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2|回复: 0

C 20世纪伟大指挥家《阿德里安·鲍尔特》2CD. 2002 [FLAC+CUE/整轨]

[复制链接]

2179

主题

5

回帖

3万

音符

超级版主

积分
4629
发表于 2024-3-6 09: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over.jpg

back.jpg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古典音乐】20世纪伟大指挥家《阿德里安·鲍尔特》2CD. 2002 [FLAC+CUE/整轨]

专辑名称:Great Conductors of The 20th Century Vol.16 - Sir Adrian Boult
演奏乐团:伦敦管弦乐团协会、伦敦爱乐乐团、新爱乐乐团、爱乐乐团
指挥:阿德里安·鲍尔特爵士(Sir Adrian Boult)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管弦乐
录音时间:1956-1974年、伦敦
发行公司:EMI、IMG
唱片版本:欧洲版
唱片编号:575 459-2



专辑介绍:
这张双CD专辑是英国著名指挥家阿德里安·鲍尔特爵士的录音精选辑,“20世纪伟大指挥家”系列的第十六辑,是IMG Artists和EMI Classics之间的一个联合项目。参与演奏的乐团:伦敦管弦乐团协会、伦敦爱乐乐团、新爱乐乐团、爱乐乐团。

阿德里安·鲍尔特(Adrian Boult,1889年4月8日-1983年2月22日)英国指挥家,20世纪英国乐坛举足轻重的指挥家之一。他一生最伟大的贡献是对于英国音乐的推广,处处充满高贵的气质与精确稳健的速度感,而且丝丝入扣,感情充沛,自从1929年任职英国国家广播管弦乐团的常任指挥以来,他更是致力以推广当代英国古典音乐历二十年锲而不舍,而值得一提的是鲍尔特本身并不因此忽视他国他时代的其他作品,举凡后浪漫与国民乐派时期作曲家的作品,他亦多所精通,这也是他的演奏会总是能吸引大批观众前往观赏的主要原因。 作为英国音乐的提倡者,鲍尔特爵士擅长埃尔加、威廉斯(Ralph Vaughan Williams)、沃尔顿等人的作品,并指挥了许多音乐家作品的首演,被视为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指挥家之一。

(文/若衡)====================
这张双CD专辑收录了阿德里安爵士的乐迷们梦寐以求的曲子。就此我们必须感谢马尔科姆·沃克,他在几年前编纂了鲍尔特的录音作品目录,并为此唱片编写了充实的介绍手册,并(我推测,尽管没有标明)选择了录音曲目。这张唱片不仅会让行家开怀,而且对那些尚未涉及鲍尔特的乐迷来说也是适用的,在听过之后,他会对为什么阿德里安爵士被列入最伟大的指挥家之列毫不怀疑。事实上,这张唱片对那些对鲍尔特晚年形象感到失望的人来说尤其具有推荐价值。在他们眼中,鲍尔特是一个慈祥的英国老绅士,一个过去时代的幸存者,其最好的演出是指挥英国“牛粪堆学派”的温柔缠绵的狂想曲,或者是爱国主义进行曲。

然而,鲍尔特的“慈祥老绅士”的形象,就象布鲁诺·瓦尔特的“圣人”形象一样是有关当事人乐于培养的一种流行的误传。乐团成员对他非常忠诚,有关他的易于紧张,易发脾气的传言尽管完全属实,但却很少流传。随着他在78转录音和早期的LP时代的录音上市的增多,EMI公司也出版了大量他的录音,鲍尔特一个更具活力的形象显露了出来,显然,这些晚期录音足以取悦他的许多乐迷,我们必须警惕如果有早期相同作品的录音存在时,选择近期的录音就要小心谨慎。

专辑中没有多少曲子有后来的版本。《罗布·罗伊》是从Nixa公司1956年的一套双LP柏辽兹序曲中选取的,Pye公司有廉价版的唱片出售。英国指挥家总是最垂青柏辽兹,但一般的常识认为最纯正的皇家血统是从哈蒂传到比彻姆再传到科林·戴维斯爵士。不是对这三巨头的成就有何疑议,但这对鲍尔特来说有点不太公平,他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录音了三支序曲,并无可置疑地确立了自己在演奏柏辽兹作品方面的声望。开始的几个小节不太精准,还有些许嘘声,但当音乐渐强时,鲍尔特很快就变得危险起来,猛烈的攻击,一些弹奏差之厘毫就会把弦绷断。在需要的地方他又是温柔优雅,最重要的是他营造出了柏辽兹凭之出名的炽热的享乐主义精神。其中一些不连贯的细节丝毫没有影响我。

与Pye的LP相比,本碟经转换工程师的努力不再象以前那样尖利狭隘。但他们无法消除一些平衡上的问题。竖琴似乎离麦克风太近,而某些管乐器则被奚落在一边。如果你想听一下坐在乐队中弹奏竖琴时能听到多少《哈罗德在意大利》的主题,那这张碟就是上选。鲍尔特因其乐队的平衡而著名,所以我们当然地认为错不在他。不管怎么说,我希望能尽快能重新出版柏辽兹的这些完整录音。

我得承认从我开始听音乐时就有了弗兰克的录音。它原来是《读者文摘》出版的一套唱片中的,我在学校时就有。我在上学时听到的其它演出和鲍尔特的差距并不大(我特别记得John Carewe和Hugo Rignold)。只是因为时间的流逝,鲍尔特的这一演奏才成了其他指挥家不愿靠近的一个典范。鲍尔特自己早期与这支交响曲的接触又是怎么的呢?他年轻时听过弗兰克的学生加百列·皮纳尔的演奏,这一记忆成了他自己演奏的基础。尽管我从未听过托斯卡尼尼的版本,但我知道他完全是通过直觉达到了与托氏非常接近的风格,我还可以作证有另外一名指挥家与鲍尔特惊人相似,那就是托斯卡尼尼以前的学生马里奥·罗西(Mario Rossi)。另外一名采用直截了当,一往直前的方式的指挥家,保罗·佩雷(Paul Paray)也在年轻的时候有充分的机会聆听皮纳尔的演奏。简言这,鲍尔特并不是孤立无援,他可能代表着一些已经逝去的伟大传统。

这些《读者文摘》唱片是按特殊订货发行的,买家被保证他们拿到的是仅此一套的产品,永远也不会向公众出售。幸运的是这并不属实,1976年RCA公司,这些唱片的录音者,发行了其中的一些,包括弗兰克。能再听到它真太好了,和我记忆中的一模一样,鲍尔特似乎演奏的尽善尽美。当几乎所有的演出都在作曲家停顿与回顾先前主题的地方陷于停顿时,鲍尔特却一无反顾地前进。举一个例子,在终曲中,弗兰克用他的第二乐章的主题营造了一个轰然作响的高潮,鲍尔特没有首先放慢速度,他保持稳定,逐渐拓宽,最后气势压人,然后在动力消散之前趁胜昂首前进。另外,为了证明他的敏锐并不仅限于速度,我还要指出在第二乐章1'37''处中提琴的激情加入在我的经历中是绝无仅有的。鲍尔特的英国国教背景可能与弗兰克的天主教热情正好相反,但这没有妨碍他全心全意地演绎弗兰克的作品。

命名颇有些怪异的伦敦乐队协会在RCA的LP上被改名为RCA Victor交响乐团(这是对大西洋两岸的非签约乐团的传统通用名称),有流言说这其实就是伦敦爱乐乐团。马尔科姆·沃克解释说这是一支由自由乐手临时拼凑起来的乐团,其中许多成员的确来自爱乐乐团。在这张唱片中经常可以听到乐手之间的不协调之音,但鲍尔特仍能使整个乐团通力合作来实现他对音乐的理解。录音仍很生动。

鲍尔特的《读者文摘》录音还包括了轻快的柴科夫斯基《胡桃夹子》和《天鹅湖》组曲,这两支曲子在Chesky公司的唱片中都有出售。鲍尔特在Nixa的柴科夫斯基录音包括第五,第六交响曲,他在Decca指挥了第三交响曲。他显然对柴科夫斯基的第三交响曲情有独钟,他在1950年代中期,1974年又再次与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为Decca录音过。这里的主题与变奏是选自74年的录音。Walker评论这“被证明是阿德里安爵士在80岁高龄时最值得纪念的录音”。Decca的版本本来不太可能在本集中出现,但不管怎么说,在这里他的晚期演出(和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的重新录音一样)是如此重要,足以消除前期版本可能更重要的怀疑。他在这里充满了最深厚的感情,爱,雅致,诗意和幻想。

随后是颇合逻辑地跟随着《朴次茅斯岬》,因为鲍尔特的热情表演提醒我们沃尔顿的灵感有多少来自《彼特鲁什卡》。这是阿德里安爵士的第三次(最后一次)录音,出自一张世界唱片俱乐部的名为《为博尔特喝彩》的唱片,这张唱片包括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曲目,如沃尔夫-法拉利《圣母的宝石》中的间奏曲,法雅《魔法师之恋》中的“火之舞”,斯特拉文斯基的《马戏团波尔卡》和格什文的《古巴序曲》。

鲍尔特在演绎英国音乐上的成功是基于对基本古典音乐的深厚造诣。就象第一张唱片展示了他在法国和俄国音乐方面的造诣(在法国音乐方面我们还可以加上他的BBC Legends系列上的《达菲尼与克罗埃》,BBCL 4039-2),第二唱片则集中于德国和奥地利经典曲目上。《科里奥兰序曲》是他与约瑟夫·约克录制的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的配曲,许多评论家感觉序曲的全神贯注的程度要比协奏曲本身更甚,在EMG月刊上,有位记忆不错的评论家说道“这不如他著名的78转录音紧凑,但也不失为杰出”。我无法追溯得那么远,但我有一张他在1950年代后期录制的唱片,是奥地利Amadeo公司的一张LP,给我的感觉也相同。用时上的6'50''与NPO版的7'4''相比本身并不能证明什么,但NPO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克莱姆偑勒的乐团,而在早期的版本(与LPO合作的)中有一种共同的感觉,即大家都知道音乐的进行方式。这是典型的贝多芬指挥,魏恩加特纳或年轻的布鲁诺·瓦尔特的炽热,紧张风格。

舒曼的交响曲也是Nixa公司出品的。我有一次曾经听过“莱茵”的广播,那时它因为比托斯卡尼尼的速度快而出名,但这是我第一次听他的《第4交响曲》。在这里我必须要说富尔特文格勒的经典版本在我的脑海里扎根如此之深,就象最近的提勒曼的录音表明的一样,我对任何只在外形上重现这一非凡演奏的指挥家都会不以为然。我对鲍尔特的较“直接”的版本会作为反应呢?

尽管富特文格勒的即席性的自由与鲍尔特的建筑平衡感是两个相反的极端,但你可以听出两者的演绎都来自相同的经历,实际上出现的性格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唤醒冲动的弗洛斯坦(Florestan)方面,二人不相上下,但必须承认富尔特文格勒为恳求的优西比乌(Eusebius)(主要是在浪漫曲中)的某些乐句投入了非常特殊的含意。(译者注:舒曼任音乐杂志出版家时有两个笔名,代表两种个性: 弗洛斯坦和优西比乌。弗洛斯坦代表力与正直,激动的革命者;优西比乌代表梦想与浪漫,多愁善感,女性化。舒曼的音乐常表现这两种精神。)富特文格勒对向终曲的“瓦格纳”式的过渡的处理长期以来一直是个标准,但鲍尔特也的确非常出色。Nixa的录音有些粗糙,但这些舒曼作品的演奏我们应该得以完整地颀赏。

沃尔夫的《意大利小夜曲》是少数未列入计划的曲目之一,是小提琴家麦克尔·拉宾在一些音乐会上提前结束演奏后临时加演的。对于沃克来说,这是“鲍尔特最杰出的录音之一”。你可能会觉得我对任何鲍尔特的演出都会称赞为“最好的之一”,但此处我却不这么认为。我欣赏演奏的活力,但感到缺乏了一种地中海的慵懒,它有点焦燥不安了。切利比达奇在1968年罗马的一次广播演出比鲍尔特用的时间多了不到一分钟,但听上去却找到了爱意和温暖的空间。

很奇怪,鲍尔特在演绎舒伯特的《C大调伟大交响曲》上的名气并没有鼓励他演出该作曲家其它的作品。他早期的“未完成”一直没有继篇,直到BBC Legends最近出版了一张唱片(BBCL 4039-2,还有拉威尔的作品)。这张第四交响曲的录音是为音乐厅唱片俱乐部制作的,非常罕见。音乐厅俱乐部是不对外人销售的。它满足了我们期望的所有东西:引子严肃但不呆板,然后是活力四射的活泼的急板,行板如文雅的漫步(这一乐章可能会听上去过长),小步舞曲的处理恰到好处,终曲标示了舒伯特从庄严的开头到结尾处爆发出炽热阳光的整个进程。录音中的低音部分略显不足(大提琴的曲调没有唱出来)但仍可接受。

非常感谢BBC Legends还找到了鲍尔特指挥的西贝枊斯的《第七交响曲》。鉴于鲍尔特为Nixa公司录制的西贝枊斯的音诗的高质量,这首曲子的卓越也就不足为奇了。人们很容易把《暴风雨》的前奏拿来与比彻姆1947年版本比较。比彻姆坚持在全篇使用清晰的弦乐三连音,取得了一种催眠般的效果,但可能有点说教的感觉。博尔特的速度几乎是相同的(比彻姆:6'28'',博尔特:6'13'')。他的三连音虽然也在,但却更多的融入了整体音乐中去。一场自然灾难在我们无望的眼前慢慢地展开,让人觉得还有什么更大的灾难在后面。我感觉这绝对太吸引人了。说句题外话,内维尔·马里纳的更近的一个版本用时3'3''就完成了此曲。三连音显然成了颤音,这是一个“欲速则不达”的例证。它尽管听上去惊心动魄,但这是一种电影式的表现手法,西贝枊斯的想象力被限制住了。

马尔特姆的选材向EMI和其它公司提出了挑战;这是对一位已广为人所知的指挥家的绝好的致意,同时我们也能从中得到启发。它让我们知道鲍尔特还有多少精华仍深藏窖中,有待开发。  

专辑曲目:
cd1
柏辽兹:《罗布罗伊》序曲 / 伦敦爱乐乐团(1956年8月15-31日、Walthamstow Town Hall)
01. Berlioz / Overture 'Rob Roy' Op.54
弗兰克:《D大调交响曲》 / 伦敦管弦乐团协会(1959年6月1日、Watford Town Hall)
02. Franck / Symphony in D minor - 1. Lento - Allegro Non Troppo
03. Franck / Symphony in D minor - 2. Allegretto - Attacca
04. Franck / Symphony in D minor - 3. Allegro Non Troppo
柴科夫斯基:《G大调第三组曲》 / 伦敦爱乐乐团(1974年6月17日、伦敦Abbey Road Studios)
05. Tchaikovsky / Suite No.3 in G major - 4. Tema con variazioni
06. Tchaikovsky / Suite No.3 in G major - Var.1
07. Tchaikovsky / Suite No.3 in G major - Var.2
08. Tchaikovsky / Suite No.3 in G major - Var.3
09. Tchaikovsky / Suite No.3 in G major - Var.4
10. Tchaikovsky / Suite No.3 in G major - Var.5
11. Tchaikovsky / Suite No.3 in G major - Var.6
12. Tchaikovsky / Suite No.3 in G major - Var.7
13. Tchaikovsky / Suite No.3 in G major - Var.8
14. Tchaikovsky / Suite No.3 in G major - Var.9
15. Tchaikovsky / Suite No.3 in G major - Var.10
16. Tchaikovsky / Suite No.3 in G major - Var.11
17. Tchaikovsky / Suite No.3 in G major - Var.12
威廉·沃尔顿:《朴次茅斯岬》 / 伦敦爱乐乐团(1967年7月27日、伦敦Abbey Road Studios)
18. Walton / Overture 'Portsmouth Point' 2

cd2
贝多芬:《科里奥兰序曲》 / 新爱乐乐团(1970年9月17日、Kingsway Hall)
01. Beethoven / Coriolan Overture Op.62
舒曼:《第四交响曲》 / 伦敦爱乐乐团(1956年8月15-31日、Walthamstow Town Hall)
02. Schumann / Symphony No.4 in D minor Op.120 - 1. Ziemlich langsam
03. Schumann / Symphony No.4 in D minor Op.120 - 2. Romanze
04. Schumann / Symphony No.4 in D minor Op.120 - 3. Scherzo
05. Schumann / Symphony No.4 in D minor Op.120 - 4. Langsam
沃尔夫:《意大利小夜曲》 / 爱乐乐团(1957年1月5日、Walthamstow Town Hall)
06. Wolf / Italian Serenade
舒伯特:《C大调第四交响曲》 / 伦敦爱乐乐团(1959年2月23-27日、Wembley Town Hall)
07. Schubert / Symphony No.4 in C minor D417 'Tragic' - 1. Adagio molto
08. Schubert / Symphony No.4 in C minor D417 'Tragic' - 2. Andante
09. Schubert / Symphony No.4 in C minor D417 'Tragic' - 3. Menuetto
10. Schubert / Symphony No.4 in C minor D417 'Tragic' - 4. Allegro
西贝柳斯:《暴风雨》 / 伦敦爱乐乐团(1956年9月1-12日、Walthamstow Town Hall)
11. Sibelius / The Tempest - Prelude

郑重声明:
1.本人提供的所有音乐作品均是在网上搜集,任何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
2.本人不对本人所发布的任何内容负任何法律责任!该下载内容仅做宽带测试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请购买正版!
3.本人列出的文件没有保存在本站的服务器上,本人仅负责链接,本人对被传播文件的内容一无所知。
4.如侵犯音乐原作者或发行商版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动感炫音 .

GMT+8, 2024-11-25 02: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