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0|回复: 0

B 【古典音乐】意大利四重奏《舒伯特 - 最后的弦乐四重奏》2CD. 1995 [FLAC+CUE整轨]-

[复制链接]

3530

主题

3

回帖

5万

音符

超级版主

积分
8279
发表于 2024-1-15 19: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over.jpg


back.jpg


cd1.jpg



【古典音乐】意大利四重奏《舒伯特 - 最后的弦乐四重奏》2CD. 1995 [FLAC+CUE/整轨]

专辑名称:Schubert - The Last String Quartets
演奏:Quartetto Italiano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室内乐
录音时间:1966-1978
发行公司:Philips
唱片版本:德国版小双张
唱片编号:446 163-2

专辑介绍:
这张双CD专辑收录了意大利四重奏团演奏的舒伯特《最后4首弦乐四重奏》。意大利四重奏团在技巧上、音色上都第一流的表现,把名噪一时的阿玛迪斯弦乐四重奏团的录音打得溃不成军。《企鹅唱片指南》评价三星带花,特别指出意大利四重奏团演奏的慢板简直太棒了。

=======================
《c小调第十二弦乐四重奏》D703,作于1820年,其实仅一个乐章,所以称作《四重奏片断》。这一个乐章为很快的快板,C小调,奏鸣曲式。以决定全曲性格震音的第一主题导入开始,第二主题为降A大调,下移大三度,与第一主题形成对照。第二主题移到降D大调,经高八度等反复4次,形成长大的发展性小结尾。发展部以降A大调开始,发展方法承续了呈示部小结尾的形态。再现部以复归于降B大调的第二主题始,再一次强调呈示部小结尾的发展,以第一主题形成尾声。

=======================
《a小调第十三弦乐四重奏》D804,标志着舒伯特进入了晚期四重奏创作阶段。这首作品在第二乐章引用了舒伯特的戏剧配乐《罗莎蒙德公主》的旋律,因此也称为《罗莎蒙德四重奏》。这部作品曲风典雅,情感细腻,在深邃而恬静的旋律中隐伏着忧郁和激动的情绪。那种稍纵即逝的美感令人着迷,成为舒伯特后期创作的杰作之一。

第一乐章,从容的快板,奏鸣曲式。在摇曳的音型中,小提琴奏出梦幻般柔美的第一主题,委婉之后变得激昂。第二主题流畅明快,也发展成激动地段落。第二主题的一个乐句转换成一段平缓的旋律结束了呈示部,并经双呈示部后进入展开部。展开部中第一主题微妙地演变,逐渐迸发出满腔的热情,后又化为细碎的慨叹后。进入再现部两个主题按原型重现,尾声第一主题素材得以再次强调后结束。

第二乐章,行板,回旋曲式。小提琴奏出了《罗莎蒙德公主》的优美主题,淡雅淳朴如一首民歌。两段对比旋律穿插在主题的反复呈现之间,第一段平和抒情,带有殷切的希望。第二段色调暗淡,忧伤不安,节奏抑扬顿挫。尾声主题变奏形式重现,归于平静而结束。

第三乐章,小快板,小步舞曲,三段曲式。第一段由大提琴低暗的音色引出步伐稳重的舞曲,旋律中透出一股愁绪,象是对往昔的挽歌。第二段稍感开朗,于沉郁中透进一束阳光。第三段对第一段再现后结束。

第四乐章,中板,奏鸣曲式。第一主题是质朴的民间舞曲,舞步有明显的跳跃性,欢乐的情绪蔓延其间。第二主题先是一段生气勃勃的进行曲,具有动人的力量,然后是快速的旋转乐句,拨弦伴奏。短小的展开部,两个主题交织展开变化,小调性的快速纷飞的乐句带来了不安定的氛围。再现部两个主题依次重现,尾声第一主题渐渐淡去,以有力的和声结束。

=======================
《d小调第十四弦乐四重奏》D810,创作于1824年,是舒伯特晚期弦乐四重奏中的杰作。由于其第二乐章采用了舒伯特创作于1817年的歌曲《死神与少女》的旋律,故这首四重奏也称为《死神与少女》。这首四重奏在内容上虽然与同名歌曲无对应联系,但其描绘的痛苦、恐惧、激情和抗争等音乐形象多少也反映了标题所表明的含义。作品以戏剧化的旋律和完美的创作技巧成为弦乐四重奏体裁中的名篇,并多次被电影和电视等其它艺术形式所引用。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一声声紧迫的呼喊,惊醒了梦幻中的人们,由此开启第一乐章。短暂的沉默后,紧张低沉并带有惊慌感的第一主题由全体乐器齐奏,在发展中呼喊旋律再次响起,给人带来命运的巨大压力。接着出现如歌的第二主题,给心灵稍作安慰,但很快转为激昂的短促音。第二主题经过从无奈叹息转为坚韧有力的发展历程后,乐章结束呈示部。短小的展开部中,两个主题互相应和,旋律片段此起彼伏,力度不断积攒,掀起与命运的抗争的一阵阵波澜。在一个稍事平静的期待后,再现部开始了。呼喊旋律后首先完整再现第二主题,而阴郁的第一主题最后出现,不断盘旋上升,悲剧性的高潮后只剩下疲倦与心碎,黯然神伤地结束。

第二乐章,流畅的行板,变奏曲式。主题旋律来自于歌曲《死神与少女》,情绪上缓慢、黯淡、冰冷、忧伤,后跟五个变奏:
变奏一:在大提琴拨奏的节奏上,小提琴奏出细碎的音符旋律,跳跃中参杂着一丝慌张。
变奏二:小提琴继续演奏细碎音符,大提琴则奏出舒缓的旋律安慰着小提琴,形成对比。
变奏三:全体奏出节奏强劲的旋律,在激愤不安的情绪中体现了不屈服命运的精神。
变奏四:小提琴奏出抒情优美的旋律,其余乐器则给予温暖的烘托,这是本乐章在暗色环境中唯一出现的靓丽颜色。
变奏五:歌曲主题旋律再次出现并越来越强大,小提琴的细碎音符也越发倔强但最终在湮灭在主题旋律中。乐章最后在歌曲主题的断续气息中结束。
在整个乐章中,小提琴音色较为突出,可以看作“少女”,其余乐器则营造了“死神”形象。但这只是一种比喻,并无对应关系。

第三乐章,很快的快板,谐谑曲,三段曲式。第一段主题狂野笨拙,音乐震颤不断,光线忽明忽暗,气氛在热烈中带有诡异,真是仿佛“死神的舞蹈”。第二段美妙流畅的倾诉与第一段形成强烈对比,小提琴也炫技般地唱出了“花腔”效果。第三段简略回顾第一段后结束。

第四乐章,急板,回旋曲式。这个乐章一扫阴霾悲观的气氛,展现了气势磅礴、积极奋进的力量。第一主题疾速向前,有如风雨雷电来临,不可阻挡。随后的第二主题旋律坚毅而稳重,充满胜利的信心。在快速的节奏中小提琴奏出一句悠长的乐句结束呈示部。短暂的过渡乐句后,乐章进入再现部。第一主题有一段展开的段落,形象地展示了暴风雨的酣畅淋漓的场景。第二主题再现后,音乐集聚强大的力量,推向热情奔放的尾声,有力结束全曲。

=======================
《G大调第十五弦乐四重奏》D887,作于1826年。

第一乐章,很中庸的快板,G大调,第一主题先以大调,再以小调呈示,在反复中开头动机民屡强调。经过部后呈示F小调第二主题,因这个主题有D大调倾向,故形成二重性格,以这个主题形成结尾部。发展部先将各种出现过的素材混合利用,第一主题变形后,先以小和弦,再以大和弦再现。全乐章的结尾,第一主题在大小调之间往返再现。

第二乐章,稍快一点的行板,E大调,回旋曲式,据说主题旋律是瑞典当时著名的男高音贝鲁克提供给舒伯特的民歌。

第三乐章,谐谑曲,活泼的快板,谐谑主部强调转调,中段极为抒情。

第四乐章,很快的快板,G大调,大回旋曲式,插句副主题仅一个较为突出。

专辑曲目:
cd1
01. No.14 in D minor D.810 "Death & The Maiden'' - 1. Allegro    [0:11:40.25]
02. - 2. Andante Con Moto    [0:14:16.63]
03. - 3. Scherzo: Allegro Molto    [0:03:38.57]
04. - 4. Presto    [0:09:09.15]
05. No.13 in A minor D.804 "Rosamunde" - 1. Allegro Ma Non Troppo    [0:14:28.73]
06. - 2. Andante    [0:08:19.22]
07. - 3. Menuetto: Allegretto    [0:06:58.68]
08. - 4. Allegro Moderato    [0:07:14.52]

cd2
01. No.15 In G D.887 - 1. Allegro Molto Moderato    [0:22:58.38]
02. - 2. Andante Un Poco Mosso    [0:13:37.15]
03. - 3. Scherzo    [0:07:25.25]
04. - 4. Allegro Assai    [0:11:26.55]
05. No.12 In C Minor D 703 "Quartettsatz" - 1. Allegro assai    [0:10:55.17]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郑重声明:
1.本人提供的所有音乐作品均是在网上搜集,任何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
2.本人不对本人所发布的任何内容负任何法律责任!该下载内容仅做宽带测试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请购买正版!
3.本人列出的文件没有保存在本站的服务器上,本人仅负责链接,本人对被传播文件的内容一无所知。
4.如侵犯音乐原作者或发行商版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动感炫音 .

GMT+8, 2025-1-20 13: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