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回复: 0

【古典音乐】李赫特《基辅的现场演奏录音(第八辑)》 2002 [FLAC+CUE/整轨]

[复制链接]

7778

主题

28

回帖

11万

音符

超级版主

积分
27624

十二生肖之羊

发表于 2024-11-25 08: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over.jpg back.jpg cd.jpg



【古典音乐】李赫特《基辅的现场演奏录音(第八辑)》 2002 [FLAC+CUE/整轨]

专辑名称:Live in Kiev Vol.8
钢琴家:斯维亚托斯拉夫·李赫特(Sviatoslav Richter)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钢琴
录音时间:1962、基辅音乐学院大音乐厅;1963、基辅爱乐音乐厅
发行公司:TNC Recordings
唱片版本:美国版
唱片编号:CD-H1468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李赫特1962年在基辅音乐学院大音乐厅、1963年在基辅爱乐音乐厅的现场演奏录音,曲目包括:肖邦、德彪西、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贝多芬的作品。

==========
肖邦《降A大调幻想波兰舞曲》作品61,作于1845-1846年,呈献给维勒夫人。这是与乔治·桑离婚前肉体与精神都面临悲剧结果时“苦恼的创作”的结果。李斯特评介:“这是染有无休止热病的苦闷的肖邦的晚期作品,此曲到处充满着被突然的变动所刺伤的忧郁,平安中的惊慌,忍无可忍的叹息。犹如经历过伏兵包围而惊慌失色的人们,那种失望的心情,混乱的感情。又像是喝多了烈酒的那种激烈的近似疯狂的焦躁与不安。这只能呵责人们美丽的被死一般的痛苦包围的灵魂,精神已失去了意志,人被绝望所左右,是把痛苦的幻想用在了美的艺术效果里。”此曲由4个(B,C,D,E)重要主题构成,有很长的序奏的3段体。第一段为主题B的发展、C有呈示;第二段为4个主题轮流发展;第三段为音型的自由装饰的发展,主题B的再现和E的再现。

==========
德彪西《版画集》作于1903年,正是德彪西创作精力旺盛的时期,由《塔》、《格拉纳达之夜》、《雨中花园》三首以不同国家地区作为背景的乐曲组成。这部作品是被看作是印象主义流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品,德彪西在作品中用很多之前从未有过的手法,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使之具备了典型的印象主义特征,这种大胆的创新和独特思维呈现出的奇特的艺术效果,奠定了德彪西在印象派钢琴音乐中的地位,为后来的钢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塔》描绘的是德彪西印象中的一座东方古塔。自从德彪西在巴黎博览会上接触到了东方音乐之后,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首作品就是缘此创作的,全部用五声调式写成,用音色模拟出钟声,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感觉。但是这种模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次都出现在不同的八度中,钟声的变化,来衬托整个“塔”的变化,勾勒出不同轮廓和不同色彩的东方韵味之塔。

《格林纳达之夜》描写是一部晚间的舞会,这是一首西班牙小品,但是德彪西并没有亲自参加这场晚会,甚至连西班牙都没有去过,仅凭想象就写成了这首西班牙风格的作品。西班牙本土的作曲大师都称赞:“每一个细节都是地道的西班牙味道”,可见德彪西的创作功力之深。先是用错综复杂的节奏,来衬托舞会开始前的纷杂和人们无精打采的精神,然后这些和弦转为了升C上方的持续音,预示着晚会的正式开始。在邻近结束的时候,有模仿出吉他拨弦的声音,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了夏日的微风,看到了天上闪烁的星星。出现了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幻想效果。

《雨中花园》描绘的是一个小女孩坐在窗前,观看花园中下雨的情形,题材本身就是一个主体(小女孩)随着客体(花园、雨)不断发生情感变化的过程。德彪西用他的印象音乐,让我们分不清自己是听众,是音乐创作者还是作品中的小女孩,虚实之间,物我两忘。雨刚开始下时并不大,我们的音响也是弱的,作者用连续的十六分音符描写淅淅沥沥的雨滴,低音部的持续音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然后是一次由小调向大调的调式变化,让我们都要以为这场雨下不大,就要雨过天晴了,却不知这只是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的一次假象。随着雨势的变大,音响也越来越大,有时是狂风呼啸,有时是电闪雷鸣。作者用紧促的三连音来表现,同时乐曲也逐渐向高潮推进。直到第64小结过后,右手断奏的音符和乐句在三连音的伴奏下在力度和速度上都有所减弱,预示着雨就要听了,雨后的空气也是清新怡人。到了第100小节,用“PP”演奏的长琶音,告诉我们云雾被拨开,晴朗的天逐渐从云层后面探了出了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沉醉于音乐中,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听众还是小女孩还是德彪西,完全和音乐融为一体,得到了全新的意境审美体验。

==========
斯克里亚宾《第五钢琴奏鸣曲》作品53,作于1907年。有人也称之为“狂喜之诗”,因其在乐谱开头引用了“狂喜之诗”的诗句:“啊,神秘的力量,我向你们召唤,埋藏在深沈幽暗的创造者的灵魂,你们这些生命的怯弱的萌芽,我给你们带来了勇气,动起来吧”。

诗句中提到的“神秘的力量”、“埋藏在深沈幽暗的创造者的灵魂”,以及“怯弱的萌芽 这生命的源头”,都反映出斯克里亚宾当时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的渴望。为了给那“怯弱的生命源头”勇气,他不断的召唤“生命”,不仅给“生命源头”勇气,也给自己勇气走出模仿肖邦的影子。

借由“狂喜之诗”的创作精神及勇于尝试新手法的斯克里亚宾终于摒弃了传统古典式及十九世纪的写作技巧,它采用单乐章形式,探究迷离的调性新颖的和声音响,速度与节奏的多样化,音响效果空旷、悠远,神秘中透出狂喜的兴奋,追求激情的幻想和灵魂的净化,充分体现了他的“自我”气质。他以敏锐的音乐感唤回沉落在深暗里的创造者的灵魂和精神。斯克里亚宾常常表示:“我是光,我就是这个世界,我狂野的飞翔,我轻柔地抚动着这些升华了的创作,我是拓荒者,我正在高不可攀的顶巅上……”,这些都是深入这首作品内在的最佳诠释。

在这个单乐章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神秘和弦”(四度叠加)、复杂的拍号和非常个性化的记号的使用,斯克里亚宾内心变化的走向在此表露无疑。虽然在谱面上,该曲用六个升号标记“升F大调”,但是整首曲子实际上无法用“调性”这一概念加以解释。

整个作品的段落是清晰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排列有序。在一个短短引子之后,就开始了急速而紧张的奏鸣曲式快板。主题短促而零碎,音乐的发展非常复杂而突然:呈示部有三个部,有别于一般奏鸣曲的主副二部。整个呈示部从第13小节开始至第156小节结束。主部为平行复乐段结构,从第36小节至第46小节,由两个主题组成,第一段从第13小节至第33小节,表情记号“遥远的”Languido ,5/8拍;第二段从第34小节至第46小节,表情记号“抚慰的”Accarezzevole ,5/8拍;副部Ⅰ从第47小节至第119小节,是一个对比性的二段体结构,速度标记为“愉快的急板”Presto con allegrezza ,第一段从第47小节至第87小节,然后是一个连接部,从第88小节至第95小节;第二段从第96小节至第107小节,表情记号为“傲慢的”Imperioso ;副部Ⅱ从第120小节至第139小节速度记号 “不太快地”Meno Vivo ,表情记号“抚慰的”Accarezzevole 。半音阶的进行为主要素材。

这部奏明曲的展开手法也显得非常的特殊,整个展开部从第157小节至第428小节。在这个展开部中呈示部中的所有主题都被用于展开,而不似传统奏鸣曲那样只展开呈示部中的某一个或两个主题。同时,在展开手法上也异于传统奏鸣曲:传统奏鸣曲展开部是将呈示部中主部或是副部的某一主题,运用反复、分裂、变奏、移调、对位等手法加以展开,一般都会把呈示部的素材发展成完整乐句的形态,当运用多个主题材料时,往往只有一个主题材料是主要的;这首奏鸣曲的展开手法则是将呈示部中的各个主题以完整形态用片段交错的方式组合构架而成,各个主题材料之间也无明显的主次之分,如第157小节至第165小节和第247小节至第262小节是完整的引子主题,第185小节至第190小节、第207小节至第210小节及第228小节至第246小节都是完整的副部Ⅰ之第一主题。主题出现的顺序,展开部的情绪和呈示部是相一致的。所以,这个展开部与呈示部联系紧密且一脉相承的。显然,展开部在这里的作用是加强呈示部主题的音乐形象,对呈示部中所出现的创新技法加以强调。曲尾匆匆结束在刺耳的不协和音上,听起来好象是突然被切断似的。

==========
肖邦《C大调练习曲》作品10第一首,作于1832年。此曲明显地受到巴赫的影响,表现在音型上都是分解三和弦和七和弦,它的音调明朗、和声严谨、情绪庄重,接近“圣咏”。所以有人玩笑地他称它为“逃跑的众赞歌”。

==========
拉赫玛尼诺夫《升g小调前奏曲》作品32第十二首,作于1910年。快板,升g小调。第一部分右手弹分散和弦,中音域有流畅的旋律。中间部左手奏分散和弦,右手奏新的旋律,练习曲风格。

==========
贝多芬《E大调第九钢琴奏鸣曲》作品14第一首,作于1798年,呈献给约瑟芬。此曲是用非常明快的形式所写的作品。

第一乐章,快板,E大调,4/4拍,奏鸣曲式。主题是明朗的,接着在B大调上呈示线条单纯的第二主题。展开部里最初用第一主题,然后是以八度奏出的新旋律,左手以十六分音符伴奏。第一主题再度出现后结束展开部。随后是强有力的再现,其中第二主题也在E大调上再现。

第二乐章,小快板,e小调,3/4拍,三部曲式。第一段是从拥有诙谐情绪的主题开始。中部是C大调,经过句后,大反复至第一段,尾奏是用中部主题中的动机,最后轻轻结束乐曲。

第三乐章,悠闲的快板回旋曲,E大调,2/2拍。回旋曲主题是随着三连音的流畅伴奏奏出的。第一插部主题在B大调轻轻地出现。这个主题非常单纯,同时稍加变形来反复,然后立即连接回旋曲主题的再现。第二插部主题在G大调上强有力的出现。回旋曲主题第三次再现之后,第一插部主题以A大调再现,把最后的回旋曲主题装饰得非常华丽,随后结束全曲。

==========
贝多芬《G大调第十钢琴奏鸣曲》作品14第二首,作于1799年,呈献给约瑟芬。此曲是最简易的乐曲之一。因为曲调非常优美可爱,所以多半被选为初学者学习用曲。

第一乐章,快板,G大调,2/4拍,奏鸣曲式。优美的第一主题是由快乐地来回移动的右手动机,加上左手做简短的对答所组成的。第二主题是以D大调的三度的下行走句奏出,与第一主题一样拥有快乐的表情。展开部较长,首先以g小调出现第一主题,接着是第二主题的发展,然后第一主题的动机移到左手,右手则继续弹奏引导高潮。再现部之后,乐章以第一主题的动机而构成的尾奏来轻轻结束。

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2/2拍,变奏曲式。这是贝多芬第一次在钢琴奏鸣曲中用变奏曲形式。主题是很奇特的,有很多的断奏和休止符。第一变奏是左手奏主题,右手则奏还有切分音的对比声部;第二变奏与主题相同,是属于用很多断奏和休止符的怪异的变奏,在后面接着有四小节的经过乐句;第三变奏的音符很细腻,在右手的十六分音符的动态中做主题的变奏,主题变得非常华美。尾声只有六小节,回到主题气氛后,突然的以很强力度结束乐章。

第三乐章,极快板的谐谑曲,G大调,3/8拍,回旋曲式。回旋曲主题像跳跃一样的轻快,同时是简单的三部曲式。第一插部主题是e小调,用弱的力度奏出。回旋曲主题再现后,出现缓和的第二插部主题,这部分充满抒情性。回旋曲主题再次再现后,是一段回旋曲主题的发展部分。当三连音奏出时,以G大调出现的新的乐思成为尾奏,最后再一次回想回旋曲主题而结束全曲。

专辑曲目:
01. Chopin / Polonaise Fantasie Op.61
02. Debussy / Estampes - 1. Pagodes
03. Debussy / Estampes - 2. La Soiree dans Grenade
04. Debussy / Estampes - 3. Jardins sous la pluie
05. Scriabin / Piano Sonata No.5 Op.53
06. Chopin / Etude in C major Op.10 No.1 Allegro
07. Rachmaninov / Prelude No.12 in g sharp minor Op.32
08. Beethoven / Piano Sonata No.9 in E major Op.14/1 - 1. Allegro
09. Beethoven / Piano Sonata No.9 in E major Op.14/1 - 2. Allegretto
10. Beethoven / Piano Sonata No.9 in E major Op.14/1 - 3. Rondo. Allegro commodo
11. Beethoven / Piano Sonata No.10 in G major Op.14/2 - 1. Allegro
12. Beethoven / Piano Sonata No.10 in G major Op.14/2 - 2. Andante
13. Beethoven / Piano Sonata No.10 in G major Op.14/2 - 3. Scherzo. Allegro assai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郑重声明:
1.本人提供的所有音乐作品均是在网上搜集,任何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
2.本人不对本人所发布的任何内容负任何法律责任!该下载内容仅做宽带测试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请购买正版!
3.本人列出的文件没有保存在本站的服务器上,本人仅负责链接,本人对被传播文件的内容一无所知。
4.如侵犯音乐原作者或发行商版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动感炫音 .

GMT+8, 2025-1-19 11: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