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回复: 0

风华国韵-谭炎健《天竹》

[复制链接]

8667

主题

37

回帖

12万

音符

超级版主

积分
28625

十二生肖之羊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lder.jpg

唱片详细内容:
    有一种声音,它是独特的,能让每一个流淌着同样血液的龙的传人为之深深打动和沉迷,那就是属于中国人的民族音乐。它来自本源,叩击中国人灵魂深处的门。 中国民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中,就产生了原始的歌舞和歌曲,到殷周奴隶主统治的时代,音乐文化已经相当发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音乐不断得到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音乐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民族音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还表现出它与传统文化互相交融、互相联系、共同发展、共创辉煌的主要特质。 中国民族音乐来自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的梦想与信仰,它吟唱着希望,歌颂着劳动与爱情,诉说着人生。当古曲《春江花月夜》优美的琵琶声起,停顿的间隙,仿佛跌进江南春江月夜的旖旎风光之中。夕阳西下,春春吹佛下的江水涟漪,远处渔舟轻荡,夕阳余辉染红了一江水,晚霞未退,已是皓月高升。民乐如诗,民乐如画。不是每一只耳朵都可以品味其中的曼妙,只有心中早已经住着那小桥流水,菊花古剑,才能听得出二胡的衰怨,琵琶的婉转,古筝的激越……恰如潮湿的雨巷,江畔锦衣夜行的女子以及悲伤思乡的游子。这些民乐乐器,都拥有各自的性格,当您走近并了解它们时,您一定会被打动并深爱上它们。 细细品味,自有感动渗出,那些优美的乐曲穿越了几千年的古老城墙抚摩着我们,我们感受着岁月在脸上刻出的痕迹,任光阴一寸寸老去。
        
        
追求极致的完美录音,震撼发烧友的中国竹笛!荣获国内外多项大奖,各著名乐评人一致感动推荐。 由全球华语金曲奖得主,世界级录音大师Kavichandran Alexander跨刀合作、海峡两岸著名音乐,家倾力演出,在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厅的绝佳自然音场中,写下中国竹笛音乐最辉煌一页。更荣获国际AFIM传统世界音乐奖。 本辑一举收录十首古今名曲,绝佳的演奏功力、绝佳的音场、绝佳的录音,绝对划时代的国乐巨作!
        
        
        
天竹-谭炎健
        
伴奏:星海音乐学院民族乐团
        
指挥:李复斌
        
古筝:李玲
        
        
姑苏行
        
《姑苏行》采用昆曲音调,具有江南风味。乐曲典雅,表现了古城苏州(古称姑苏)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宁静的引子,是一幅晨雾依稀、楼台亭阁、小桥流水诱人画面。抒情的行板,使游人尽情的观赏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中段是热情的小快板,游人嬉戏,情溢于外。接着再现主题,在压缩的音调中,更感旋律婉转动听,使人久久沉浸在美景中,流连忘返,令人寻味。此曲韵味深长,发挥了曲笛音色柔美,宽厚而圆润的特征,再结合南方笛子演奏常使用叠音、打音、颤音等技巧,使乐曲表现更加动人完美。
        
        
春到湘江
        
《春到湘江》自问世以来,就以其鲜明的湖南花鼓音乐特色,时而跌宕激情,时而流畅如歌的新美旋律,乐曲表现了湘江两岸生机勃发的春色美景和湘江两岸人民建设家园的火热干劲及对家乡明天激情满怀的美好憧憬。乐曲共分引子、如歌地行板、欢腾的快板、尾声等几部分。
        
        
梅花三弄 古曲
        
《梅花三弄》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明朱权编辑的《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时桓伊所奏的笛曲。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牧民新歌 简广易
        
《牧民新歌》是以内蒙民歌音调为素材,70年代由简广易创作的一首笛子独奏曲。乐曲的引子,描绘了宽广辽阔的大草原,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短暂的离调,使动人的引子又增添了迷人的动力。第一段抒情的慢板,内蒙民歌风味的曲调,倾吐了牧民对党、对新生活的热爱。第二段在羽调旋律上,再配上活跃的节奏型,描绘出牧民骑着骏马奔驰的欢乐情景。接着进入第三段,节奏放宽,旋律舒展,表达牧民们对社会主义的衷情歌颂。第四、五段音乐情绪更加高潮,运用了花舌、吐音、飞指等技巧,形象的模拟骏马的嘶鸣声。最后,在强烈的节奏音型衬脱下,旋律更加急骤,进一步的渲染了一望无边的草原上人欢马叫的热烈气氛,在高潮中结束了全曲。
        
        
欢乐歌 江南丝竹
        
欢乐歌: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曲调明快热情,起伏多姿,富有歌唱性,旋律流畅,由慢渐快,表示欢乐情绪逐渐高涨,常用于喜庆庙会等热闹场合,表达了人们在喜庆节日中的欢乐情绪。 乐曲采用放慢加花的变奏技法,将母曲《欢乐歌》发展成慢板和中板段落,而以母曲为本段,构成了 A1A2A)的变奏体结构,也就是说据以发展的主题在后,因此有人称它为倒装变奏式放慢是将母曲的音调节奏,逐层成倍加以扩充,如将一拍放慢为两拍或四拍,用以扩大结构。加花是在放慢的节奏上,围绕母曲的骨干音,增添几个相邻的音,以装饰和丰富旋律。这样就发展成与母曲具有一定对比的新型曲调,若不仔细分析,很难辨认其渊源关系。这是传统民族器乐创作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旋律发展手法。
        
        
秋湖月夜 俞逊发 彭正元
        
此曲由俞逊发与彭正元创作于19817月,乐曲取材于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的名篇《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倾,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瑟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乐曲古朴典雅,充满诗情画意,倾诉了人们面对湖光山色的万千思绪和遐想。表现出我国传统艺术作品中常见的那种恬静淡远的意境美。全曲共分三段。
        
        
五梆子 传统乐曲 改编 冯子存
        
《五梆子》,原为华北地区流行的一首器乐曲牌。曲调优美健朗,常用于戏曲过门。该曲牌经冯子存整理加工后,赋予乐曲以粗犷豪爽、热情奔放的个性,梆笛特殊技法的安排和运用,使乐曲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音乐一开始就以富于色彩的抹音、花舌音吸引着听众,头四小节抹音、垛音、历音的连续安排,展现出梆笛演奏艺术的独特风采。主题旋律平稳,情绪洒脱安详,变宫音色彩性的安排,使音调柔和婉转。《五梆子》主题呈示主要是五声音阶不断下行二度模进。它以严格变奏的手法展开乐思,其变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笛子技巧的替换和速度的递进方面,以造成情绪的逐步展开。
        
        
京调 顾冠仁
        
《京调》是顾冠仁(著名音乐家和教授)1960年根据京剧西皮原版和西皮流水音调改编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乐曲采用清脆明亮的竹笛领奏,模拟人们熟悉的京剧唱腔,配以轻快流畅的伴奏音型,构思别具一格,表现了一种欢快喜悦、生动活泼的情趣。清脆明亮的竹笛,模拟人们熟悉的京调唱腔,使人感到轻松愉快。这活泼的快板于一段过门之后,再由竹笛奏出一段新的京剧音调,这一音调舒展、飘逸,与第一段活泼的主题旋律形成对比。乐曲的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轻松活泼的音调,把情绪推向高潮,最后突然放慢速度,由笛子用散板的京剧唱腔结束全曲。
        
        
《扬鞭催马运粮忙》结构为带引子的ABA三段体。引子的音乐形象十分鲜明,伴奏乐队奏出快速而强烈的奔驰音型,笛子则用颤音奏出长音,紧接着又奏出运用下历音和顿音的巧妙结合奏出的音型,一下子就把运粮车队来回奔忙,农民吆喝着赶马的热闹红火场面展现在听众面前。第一段是一个欢乐的小快板,四句体的歌调热情欢快,对答呼应的短句情趣生动活泼。节奏突然放慢后转入对比性的中段。中段舒展而富于歌唱性的主题旋律充满着喜悦的情绪,抒发了乡亲们欢欣自豪的心情。这一主题在反复时的花簇节奏,使音乐增添了一种乐观、诙谐的色彩。
        
        
取材于昭君出塞的故事,最早是琵琶文曲套曲《塞上曲》中的第四曲,后改编为笛箫独奏曲版本。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原的乐器,昭君携琵琶出塞,经常弹奏的当然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李芳园用琵琶曲来附会明君的故事是非常恰当的,而把《妆台秋思》从《塞上曲》中抽出来改为笛独奏曲,则是看中了这段曲调同样适合于箫笛演奏。昭君无语,任人评说。乐曲的情绪更不必非落哪家窠臼。杜次文的引子给人以辽阔的如至草原的感觉,已经点明了故事发生的环境,演奏者如果再能充分发挥曲调的美感、引人深思就是大手笔了。
        
        
        
谭炎健
        
海南省琼海市人。广东省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会长,著名笛箫专业导师,星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副主任、讲师,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管乐研究会会员、中国竹笛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音乐家协会会员。
        
        1970
—1975年,谭炎健就读于星海音乐学院,师从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黄金成副教授。197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1980年,他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跟随我国笛子大师陆春龄教授和谭谓裕先生学习,同时得到著名演奏家俞逊发先生的精心指导。
        
        
他的演奏风格独特、热情奔放,韵味浓郁、细腻典雅,音色圆润甜美、清脆嘹亮、自然流畅、华丽优美、玲珑剔透、悠扬悦耳,犹如行云流水。
        
        
除了笛子外,他还擅长演奏巴乌、葫芦丝、洞箫等中国管乐器。其中,他所演奏的葫芦丝单曲《知音》,感情丰富,余韵绵长,将葫芦丝特有的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一直为广大的葫芦丝爱好者所热爱。
        
        
作品有《刘三姐.葫芦丝专辑》、《发烧神笛》、《中国洞箫.天籁箫音》等。
        
        
曲目:
        1.
姑苏行
        2.
春到湘江
        3.
梅花三弄
        4.
牧民新歌
        5.
欢乐歌
        6.
秋湖月夜
        7.
五梆子
        8.
京调
        9.
扬鞭催马运粮忙
        10.
妆台秋思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郑重声明:
1.本人提供的所有音乐作品均是在网上搜集,任何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
2.本人不对本人所发布的任何内容负任何法律责任!该下载内容仅做宽带测试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请购买正版!
3.本人列出的文件没有保存在本站的服务器上,本人仅负责链接,本人对被传播文件的内容一无所知。
4.如侵犯音乐原作者或发行商版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动感炫音 .

GMT+8, 2025-4-15 22:1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