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5|回复: 0

B 【古典音乐】赵成珍《肖邦 - 第一钢琴协奏曲、叙事曲》 2016 [FLAC+CUE/整轨]

[复制链接]

1862

主题

1

回帖

3万

音符

超级版主

积分
5028
发表于 2024-2-7 13: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over.jpg

back.jpg

cd.jpg




【古典音乐】赵成珍《肖邦 - 第一钢琴协奏曲、叙事曲》 2016 [FLAC+CUE/整轨]

专辑名称:Chopin - Piano Concerto No.1 & Ballades
演奏家:Seong-Jin Cho
协奏乐团:伦敦交响乐团
指挥:Gianandrea Noseda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钢琴
发行时间:2016
发行公司:DGG
唱片版本:欧洲版
唱片编号:00289 479 5941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第17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冠军、韩国青年钢琴家赵成珍在2016年与意大利指挥家Gianandrea Noseda率领的伦敦交响乐团合作,演奏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4首《叙事曲》。

这是赵成珍的首张录音室专辑,他将肖邦最受大众欢迎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与自己最热爱的4首《叙事曲》平等地放在同一张专辑内。和他最热卖的肖邦钢琴大赛现场演奏专辑一样,这张专辑再次展现了他不仅拥有神奇闪亮的手指,也具有一个音乐大师的素质。

=============================
《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11,作于1830年。肖邦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对这首作品有以下说明:“协奏曲的慢板乐章是E大调,我并不特别要求此部分强劲的力度。我是以浪漫、平静、略含忧郁的心情作了这首作品,必须非借此让人产生像是在眼望着一个能引起无数快乐的回忆那样的印象不可。比如像是美丽的春天的明月良宵那样的印象。”

在肖邦所有的作品中,此曲绝对是一首动人的诗,特别是第一乐章,每每使人魂牵梦萦,在乐迷的心目中有着圣经般的特殊地位。

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E小调。形式是追随莫扎特确立的古典协奏曲形式,先由管弦乐合奏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由弦乐以E大调奏出。钢琴出现后,极尽技巧化而华丽地表现这两个主题,然后以管弦乐合奏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为C大调,钢琴从处理第一主题后半段始,此后诸主题在多种转调中发展。再现部调子改为G大调,最后以钢琴灿烂技巧发挥的激动达到高潮。

第二乐章,浪漫曲,甚缓板,E大调,有夜曲风格。主题如歌性格,由两部分构成。其后半段以B大调开始,间奏后进入激动的中段,以强音出现升C小调略呈灰暗的新主题。此主题奏完后以升G大调回到仍装饰得很复杂的主题后半段。尾奏使用序奏部材料,以音阶与琶音三连音轻快的动态装饰,然后像烟雾消失般结束。

第三乐章,回旋曲,甚快板,E大调。钢琴谐谑地诱导出第一主题,产生妙趣横生的反复进行,插入的方式极有莫扎特的魅力,结尾是华丽的尾奏,以钢琴奏三连高音阶性乐流结束。

=============================
肖邦在他的一生中共写过四首叙事曲,大约完成于一八三一年至一八四二年之间。这四首《叙事曲》均可列为肖邦的杰作。肖邦在这四首作品中创造了一种非常自由的新形式与新内容,超越了传统叙事曲那种较为固定的曲式。肖邦自己表示,这四首叙事曲的内容来源于波兰革命诗人密茨凯维兹的诗。

《g小调第一叙事曲》作品23,是在密茨凯维兹的叙事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影响下写作的。开头是缓慢的引子,两手齐奏一个庄严的曲调,这是讲故事者的开场白,它把我们引进了悲壮的史诗气氛中去。第一主题是一个典型的叙事性主题。一开头就听到一个余音袅袅的音调,好象说唱的老艺人哈尔班在拨动他的四弦琴。沉着而忧伤的旋律,时时发出叹息的声音,好象是在讲述一个被奴役的民族的苦难的历史,以爱国思想来哺育在敌人营垒里长大的倭尔特。下面的连接部是第一、第二主题之间的桥梁。连接部不断地发展着一个短促的音调。这个音调的痉挛式的节奏,表现出焦急不安的情绪,并且热情渐渐高涨,变得心潮澎湃.壮怀激烈。第二主题表现了另外一种境界:温和、明朗、充满抒情气息,象一首优美的歌曲。它好象是立陶宛少年倭尔特天真纯洁的心灵的写照。结束部是第二主题的补充。进一步抒发了婉转亲切、富于诗意的柔情。

-----------------------------
《F大调第二叙事曲》作品38,舒曼在《音乐新报》评论肖邦《第二叙事曲》时写道:“我们必须注意到《F大调叙事曲》是一首非常出色的作品。肖邦已经写过一首《叙事曲》Op.23 ,那是他最狂热和最有独创性的作品之一;但新的这首是不同的。在艺术性上逊于第一首,但幻想及情趣则并不多样,其中热情奔放的插部似乎是后来加进去的。我记得很清楚,当肖邦在演奏这首《叙事曲》时,是结束在F大调上,而现在则结束在a小调上。”

肖邦曾说,当他要写这首叙事曲时,是受密茨凯维兹的长诗《斯维台茨湖》的感动。那首长诗也是写立陶宛古代的爱国故事,大意是:立陶宛遭到异族侵略,青年人都去前方作战了,当留在城里的老幼妇孺听到敌人已迫近城门时,他们无力抵抗,只得乞求上苍,宁可让洪水淹没城市,与敌人同归于尽。果然,奇迹出现了,城市变成了一片湖泊。经过许多世代以后,立陶宛后裔漫步湖畔,探寻着这古代传说的遗迹。突然,有水仙从湖底浮起,向人们讲述了这个故事,然后又潜身返回湖底。同样,肖邦这首叙事曲也并非是对这首长诗的具体描述。它由平静、优美的抒情乐段和暴风骤雨般的戏剧性乐段交织构成,我们只能根据它特定的音乐形象和情绪气氛,对密茨凯维兹的长诗进行一定的联想。

这首叙事曲采用奏鸣曲式主题对比的原则和回旋曲式的原则相结合的作法,这也是创作构思和音乐形象发展的线索所决定的。此曲具有鲜明的形象,开始是牧歌式的、幽静的音乐,有一支很纯朴甚至天真的从容不迫的旋律,此后充满了惊慌不安情绪的急板闯入,一阵狂风骤雨过后又出现了开始时的音乐,这里对前面主题进行紧缩,也不像第一次那样平静,时而哀诉,时而热情。随后,急板的不祥的音乐象狂暴的飓风一样突然袭来,长驱直入到同样不祥和急速的激动不安的部分,表现出不安情绪的增长和绝望。这悲剧性非常强烈的音乐骤然被一个强烈的不协和和弦所中断,转入寂静而充满了悲哀的尾声结束。这尾声很容易就被认出是变了形的第一段牧歌式的音乐。这简短的结束语好像是在哀悼死去的青年,或者缅怀古老的传说。

----------------------------
《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作品47,舒曼曾解释这首乐曲说:“这首叙事曲的形式、特征与肖邦的初期作品全然不同,应该说是属于最具有独创性的创作。”关于这首叙事曲的内容,因为肖邦生前并没有说明,因而一些肖邦学者说法不一,但更多的人则倾向它与德国诗人海涅的叙事诗《洛列莱》有关。洛列莱是莱茵河岸一座悬崖的名字。因为这里地势陡峭,水流湍急,河水撞击洛列菜悬崖发出巨响,因而人们又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闻声崖”。关于格列莱,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在莱茵河畔的这座悬崖上,有个叫洛列莱的金发女郎。她过去因为在爱情上受过男人的骗,而跳崖自尽了。死后,她的鬼魂化作一名妖女,发誓向男人报复。每当她看河上有船过来,她就坐在山崖上梳妆。用妖艳的歌声,引诱那些水手,使他们控制不了自己,寻声而至,结果,木船触礁沉没,水手们也都葬身于急流之中。

肖邦在叙事曲里,并没有把这个故事写得非常具体,而把它成了一首带有幻想性质的音诗。乐曲用奏鸣曲式写成,呈示部有三个主题。主部主题十分优美,仿佛是作者描绘莱茵河美丽的景色。它先在钢琴的中高音区呈现,然后左、右手轮流演奏,就像是呼应、对答。不久,这优美如歌的旋律消失了,出现了一系列强烈而短促的和弦。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莱茵河转向处惊心动魄的急流。它也向人们预示这里可能有惊险的事情发生。从第二主题的节奏音型、大跳和力度变化可以看出,这是荡桨的节奏,表现船夫们在河上紧张劳动的情景。在这样荡桨音型的背景上,呈现一段动人的旋律。它是洛列莱妩媚的歌声。第三主题比较华丽,这里发挥了钢琴的一些技巧。接下去,乐曲进入展开部。它是用上面几个主题进行发展而成,这一段有很强的戏剧性。感情描绘既非常细腻,也有奔放的激情。主部主题开始并不突出,但是经过发展,它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并压倒了第二主题,在有力的乐声中,把乐曲导人再现部。再现部从篇幅上讲,比呈示部简短一些。主部主题在这里仅再现一次,然后接用第三主题演变而成的尾声。叙述木船触礁,水手葬身急流之中,洛列莱为自己又一次胜利感到欢欣。乐曲推出高潮之后结束全曲。
  
---------------------------
《f小调第四叙事曲》作品52,这是一首悲剧性的叙事曲,全曲节奏跌宕起伏,时柔时刚,弹奏难度较大。从性质上说,它与肖邦其他几首叙事曲很不一样。这不是戏剧性的史诗,而是一个抒情的故事,整个作品中,作曲家完全没有采用情绪的对比,只有一些抒情色彩相近、而音调完全不同的音乐形象相互交替,仅在末尾才出现肖邦大型作品中特有的悲壮、激昂和慷慨的形象。它是肖邦晚期心情的自我抒发,没有较为具体的标题性。

在音调及和声风格上,这首叙事曲比其余三首更富于色彩性,也更典雅秀丽,使得它与肖邦晚期的作品,如《船歌》和《幻想波洛涅兹》相近。在这里,具有忧郁和幻想气质的抒情,叙事性的主部主题通过变奏发展加强了基本感情的色彩。在第三次陈述时,活跃而紧张的运动带来了惊惶不安的色彩。副部则用了和声变奏手法,使明朗、柔和的抒情主题获得了色彩的变化。

在结构上,它采用了奏鸣曲式与变奏相结合的方法。这首叙事曲有两个主要主题,第一主题在此曲中占有极重要地位,肖邦非常酷爱它,他在此曲中对它进行了四次变奏,此曲总的骨架是奏鸣曲式原则,但用变奏手法对主题进行发展,而且运用此方法造成主题的色彩性变化,又因为主题的多次变奏之间加进了其他的成分,因此它又具有回旋曲式原则。除此之外,此曲第二主题在曲中先后出现了两次,两次的调性及性格截然不同。第一次调性为降B大调,性格为安谧宁静的;这里悠扬的音调和温柔的和弦配置,使它具有圣咏般的意境,第二次调性为降D大调,性格是明朗、欢快的,但低声部的上行音阶给它带来某些惊恐,这是一次主题的升华。如此看来,此曲是多种结构原则混合的结果。此曲具有奏鸣曲式呈示、展开、再现的总体结构,但它又没有遵照古典奏鸣曲式的调性规范。副部在呈示部中出现在降B大调上,在再现部中则出现在降D大调上,再现部中的副部调性同此曲主要调性没有统一。从奏鸣曲式主、副部调性对比与统一和主题展开两大特点来看,此曲主题展开的特点占优势。在展开部中,主部富于诗意的幻想性因素得到了自由的发展。这里即兴性的展开和华丽的演奏技巧相结合,而且引子以完整的形式在犃大调上再现作为展开部的结束。引子后面加上了轻巧、柔和而透明的华彩,好像一阵微风吹散了引子的回声。再现部中副部进行了戏剧性的处理,低音部奔腾的音阶改变了原先的柔弱性格而变得生气勃勃。由于音域的扩大和力度的增强,音乐充满了坚毅的力量和悲愤的热情,旋律被淹没在响亮的和弦与琶音的浪涛声中。这之后是狂风暴雨般的尾声,这是肖邦大型作品中所特有的悲壮激昂的形象。这首叙事曲是肖邦晚期心情的自我抒发,没有较为具体的标题性。在结构上采用了奏鸣曲式与变奏相结合的方法。在这里,具有忧郁和幻想气质的抒情、叙事性的主部主题通过变奏发展加强了基本感情的色彩。在第三次陈述时,性格上起了变化,变得充满了悲剧性的热情,而在再现部中最后一次陈述时,活跃而紧张的运动带来了惊惶不安的色彩。副部则用了和声变奏手法,是明朗、柔和的抒情主题获得了色彩的变化。

专辑曲目:
01. Chopin / Piano Concerto No. 1 in E minor, op. 11 - I. Allegro maestoso    [0:20:31.25]
02. Chopin / Piano Concerto No. 1 in E minor, op. 11 - II. Romance. Larghetto    [0:10:34.70]
03. Chopin / Piano Concerto No. 1 in E minor, op. 11 - III. Rondo. Vivace    [0:10:14.16]
04. Chopin / Ballade No. 1 in G minor, op. 23    [0:10:05.32]
05. Chopin / Ballade No. 2 in F major, op. 38    [0:07:37.42]
06. Chopin / Ballade No. 3 in A-flat major, op. 47    [0:07:49.46]
07. Chopin / Ballade No. 4 in F minor, op. 52    [0:12:06.45]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郑重声明:
1.本人提供的所有音乐作品均是在网上搜集,任何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
2.本人不对本人所发布的任何内容负任何法律责任!该下载内容仅做宽带测试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请购买正版!
3.本人列出的文件没有保存在本站的服务器上,本人仅负责链接,本人对被传播文件的内容一无所知。
4.如侵犯音乐原作者或发行商版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动感炫音 .

GMT+8, 2024-11-25 02: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