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辑中文名: 倚天屠龙记
艺术家: 毛阿敏
金学峰
资源格式: WAV
发行时间: 2003年
地区: 大陆
语言: 普通话
简介:
IPB Image
专辑介绍:
武侠题材的艺术作品从表面上看来是一种通俗化的、较为强调娱乐性的东西,但实际上,它牵扯了中国式哲学脉络的众多神经,而绝不是简单的打打杀杀,正义压倒邪恶的通俗故事。就“华山论剑”来说,一个“论”字,将武学概念提到了极高的精神意境中。所以,这次《倚》的音乐创作的总体理念,就是着重刻画这种精神意境,也可以说就是一个“论”字。既然是“论”,那么,兵刃相见在于次,武学境界在于主。在这一点上,我与词作家暨《倚》剧的音乐监制陈涛一拍即合。以一个“论”字为中心,在武侠题材影视作品的音乐创作上作一些大胆的尝试。简化或者抛弃过去那种刀光剑影的武侠音乐方式,取而代之为一种博大而高深内势,将中国武学的深邃内涵用音乐的方式加以诠释!同时,力求在不失东方文化色彩的前提下,做到国际化,世界化。这一点不仅仅是体现在音色,旋律以及节奏上,更重要的是一种世界化的理念。
此次《倚》的系列音乐中,民乐的运用手法为一大特色。用传统的和现代的音色加上创新的音乐语言,描写了剧中侠客们游离在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心理状态,孤傲、冷酷、脆弱、缠绵、悲凉等诸多因素,都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加以体现。多数乐段中都在貌似平静的背后蕴含着内心的强势涌动,似乎随时都会爆发。节奏乐器的运用同样沿袭了这样的思路,貌似简单的节奏背后,其实隐藏了大量变化莫测的形态。即便是一个简单的背景因素,也充满了无数暗藏的细节。界呼与真实乐器与电子乐器之间的一系列音色的运用,其中包括大胆的启用土著部落打击乐器,这些都在这里起到了重要作用。很好的弥补了传统音乐手法上的诸多不足和局限。
情感因素是《倚》剧的另一条重要线索。剧中主要人物的各种情感错结给音乐预留了巨大空间。在这一方面,音乐极尽缠绵、柔情、无奈和酸楚之笔墨,刻画了英雄内心如水的另一面。西洋乐器、民乐甚至电子乐器的结合运用也是一大特色。使得这一部分在传统情感的基础上,平添了许多世界化的气息。大气而不做作,柔情处缠绵悱恻,激情处催人泪下。许明先生的一曲《爱上张无忌》,加上毛阿敏的动情嗓音,使得《倚》剧的这一部分音乐锦上添花。
交响手法的运用是《倚》剧中不可缺少的,许多超大场景给音乐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然而,中国武学的独特文化氛围,结合交响乐的十二平均律,同时体现一个“论”字,做到这些并不容易。最终,无规则变化的五声音阶,强劲动力的中国打击乐、行云流水般的弹拨乐和吹管乐,加上现代节奏意念,众多电子音色,同时借助强大的电脑后期制作,非常好地完成了最初的创作意图。
主题歌是电视剧音乐中的重头戏,首先需要尽可能体现总体创作意图,同时又要尽可能接近百姓,另外还要作为戏中的主情感因素,为管弦乐队的变奏打下基础。这其中与陈涛耗费了大量脑筋,最终定下此稿。录音时,与歌手的交流又成了另一个难题,竟然先后有4位歌手由于对歌中筋骨拿捏的不到位而未被采用。最终还是久经歌坛的金学锋以完美的演绎“说”服了大家。与此歌不同的是,毛阿敏在录《爱上张无忌》时,状态极佳。虽然已经倾倒众人,但依然要求“再来一遍,还能更好”,果然出神入化!
此次全部录音的规模也颇为庞大。小提琴独奏特地邀请了当今活跃在国际乐坛的小提琴演奏家刘云志,将一曲情感乐段演绎的丝丝入扣、感人肺腑。乐曲尾部那种缠绵不尽、欲语还休的情感,被处理的淋漓尽致,令人心生感慨,后期大量的电脑制作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中国鼓采用两米直径的大鼓进行24BIT的数码采样,埙也是经数码采样由电脑制作而成。为了能使民乐的五度相声律与管弦乐队的十二平均律相融合,大量的民乐都是采用后期电脑调律的方式进行合成。十几种打击乐器与管弦乐队共同创造的万马奔腾的宏大场景气氛,也是由电脑后期合成的。众多的国际一流的乐器、器材参与了制作,这其中也包含了许多演奏家、录音师的辛勤工作。
专辑曲目:
一、《心爱》
二、《爱上张无忌》
三、小提琴与乐队
四、苍凉
五、光明顶
六、萧与乐队
七、突变
八、悲恸
九、武林至尊
十、道家吟诵
十一、武场
十二、两小无猜
十三、混元霹雳手
十四、似水柔情
十五、危机四伏
十六、圣火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