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6|回复: 0

B 【20世纪伟大钢琴家】第四辑《克劳迪奥·阿劳》2CD. 1998 [FLAC+CUE/整轨]

[复制链接]

2612

主题

13

回帖

4万

音符

超级版主

积分
14250
发表于 2024-3-7 09: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over.jpg

back.jpg

cd1.jpg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20世纪伟大钢琴家】第四辑《克劳迪奥·阿劳》2CD. 1998 [FLAC+CUE/整轨]

专辑名称:Great Pianists of The 20th Century Vol.4 - Claudio Arrau I
演奏家:克劳迪奥·阿劳(Claudio Arrau)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钢琴
发行时间:1998
发行公司:环球音乐
唱片版本:英国版
唱片编号:456 706-2


专辑介绍:
这张双CD专辑是“20世纪伟大钢琴家”系列之一,收录了克劳迪奥·阿劳演奏的代表作品,包括巴赫、李斯特、勃拉姆斯等的独奏曲。

克劳迪奥·阿劳(Claudio Arrau,1903年2月6日-1991年6月9日)智利钢琴家。自幼有神童之称,曾到柏林求学,后定居纽约,持续其国际钢琴大师的演出生涯,誉满全球,公认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阿劳的演奏曲目范围十分广泛,从巴洛克到二十世纪的作品均有独到的建树,纯正严谨的古典风格与深刻的感情结合完美,并通过丰富的音色变化和辉煌的演奏技巧展现作曲家的音乐构思。录制了大量的唱片,是贝多芬、肖邦、舒曼、李斯特、勃拉姆斯作品的权威演奏家,最脍炙人口的录音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

克劳迪奥·阿劳的演奏富于个性,而又充满感情,技术上无与伦比。据说他为人温和、儒雅,这从他的演奏中就可以感受到。阿劳的琴声与众不同,他的音色丰富、厚实,如同陈年佳酿的葡萄酒。对于这点,有人认为阿劳的琴声听起来含混、粗重,也有人喜欢这种较“圆”的声音,认为听起来像管风琴,还有人说阿劳的手就像是在松软的琴键上翻耕。早年的阿劳享有“炫技大师”(Virtuoso)的称号,但中年以后,他演奏的速度变得越来越慢,越来越深思熟虑。许多评论家认为在他最亲近的母亲去世之后,阿劳的整个风格变得内省而有节制,少了许多即兴成分。阿劳认为艺术是神圣的、神秘的、灵性的东西。艺术不是单纯的娱乐或者心理治疗,而是严肃的生活方式。听阿劳弹琴,会觉得自己置身在他那沉思凝重的心灵里,世界不再那么喧闹、那么乱糟糟。阿劳在台上全神贯注,犹如一个禅宗的法师,犹如一个弓箭手,弓、箭、靶的三点连成一体。阿劳是一位高尚的音乐建筑师,一个个恢宏庄重的构思为他永远敬仰和热爱的音乐服务。阿劳的一生都在为他的事业奋斗,从一名神童步向一代大师,不断地到世界各地演出,并留下了大量的唱片,最终无愧地取得了世界公认的钢琴泰斗的声望。在阿劳迈入八十岁之际,他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在1982至83年的音乐季中,国际上大部分的音乐媒体把这称作“阿劳的年代”,以示对他的敬重与荣耀。

=================
不断追求精神内涵

这儿提供的两张CD让我们对阿劳几乎半世纪独特的钢琴演奏及音乐特性的演奏生涯有一个不错的综观。这些录音展露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矛盾:年轻时期的阿劳以一个当时「现代」的钢琴家引起注意,而晚期的阿劳反而也许更属于早期音乐。

1920年阿劳的生活被许多问题困扰——在美国的巡演失败、无法养家的困难——但是最主要的问题却是感觉在音乐上的窒碍。这导致他寻求精神分析师的帮助,并且持续了他一生绝大部分的时间、这样的分析是否解释了阿劳的改变?年轻的他听起来并不“窒碍”,但是比较20、30年代所谓的“黄金时期”的演奏家们,他却似乎太过控制、太过忠实谱上的节奏、太不愿意放纵在弹性速度上、太过谨慎忠于乐谱。这些都是后来被赞赏的钢琴演奏方式,而今天我们可以最大的乐趣与欣赏来聆听阿劳最早期的录音。

这里两个最早的录音巴拉基列夫的《伊斯拉美》和李斯特的西班牙狂想曲都非常令人惊讶。《伊斯拉美》通常被钢琴家们认为是表现手指技巧的大好机会。但是,它却应该被放在它十九世纪的背景里。在全欧洲有一个浪漫派的支流对东方极为着迷。不只是音乐家,还包括画家、作家们都被异国情调的东方魅惑。在《伊斯拉美》里巴拉基列夫所刻画的东方民俗传统是唾手可及的。第一主题的舞蹈旋律很明显是一位索卡西亚王子给作曲家的;如歌般的第二主题则是克里米亚的鞑靼人所熟悉的。阿劳在舞曲与歌中都表现精湛,虽说乐曲的技巧表现很难隐藏,但是我们却完全感觉不到他需要证明任何的技巧。西班牙狂想曲的情形也是一样。不管从那个角度来看这都是精彩的演出,但听者最受震撼的还是阿劳技巧上的“润饰”,最明显的是开始时很少被精致处理的装饰奏。这里不管是装饰奏的线条或细节都听来悦耳,从头到尾所有技巧的表现都是为了音乐上的目的。

当然同样的形容可以用来说阿尔班尼士的《伊贝利亚》第一集。最绝妙的是,一首极度困难的曲子,他的演奏可以让最有天赋的钢琴家都沉默。如果有人不熟悉这个曲子,会以为有些部分是四只手一起弹,而听来却又一点都不炫耀。阿劳和平常一样,非常注意过多的指示造成强弱的幅度退大。

最后一个阿劳早期的例子是巴哈最引人的半音幻想曲与赋格之一。我们记得1920年阿劳的伦敦首演曲目包括斯卡拉蒂奏鸣曲与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绝不是1920年时典型的曲目!早年巴赫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练习并背下全部巴赫的曲子,于1935-1936年间在柏林演出。1940年间他仍然有兴趣表演巴赫,但是很快他就认为这种音乐只适合在大键琴上弹奏,直到他生命的最后几年才又回头演奏巴赫。比较他1940年间与1980年间的巴赫录音可以明显的发现:再一次我们会感觉早期的演出比后来的“现代”,如果那时录音曾被发行,他习惯于浪漫风格的巴赫诠释会使很多听者惊奇。

幻想曲开头的流畅、不采踏板的清晰与节奏的稳定都使人耳目一新。这个触技曲般的段落有它自己的华丽,但却是经过思量而非极戏剑性的展示。在琶音和弦段落阿劳的确自然的用了踏板——如果在钢琴上弹便无须在这里回避--而踏板确实在冗长的宣叙调后段增加许多色彩。引人注意的是阿劳在最后几页允许自己在节奏上及强弱上可观的自由度:幻想曲开始得极为严格,在结束时却展示了极多的情绪。

在阿劳与狄恩·艾德的访谈中他指出对幻想曲的主要观点。那时地对巴赫音乐中形而上的感贸用钢琴来表达是太官能、太世俗,他说:“以半音幻想曲来说-它就像是与神、与无限的对话。它是神的荣耀,绝不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的音乐。”的确是不同的说法,但也解释了他对包括赋格严苛的许多段落,与情绪化的宣叙调二者。在音乐中心灵上的追寻是阿劳一生常做的。

拉威尔的《喷泉》与李斯特的《东村的喷泉》经常被相提并论,钢琴家们也倾向于用相同的风格来弹奏。不错,二者之中都有很多水,但是两者的意义却大不相同。拉威尔指出他曲中的精神:“河神因为水使他微笑”是纯粹感官上的愉悦。相反的,李斯特引述圣约翰(4.14):“我将要给他的水应该成为他心中的井,涌出而成永恒的生命”。和河神的微笑相当不同!无疑地阿劳以圣经中的意象来引导他对李斯特曲子的诠释。我从没看过任何阿劳对自己宗教信仰与练习上的评论,但是形而上的思考确实影响他非常深远,而且他似乎对“喷泉”有特别的爱好:他录了两次音,并且把它放进他八十岁生日音乐会的节目中。这儿收录的第二次录音版本非常的精彩--他以特别的精致弹出深刻的感觉(注意左手许多漂亮的颤音)。

同样在宗教的灵性上,与神的对话会导向和谐的感觉而不只是一点点的迷醉。阿劳在李斯特的《La Bon diction Dieu dansla Solitude》中遵循了作者的指示在段落之间作较长的停留,同时在速度上表现了极大的弹性。这是一个听来无穷无尽的曲子,相当令人震憾的经验。

我觉得《除雪犁》可以被归类为宗教性的曲子,但与《祝祷》是相对的。这首曲子里并没有神出现的感觉;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缺乏生命意义与宇宙之孤寂荒芜的痛苦。这个有些受争议标题的意思当然多少就是水平地、让人睁不开眼的风将雪吹遍整个乡间。李斯特与阿劳将孤寂与弃绝的感受完美的表现。从开始的第一页钢琴家就投射了苦痛与绝望。

这三首在七年间(1969-1976)录制的李斯特作品显现了后期的阿劳,较不“现代”的阿劳。相对于通常的偏见,他认为感觉不会随着年岁消抑,反而更为强烈。这当然也是阿劳的情况:在1960年代一个新的风格就是钢琴家不再是诠释作品至高无上的君王,反而是与每一个音符角力,希冀能够找出音符每一个可能的重要意含。这当然代表没有一个音符可以被油滑的带过一每个音符似乎都被宠着。这也意味着阿劳的诗释变得更朗诵式。在与罗伯.西佛门的访谈中(钢琴季刊·冬1982-83),阿劳为这种诠释辩护并且谴责那些害怕“不受约束的表达”的音乐家们,也包括演员。阿劳逐渐地在他的演奏事业里失去他的约束,实践了一种少有人敢模仿的修辞。(我使用修辞这个字,当然在原始开始艺术说服力上代表着情感的意思。)

虽然阿劳以录制许多作曲家的全集着称,但是他对布拉姆斯的作品却有所保留。马丁.克劳斯对这个音乐并不太关心,而阿劳对这个偏见又加上了德国观众对它感知上的冷淡。晚期的音乐尤其被避开(虽然在1933-34年墨西哥市曾演出一些晚期作品):阿劳较欣赏是大的早期作品,像是几组变奏曲、两首奏鸣曲、当然还有那两首协奏曲。他的帕格尼尼变奏曲(阿劳确曾与克劳斯学习过)首先让我们注意到的是比一般慢的速度,对于那些把这个作品视为展现技巧的工具的人可能一开始会有些失望。但是阿劳的诠释是值得赞赏的!它应该被指出来的是不管何时出现在谱上的急板都不该太快。而快的速度都只是快板或活泼的快板,此二者并非要求极快的速度。所以阿劳有权利照他的方式弹奏,而这第一个好处便是显现了许多变奏曲中节奏的复杂变化,这里似乎有更多音乐上的满足。当然另一个好处是就橡在第一集的结尾一样,当必要时可以有大力量。

如果有人读过阿劳与约瑟夫·霍洛维兹关于布拉姆斯的多次精彩对话,他会有多年来阿劳曾经历与指挥家们有许多争议性讨论的印象。在第一首协奏曲中,阿劳变得极罕见的武断,坚持只有一种方式来诠释头两个乐章。第一个乐章是庄严的而非快板,并且是六四拍。一小节六拍,他认为从谱上看来这是唯一可以创造“悲剧性质、庄严、空间、深度”的方式。第二乐章慢板,也是四六拍,而且应该非常慢,因为阿劳认为它反照了舒曼悲剧——舒曼的死、克拉拉的悲伤。第二乐章还有宗教的弦外之音:勃拉姆斯显然在手稿之一写着Benedictus qui venit in nom-ine Domini(那位以主之名降临者当受赞美)。你可以想象阿劳发现这个从弥撒中引用的句子时有多感动。听他对这个音乐的诠释你会感觉他对它的痛苦有多么深刻的反应。总之勃拉姆斯《d小调奏鸣曲》代表了克劳第欧·阿劳广大曲目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专辑曲目:
cd1
01. Balakirev / Islamey
02. Liszt / Spanish Rhapsody
03. J.S.Bach / Chromatic Fantasy and Fugue
04. Albeniz / Iberia (Book 1) - Evocacion
05. Albeniz / Iberia (Book 1) - El puerto
06. Albeniz / Iberia (Book 1) - Fete-Dieu a Seville
07. Liszt / Benediction de Dieu dans la solitude
08. Liszt / Les jeux d'eaux a la Villa d'Este
09. Liszt / Chasse-neige (Etude d'execution transcendante No12)

cd2
01. Brahms / 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Paganini op.35 - Book I
02. Brahms / 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Paganini op.35 - Book II
03. Brahms / Piano Sonata no.1 in D minor op.15 - 1. Maestoso - Poco piu moderato
04. Brahms / Piano Sonata no.1 in D minor op.15 - 2. Adagio
05. Brahms / Piano Sonata no.1 in D minor op.15 - 3. Rondo. Allegro non troppo

郑重声明:
1.本人提供的所有音乐作品均是在网上搜集,任何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
2.本人不对本人所发布的任何内容负任何法律责任!该下载内容仅做宽带测试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请购买正版!
3.本人列出的文件没有保存在本站的服务器上,本人仅负责链接,本人对被传播文件的内容一无所知。
4.如侵犯音乐原作者或发行商版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动感炫音 .

GMT+8, 2024-11-25 02:4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