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回复: 0

B 【现场录音】米凯兰杰利《1973年东京演出现场》2CD. 2007 [FLAC+CUE/整轨]

[复制链接]

3021

主题

2

回帖

4万

音符

超级版主

积分
6232
发表于 2024-7-20 08: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史前青蛙 于 2024-7-20 08:50 编辑


cover.jpg


back.jpg






https://115.com/s/swz829h36f5?password=q721&#
【现场录音】米凯兰杰利《…/整轨]等2个文件(夹)
访问码:q721

【现场录音】米凯兰杰利《1973年东京演出现场》2CD. 2007 [FLAC+CUE/整轨]

专辑名称:Live in Tokyo 1973
演奏家: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钢琴
录音时间:1973
发行公司:Tokyo FM
唱片版本:日本版
唱片编号:TFMC-0021/22


专辑介绍:
这张双CD专辑是米凯兰杰利1973年10月29日在日本东京文化会馆的演出现场录音。音乐会上米凯兰杰利演奏了舒曼《维也纳狂欢节》、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拉威尔《高贵而伤感的圆舞曲》、《夜之幽灵》。

==================================
舒曼钢琴套曲《维也纳狂欢节》作品26,题目本身就是一种抢救行动,一开始这部作品定名为《狂欢节:四个音符的玩笑》,舒曼最后将此曲题献给莫南德·席勒,他描绘它为“一首伟大的浪漫奏鸣曲”。另一个场合,他使用了“一份浪漫主义的展品”这样的措词。题目中的“玩笑”据认为主要是掩饰第一乐章源自“马赛曲”的引语,当时在维也纳是严禁此曲的(舒曼在后来的三部作品中又引用此曲)。了解内情的人知道,这首乐曲记录了一八三八年舒曼维也纳之行的观感,舒曼去维也纳时,曾想把他的《新音乐报》迁往维也纳出版,但是遭到梅特涅当局的无理拒绝。为了抗议这种压制出版自由的行径,舒曼把当时象征革命的“马赛曲”放到维也纳狂欢节中,含沙射影地讽刺梅特涅的倒行逆施,暗示维也纳将掀起推翻梅特涅政权的革命风暴。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兴起之后,不同流派之间的竞赛与斗争日趋激烈,音乐中革新派与保守派之间的斗争尤为突出。进行这种斗争,作曲家没有使用刀枪剑戟这些武器,他们的重要手段就是使用音乐的讽刺。舒曼在《狂欢节》中就充分使用了音乐的讽刺手段,向音乐中的保守势力——庸夫俗子发动猛烈进攻。

整部作品包括:1、快板 2、浪漫曲 3、谐谑曲 4、间奏曲 5、终曲

在g小调“浪漫曲”的悲伤下行乐句中,舒曼似乎又在怀念圆房的意中人了,虽然有一个捷径转调至C大调,然后G大调,在中段带来一个简短的、高涨的新希望。在结束时的以外转调意味着一切都未失去。在“谐谑曲”中有一个降B大调小型回旋曲,舒曼戏谑地用了附点节奏,这可能听起来很迷人,但是他却出人意外地转了调。在E和F集结连续的属七和弦以恢复本调之前,一个等音乐化的降D将主要主题又恢复到A大调。在靠近结束时他又以二分音符耍弄了不定的属七和弦。汹涌澎湃的降e小调“间奏曲”是五个乐章中最热情的,如果么有什么私房话要说,舒曼很少使用这种复杂的调性。他可以称它为“无词歌”。无论是旋律的形式及其反复出现的重复八分音符,还是伴奏的编排,其本身就足以使双手忙得不可开交,两者均意味着在他作这些曲子时,脑子里不断有某些浪漫的诗句在作怪。这个乐章出色地预言着1840年及其大量歌曲的涌现。在忽略了几年奏鸣曲式之后,舒曼在降B大调最急板的终乐章上又重新使用它,似乎要证实他称该作品为“一首伟大的浪漫奏鸣曲”。其内容要比他过去在该形式上所作的简练多了。作为一部钢琴的杰作,它仍然显示出才华横溢的效果,丝毫不是那种有特色的急板尾声。

=================================
肖邦《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作品35,作于1837年。舒曼称之为“神秘莫测的,好像脸带嘲弄的笑容的狮身人面像”。这自然不是像海顿或莫扎特奏鸣曲那样“从前好世道”的音乐,这是肖邦独具一格、真正革新的作品。

第一乐章,极慢板,从呻吟般的极慢板开头,接着用双倍速度奏出第一主题。这第一主题一直情绪不安,直到第二主题出现,才趋于安静。但安静的第二主题马上也激动不安。结尾阴沉不安,它并没有带来宁静的气氛,没有使人感到戏剧已经结束,而使人急切期待着以后将发生的事件。

第二乐章,谐谑曲,以阴郁开头,犹如低云密布,大风咆哮的感觉。速度转慢后,有天籁般的甜美。在谐谑曲的最后,低音区中低沉的八度敲击声也说明已经失去了光明的希望。

第三乐章,慢板,送葬进行曲。这首进行曲是肖邦1837年为哀悼失去祖国而作,开头表达送葬队伍出动,丧钟的低鸣。中部有一段宁静的来自上帝的安慰,带有“模糊的回忆”般的抒情,然后再重复送葬队伍,直至远去,留下一片空白。

第四乐章,急板。舒曼评述:“这是非旋律,没有欢乐的乐章,像是强有力的手压抑了叛逆的灵魂,使那特别恐怖的幽灵与我们对话。”结尾“像是带着被狮身人面像愚弄过的微笑终了。”肖邦要求这个乐章,要“左手与右手七七八八地齐奏同音。“尼克斯对这个乐章的评述是:”葬仪之后,那边有两三位邻居在议论这位已故者的为人,没有恶意的批评,只有善意的赞扬。”而克拉克则认为,“像是秋风吹散枯叶,飘落在新墓上。”

================================
拉威尔《高贵而伤感的圆舞曲》,1911年5月由路易·奥贝尔隐去作者姓名的情况下作为钢琴曲首次上演,它的公演引起了听众对作曲者的猜测,从萨蒂一直猜到科达伊,但没人猜到是拉威尔。

此曲由八首小圆舞曲组成,性格各异。和声上有许多创新,使用未解决的不协和和弦,大量增五度和弦,七、九、十一和弦以及倚音。此曲极富特色,八首乐曲的结构都较为方正,可见其古典美;有着印象主义风格的和声,又有明显的法国传统音乐特征:典雅古朴、简洁精炼。乐曲本身几乎没有什么技巧上的负担,音符很少。

八首小曲描写了一次舞会。第一首是舞会热闹的开场:宾客们穿着漂亮的衣服,齐聚舞池翩翩起舞。其间有一段优雅的独舞(33-44小节)。第二首,忧伤的伴奏飘然而至,主题是一个人的独白,像是在回忆过往。第三首是一段轻快的舞蹈。第三首和第四首是相连的。第三首圆舞曲尾声似乎停滞不前,在人们的期待下,第四首终于出现。轻快神秘的舞步,令人琢磨不透。第7-8小节的三连音像是一位优雅的女士展开裙摆做了一个华丽的转身。整首曲子就像在描写一位神秘的人物。第五首像是舞会的小憩,非常安静。第六首轻盈愉悦、无忧无虑。第七首是舞会的高潮。1-18小节,仿佛是一个人在邀请另一个人,发出了三次邀请。第10小节开始的长音和弦进行与休止符,像是在等待对方的回应。终于,第19小节,舞伴做出了回应,出现了本曲的主题。39小节开始,镜头似乎给到了远景,很模糊、隐约,声音很弱。然后一点一点推进,到了51小节,又出现了第一首里面的集体舞,大气而热闹。第八首表现了曲终人散却依依不舍的哀伤。此曲主题的核心元素就在第1-4小节,表现了主人翁的惆怅与伤感,似乎在寻找、回忆。

===============================
拉威尔《夜之幽灵》,完成于1908年,是一部包含了三首钢琴音诗的组曲,包括《水妖》、《绞刑架》、《幻影》。这三首作品是拉威尔根据法国十九世纪诗人布朗特的诗歌改编的。同名原著诗歌中的原文来自古老波斯语的“魔鬼”或者“幽灵”,根据诗人布朗特所说,他这套诗歌集里的 神话都是夜深人静时“幽灵”现身向他叙述的。而拉威尔这套音乐同名作品开辟了钢琴演奏技巧的新天地,成为他最有代表性的钢琴作品。

这三首弥漫这浪漫主义神话色彩的钢琴音诗各具特色:

第一首《水妖》以凄美动人的旋律和波澜荡漾的“水之和声”见长。这首作品描写的是迷人的水妖向人类男子 倾诉爱慕之情,可是最终被拒绝的幽怨故事。乐曲的一开始就由左手唱出水妖迷惑醉人的抒情主题旋律,右手的重复和弦伴奏用变化多端的增和弦大和弦交替色彩描 绘出湖面水波连连的迷离景色,犹如是水妖从遥远湖底传出爱慕的歌声。这个幽怨的歌声接下来在不同的声部以不同方式出现,每次也配上不同的伴奏,描绘出诗中 “我泛起的水花打落在他的窗前”、“洁白的浪花”、“荡漾的水面留下我游过泛起的落叶痕迹”等等凄美的画面,时而哀怨,时而激动,让我们联想到水妖对青年 的各种诱惑和哀求。全曲的高潮由双手快速三十二分音符琶音奏出,波涛滚滚,心潮起伏。之后,音乐变得极为宁静,不过仍然听到波浪在隐约地翻滚着,水妖的歌 声旋律再次优美如诗的唱出,犹如是描绘诗中“她歌声结束后,哀求我戴上戒指,跟随她回去水底王国做她的丈夫——湖的国王”。接下来的四小节是全曲唯一没有 “水般和声”伴奏的单声部旋律,在右手缓缓唱出。这里没有了波浪的声音,只有沉重的语气,仿佛是诗中的青年对水妖说“我爱的是一位人间的女子。”这个无伴 奏的旋律一结束,双手突然开始连串波涛澎湃的快速琶音(“极度悲伤和愤怒的水妖听完,大声痛苦悲歌),逐渐慢慢减弱,最后以宁静的高音声部双手琶音模仿微 波荡漾中结束全曲(“苦笑伴着泪水,她逐渐消失在雨中,一道白色的水痕划过我黑夜中的窗户”)。

第二首《绞刑架》犹如是一部音乐恐怖绘画,描写了绞刑架上挂着的摇摇欲坠的尸首和落日黑暗景象的阴森气氛。全曲速度缓慢,一直要踩着弱音踏板,配合上织体 丰富而色彩凄凉的和声,营造出令人毛骨竦然的情景,犹如诗中所描绘的“落日使尸首显得更血红”的恐怖画面。乐曲中不断以不规则组合出现在不同声部的降B音 仿佛是诗中所描绘的“从远处传来阵阵的钟声”。最后一个段落,拉威尔在谱子上注明“把旋律稍微突出,毫无表情地演奏”。逐渐,钟声回到了高声部,左手奏出虚弱的主题,音乐在孤独凄凉的钟声里中结束。

第三首《幻影》中无论是高难度的钢琴技巧还是音乐所描写的邪恶诡异幻觉都是奇异而令人震撼的。幻影其实是一只可怕阴险的侏儒精灵,他专门 在夜间突然狂笑(突强琶音和激烈的震音),恐吓人类,并且每次可以突然在黑暗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乐曲中突然而来的停顿描绘了他诡异的突然消失)。乐曲中迅 速的反复音,激烈的琶音,突然变化的织体以及强弱对比是钢琴演奏者面临最大的挑战。

专辑曲目:
cd1
01. (Applause)
02. Schumann - Faschingsschwank aus Wien 'Fantasiebilder' op.26 - 1.Allegro. Sehr Lebhaft
03. - 2.Romace. Zimlich Langsam
04. - 3.Schezino
05. - 4.Intermezzo. Mit Groesster Energie
06. - 5.Finale. Hochst Lebhaft
07. Chopin Sonata NO.2, op.35 in B flat minor - 1.Grave - Doppio movimento
08. - 2.Schrzo. Presto, ma non troppo - Piu lento - Tempo 1
09. - 3.Marche funeral. Lento
10. - 4.Finale. Presto

cd2
01. Ravel Val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 - 1.Modere. Tres Franc
02. - 2.Assez lent. Avec une expression intence
03. - 3.Modere
04. - 4.Assez anime
05. - 5.Presque lent. Dans un sentiment intime
06. - 6.Vif
07. - 7.Moins vif
08. - 8.Epilogue. Lent
09. Ravel Gaspard de la nuit - 1.Ondine
10. - 2.Gibet
11. - 3.Scarbo

郑重声明:
1.本人提供的所有音乐作品均是在网上搜集,任何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
2.本人不对本人所发布的任何内容负任何法律责任!该下载内容仅做宽带测试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请购买正版!
3.本人列出的文件没有保存在本站的服务器上,本人仅负责链接,本人对被传播文件的内容一无所知。
4.如侵犯音乐原作者或发行商版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动感炫音 .

GMT+8, 2024-11-23 03: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