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回复: 0

B 【古典音乐】阿格丽奇《1978和1979年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现场演奏》 2016 [FLAC+CUE整轨]

[复制链接]

4646

主题

11

回帖

6万

音符

超级版主

积分
9589
发表于 2025-6-29 07: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over.jpg back.jpg cd.jpg



【古典音乐】阿格丽奇《1978和1979年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现场演奏》 2016 [FLAC+CUE/整轨]

专辑名称:Live from the Concertgebouw 1978 & 1979
钢琴家:玛塔·阿格丽奇(Martha Argerich)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钢琴
录音时间:1978.5.7、1979.4.22、阿姆斯特丹音乐厅
发行公司:华纳音乐
唱片版本:欧洲纸盒版
唱片编号:0190295948986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阿格丽奇1978年和1979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的独奏实况录音,曲目包括:舒曼《幻想小品集》和拉威尔《小奏鸣曲》和《夜之幽灵》等。

==========
舒曼《幻想小品集》作品12,作于1873年春夏季的莱比锡,5月22日通知出版商“布赖特科普夫与黑泰尔公司”时名为《幻想小品集》,但舒曼直到8月7日才寄出,并满怀希望地附言这家出版商能“善待”这些小品。有人认为舒曼采用《幻想小品集》的标题是受到德国小说作者霍夫曼的小说《用卡罗式手法写成的幻想小品集》的启发。安东·鲁宾 斯坦称这些小品“特别富有想象力却又非常通俗”。

这部一体通俗的作品,尤其像《夜晚》、《冲动》、《夜》及《梦的纠缠》这些乐章,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一个事实:舒曼在这里的成功是他写作上的首次突破,这些作品不再是局限于技术难度,而更注重它们布局宽广、形式清晰以及个性鲜明。其中包括的八首有标题的小品在内容上相互没有什么连贯性。只能说带有不同程度的浪漫主题色彩与幻想情调。这是这一组钢琴曲的共同特色。

1、夜晚,降D大调,2/4拍。有留意极为内涵性的演奏提示,用三连音的连续,描绘了夜幕慢慢低垂的情景。

2、冲动,f小调,6/8拍。舒曼在评论肖邦的钢琴曲创作时曾说过:“我们在肖邦的乐曲里不止一次地遇到过汹涌澎湃、热情奔放的主题。这样的主题应当由钢琴演奏能手弹奏,并且要听好几遍才能领略其妙处。”舒曼的这段话完全试用于他自己创作的这首《冲动》。这首乐曲一开始出现的基本主题就是这样一个带有“汹涌澎湃、 热情奔放”性格的主题。从这个主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青年人的烈火般燃烧的热情与激愤的情绪。

3、为什么,降D大调,2/4拍。作品中有缓慢而柔和的提示。与上一首《冲动》的情趣全然不同,这首一首形象单一、结构短小、感情内在而耐人寻味的钢琴小品。乐曲的开始在轻声的切分节奏的和弦衬托下,由六个音组成的核心音调,听起来就像是一个问号。它使我们联想到海涅的抒情诗《北海·问海》中的诗句:在海滨,在寂寞的黑夜的海滨,痴立着一位青年男子,他胸中满怀愁思,脑中满怀狐疑,他用由于的嘴唇问着海涛:啊,请给我解释人生之谜,这烦恼的太古之谜,告诉我,人类的意义是什么?他从何处来?他往何处去?空中金色的星辰上面住着何人?

舒曼的音乐与海涅的诗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从那疑问式的,略带由于情调的旋律中,可以深切感受到以舒曼为代表的青年知识分子,内心郁结的苦闷的情绪与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乐曲结束时,那个疑问式的核心乐句反复出现了三次,反复的疑问正像青年们是在苦苦地思索与探求着人生的奥妙,但最终也未能得到任何明确的解答。

4、发疯,降D大调,3/4拍。这首乐曲在节奏上非常有特点,具有诙谐性的效果,使人感到心神不定,有反复无常的柑橘。乐曲的演奏提示为“幽默地”。

5、夜,f小调,2/4拍。这首乐曲充满怪怪的气氛,像是在恶梦中挣扎一样,匆忙而且心烦意乱。其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十分明显而强烈。

6、寓言,C大调,2/4拍。乐曲像是一个人在讲一个有趣的故事,首先是缓慢的序奏,之后才慢慢地进入主题。

7、梦的纠缠,F大调,2/4拍。由像是轻飘飘的飞翔一般的部分开始,经过不加踏板的沉重的中段后,又回到原来的动态,然后渐慢并在很弱的力度中结束。

8、最后的歌,F大调,4/4拍。首先是以法国国歌《马赛曲》的开头一样旋律开始,中途速度转快,旋律变得有一点浮躁,然后又回到前面的速度,再奏《马赛曲》一样的旋律。接着是以弱而开始的尾奏变成最弱,最后慢慢地依依不舍地结束乐曲。

==========
拉威尔《小奏鸣曲》 的第一乐章最初创作于1903年,本来是拉威尔参加一家音乐杂志《Weekly Critical Review》的参赛作品。这首作品当时竟然被取消了参赛资格,因为参赛作品要求是“一首不多于75小节的钢琴小奏鸣曲第一乐章”,可是拉威尔的第一乐章整整多了8小节,不符合要求。不过这个比赛最终也因为杂志社倒闭而不了了之。接下来的两年,拉威尔继续写作了第二和第三乐章,完整作品于1905年出版。

这部以古典的调性以及结构为原理的印象派作品再次展示了“拉威尔式音乐语言”趋于成熟。三个乐章都采用严谨而简洁的传统曲式与优美流畅动人的旋律交织而成,隐隐散发着17、18世纪法国古钢琴作品那种高雅清晰的特色。第一乐章主部主题的“下行四度”主题旋律动机成为了贯穿三个乐章的灵魂动机,它在第二乐章里化身成为优美的上行五度(转位)旋律动机,在第三乐章就变成犹 如号角呼唤一般的上行五度动机。

第一乐章,采用了略加变化的奏鸣曲快板曲式,更为精炼简洁。和声精致而变化多端,第一主 题的伴奏音型犹如行云流水,而第二主题的层叠式伴奏声部就突出了优雅清晰的法国式典雅。

第二乐章,注明了是用“小步舞曲”形式写作,气质轻描淡写豪不做作。拉威尔曾经向他的钢琴家朋友玛格丽特·隆表示,这首小步舞曲“应该用贝多芬《降E大调奏鸣曲》作品31第三首的小步舞曲乐章速度演奏”。而且必须要强调主题旋律中的后半拍重音,才能避免把这个高贵典雅的速度错误演奏成简单乏味的华尔兹。

第三乐章,华丽炫目的技巧性写作把这套小奏鸣曲推上了一个生气勃勃的高潮。第一主题是奔跑冲动的节奏,带着一股活跃的冲击力量,极具托卡塔式的写作风格;第二主题赋予优美的旋律性,丰富的半音和声营造出更感性的色彩。最后一段华丽辉煌的色彩和技巧展示将全曲的情绪带入最高潮。

==========
拉威尔《夜之幽灵》,完成于1908年,是一部包含了三首钢琴音诗的组曲,包括《水妖》、《绞刑架》和《幻影》。这三首作品是拉威尔根据法国十九世纪诗人布朗特的诗歌改编的。同名原著诗歌中的“Gaspard”原文来自古老波斯语的“魔鬼”或者“幽灵”,根据诗人布朗特所说,他这套诗歌集里的神话都是夜深人静时“幽灵”现身向他叙述的。而拉威尔这套音乐同名作品开辟了钢琴演奏技巧的新天地,成为他最有代表性的钢琴作品。

这三首弥漫这浪漫主义神话色彩的钢琴音诗各具特色,第一首《水妖》以凄美动人的旋律和波澜荡漾的“水之和声”见长。这首作品描写的是迷人的水妖向人类男子倾诉爱慕之情,可是最终被拒绝的幽怨故事。乐曲的一开始就由左手唱出水妖迷惑醉人的抒情主题旋律,右手的重复和弦伴奏用变化多端的增和弦大和弦交替色彩描绘出湖面水波连连的迷离景色,犹如是水妖从遥远湖底传出爱慕的歌声。这个幽怨的歌声接下来在不同的声部以不同方式出现,每次也配上不同的伴奏,描绘出诗中 “我泛起的水花打落在他的窗前”、“洁白的浪花”、“荡漾的水面留下我游过泛起的落叶痕迹”等等凄美的画面,时而哀怨、时而激动,让我们联想到水妖对青年的各种诱惑和哀求。全曲的高潮由双手快速三十二分音符琶音奏出,波涛滚滚、心潮起伏。之后,音乐变得极为宁静,不过仍然听到波浪在隐约地翻滚着,水妖的歌声旋律再次优美如诗的唱出,犹如是描绘诗中“她歌声结束后,哀求我戴上戒指,跟随她回去水底王国做她的丈夫——湖的国王”。接下来的四小节是全曲唯一没有 “水般和声”伴奏的单声部旋律,在右手缓缓唱出。这里没有了波浪的声音,只有沉重的语气,仿佛是诗中的青年对水妖说“我爱的是一位人间的女子。”这个无伴奏的旋律一结束,双手突然开始连串波涛澎湃的快速琶音(“极度悲伤和愤怒的水妖听完,大声痛苦悲歌),逐渐慢慢减弱,最后以宁静的高音声部双手琶音模仿微波荡漾中结束全曲(“苦笑伴着泪水,她逐渐消失在雨中,一道白色的水痕划过我黑夜中的窗户”)。

第二首《绞刑架》犹如是一部音乐恐怖绘画,描写了绞刑架上挂着的摇摇欲坠的尸首和落日黑暗景象的阴森气氛。全曲速度缓慢,一直要踩着弱音踏板,配合上织体丰富而色彩凄凉的和声,营造出令人毛骨竦然的情景,犹如诗中所描绘的“落日使尸首显得更血红”的恐怖画面。乐曲中不断以不规则组合出现在不同声部的降B音仿佛是诗中所描绘的“从远处传来阵阵的钟声”。最后一个段落,拉威尔在谱子上注明“把旋律稍微突出,毫无表情地演奏”。逐渐,钟声回到了高声部,左手奏出虚弱的主题,音乐在孤独凄凉的钟声里中结束。

第三首《幻影》中无论是高难度的钢琴技巧还是音乐所描写的邪恶诡异幻觉都是奇异而令人震撼的。Scarbo(幻影)其实是一只可怕阴险的侏儒精灵,他专门在夜间突然狂笑(突强琶音和激烈的震音),恐吓人类,并且每次可以突然在黑暗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乐曲中突然而来的停顿描绘了他诡异的突然消失)。乐曲中迅速的反复音,激烈的琶音,突然变化的织体以及强弱对比是钢琴演奏者面临最大的挑战。

专辑曲目:
01. Schumann / Fantasiestucke Op.12 - 1. Des Abends    [0:03:31.06]
02. Schumann / Fantasiestucke Op.12 - 2. Aufschwung    [0:02:44.66]
03. Schumann / Fantasiestucke Op.12 - 3. Warum?    [0:02:04.63]
04. Schumann / Fantasiestucke Op.12 - 4. Grillen    [0:02:46.33]
05. Schumann / Fantasiestucke Op.12 - 5. In der Nacht    [0:03:21.22]
06. Schumann / Fantasiestucke Op.12 - 6. Fabel    [0:02:22.56]
07. Schumann / Fantasiestucke Op.12 - 7. Traumeswirren    [0:02:01.07]
08. Schumann / Fantasiestucke Op.12 - 8. Ende von Lied    [0:04:58.35]
09. Ravel / Sonatine - 1. Modere    [0:03:28.36]
10. Ravel / Sonatine - 2. Mouvement de menuet    [0:02:39.28]
11. Ravel / Sonatine - 3. Anime    [0:03:20.51]
12. Ravel / Gaspard de la nuit - 1. Ondine (Lent)    [0:05:16.18]
13. Ravel / Gaspard de la nuit - 2. Le Gibet (Tres lent)    [0:04:53.00]
14. Ravel / Gaspard de la nuit - 3. Scarbo (Modere - Vif)    [0:08:01.64]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郑重声明:
1.本人提供的所有音乐作品均是在网上搜集,任何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
2.本人不对本人所发布的任何内容负任何法律责任!该下载内容仅做宽带测试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请购买正版!
3.本人列出的文件没有保存在本站的服务器上,本人仅负责链接,本人对被传播文件的内容一无所知。
4.如侵犯音乐原作者或发行商版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动感炫音 .

GMT+8, 2025-7-25 10: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