒情性。直到以g小调为主调,才达到相对的稳定。二声部(第二声部听起来很像是众赞歌)的下一组合奏听起来很有“牧歌”味道,以关系大调降B大调的方式出现。发展部虽然稍嫌敷衍,但是确实也很好地运用了在呈示部出现的点式节奏,听来让人翩然、心爽不已。就可听性而言,本不应减分太多。再现部则出现了勃拉姆斯式的华彩乐段,可谓风光无限、气势磅礴,听来激情澎湃、气壮山河!直至以暴风骤雨、狂飙一般的尾声结束。整体来讲,钢琴与乐队配合还算默契、和谐(非柴可夫斯基式的你追我赶、有些“简单”和“粗蛮”的对抗),难怪勃拉姆斯本人都承认德沃夏克是自己“天然的后继者、接班人”。认为这个乐章 “松散”、“过长”的批评家,似乎更多的是从钢琴这唯一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认为钢琴的“中心话语权”没有得到足够的强调。但是,事实上,“对抗”式的协奏并不该成为协奏曲好坏的唯一标准。

在三个乐章里,中间的D大调“持续的行板"也许是听起来最自然、最具自发性的一个乐章了。在这里,德沃夏克的优势得到了完美、充分的发挥。森林田园的气氛营造得极好,其抒情性既自然,又清新。事实上,这是一首有两个主题的自由狂想曲。第一主题首先由温暖、浪漫的圆号缓缓奏出,那微妙的音响听起来与后来《新世界交响曲》的广板都极有亲缘性,丝毫不显逊色。毫无疑问,这应该就是德沃夏克最成功单曲最初的样子了。只不过,这次的构思不是来自19世纪90年代的美国,而是捷克东部地区摩拉维亚那片永恒的平原。随后,长笛以同样优美的方式加以呼应。很快,由钢琴徐徐奏出第二主题,听起来颇有些肖邦式夜曲的感觉,温柔中暗含渴盼,柔弱中还带坚韧。很快,这一主题就被巴松管接续。从首至尾,整个乐章都听起来颇像是祥和、沉思的梦幻曲一般。如果说这梦幻感时而也会被打断,那也只是非常简短的戏剧性感叹词罢了。事实上,这些“打断”的乐声不仅不打扰、不惹人厌,倒像是梦幻世界中的可爱精灵,它们的跳跃、闪现给这一世界带来了更多的生气和活力。最后,乐章以非常纤柔的乐声收尾。一些乐评人(譬如那个著名的“利嘴”、《谁杀了古典音乐》的作者诺曼·莱布雷希特)甚至认为,如果只演奏这一个乐章,这部作品的“收听率”和“知名度”都会有显著的提高,可以保住德沃夏克的“名节”。

终乐章“火热的快板”,非常符合德沃夏克最典型的“捷克民族风格”,颇有原创性、突破性。钢琴以一个很有节奏感的主题开始,听起来很像是盛大的号角声。在很大程度上,它起到了为乐章各个部分“断句”的作用。说到这一乐章的基本主题,事实上是一个很好玩的、点式节奏的波西米亚式舞曲。它先是在看似“错误”的升f小调处出现,然后逐渐转向G大调。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的主调关系也没按照常规出牌,竟然以B大调的方式出现,颇不寻常。事实上,这一主题是这一首蜿蜒式、颇有东方味道的曲调,其中那响亮、增音程的几秒,显得尤有异国情调。然而,到了发展部,主要还是继续之前的那个舞蹈性第一主题。尽管在再现部,第二主题的东方曲调重新出现,但那一欢快的尾声在和弦“准华彩”之后还是基本上停留在第一主题和最初的那个“号角声”。现在听起来,不论哪个都很像是舞蹈了。

总而言之,这部作品确实是瑕不掩瑜的好作品。尤其在21世纪的今天,多元化的思维方式让爱乐者们有了更多的聆听角度、聆听意愿去审视一部原来被“贬低”的作品。著名音乐学者罗伯特·希尔施费德当年那些明示暗示的论断“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德沃夏克不算大师”、“美丽、和谐的声音只是装饰性的矫饰”、“德意志音乐文化相比斯拉夫音乐文化的优越性”等等历史性的偏见已经不能再牢牢左右我们的头脑。而另一位著名音乐学者阿多诺对德沃夏克的论断“仅仅是过分动情、装腔作势、把美国和音乐流行主义结合在一起、代表着艺术的低劣化”在今天来看似乎也有些过头了。

专辑曲目:
01. Dvorak / Piano Concerto in g minor Op.33 - 1. Allegro agitato    [0:18:33.52]
02. Dvorak / Piano Concerto in g minor Op.33 - 2. Andante sostenuto    [0:08:53.60]
03. Dvorak / Piano Concerto in g minor Op.33 - 3. Allegro con fuoco    [0:11:13.69]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郑重声明:
1.本人提供的所有音乐作品均是在网上搜集,任何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
2.本人不对本人所发布的任何内容负任何法律责任!该下载内容仅做宽带测试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请购买正版!
3.本人列出的文件没有保存在本站的服务器上,本人仅负责链接,本人对被传播文件的内容一无所知。
4.如侵犯音乐原作者或发行商版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动感炫音 .

GMT+8, 2024-11-25 06: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