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7|回复: 0

B 【古典声乐】加琳娜·维什涅夫斯卡娅《六十年代俄罗斯现场录音》 1998 [FLAC+CUE/整轨]

[复制链接]

3530

主题

3

回帖

5万

音符

超级版主

积分
8279
发表于 2024-7-25 14: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over.jpg


back.jpg

cd.jpg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古典声乐】加琳娜·维什涅夫斯卡娅《六十年代俄罗斯现场录音》 1998 [FLAC+CUE/整轨]

专辑名称:Russian Live Recordings from The Sixties
歌唱家:Galina Vishnevskaya
伴奏乐团:高尔基市爱乐乐团(Gorki State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指挥、钢琴伴奏、大提琴:罗斯特洛波维奇(Mstislav Rostropovich)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声乐
录音时间:1960-1970
发行公司:Melodiya、BMG
唱片版本:欧洲版
唱片编号:74321 53237 2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著名俄罗斯女高音歌唱家加琳娜·维什涅夫斯卡娅与丈夫罗斯特洛波维奇合作,在俄罗斯演出的现场录音。

提及加琳娜·维什涅夫斯卡娅,人们从来都是将她与她的丈夫——世界著名的大提琴艺术家、指挥家罗斯特洛波维奇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也和20世纪下半叶苏联的政治文化生活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因为他们的个人遭际与悲欢离合已成为那个诡异动荡、风云变幻的时代的一个缩影和写照。他们以其自身的作为和选择表达了一位艺术家所秉持的维护尊严、正义直言的高尚人格。正是这种人格力量与他们精湛卓越的艺术技艺赢得了全世界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加琳娜·维什涅夫斯卡娅1926年10月25日出生于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她的父亲是附近海军基地的一名军官,母亲则是波兰裔女子,有吉卜赛血统。加琳娜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出色的声乐天赋基因,又从母亲那里遗传了吉卜赛民族特有的美丽的容貌和热情的性格。加琳娜是由其祖母带大的。军营附近充斥着贫穷饥馑的景象和酗酒斗殴的风气,就在周遭如此恶劣的社会环境中加琳娜却如同淤泥中的一叶嫩荷,出落得亭亭净植、香远益清。她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又有敏锐的听觉和良好的乐感。凭借着祖母给她的一台老式留声机跟着唱片边学边唱,对听过的歌曲能够过耳不忘。“每当此时,仿佛和小伙伴的玩耍也都变得不重要了”,她说。她也曾去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开设的音乐学校去学习,可她那令人过目难忘的美貌还是给她带来了麻烦,这位当地的头号美人招致了全城男人的垂涎追逐。为了生计,17岁那年,她草草地嫁给了基地的一个下级军官维什涅夫斯基。由于两人根本没有共同的语言和志趣爱好,加琳娜很快又离了婚,但却保留了维什涅夫斯卡娅这个姓氏。

离婚后的加琳娜靠那走穴式的小分队演出积攒了足够的钱,以每小时一卢布的学费向一位80岁的声乐女教师薇拉·加莲娜学艺,这才算真正走上了艺术之路。薇拉对出身寒微却心比天高的加琳娜说:“你将成为一名女高音歌唱家,而且是歌剧中的女高音。你将是未来的明星。”不过,对当时温饱尚难自保的加琳娜而言,老师的鼓励和期望不啻画饼充饥。为了生存,她又去了州轻歌剧团,结果又被该剧团的团长马克·鲁宾盯上了。死死纠缠的结果是18岁的加琳娜又一次成了新娘,嫁给了比自己整整大22岁的鲁宾。靠着这层关系,她才在剧团里站住了脚,饰演一些侍女之类的配角和唱些地方上的通俗歌曲。

同年,她与鲁宾的儿子出生了。当时正值二战期间,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许多市民被活活饿死。加琳娜在她的回忆录中描述了她是如何在那个艰难的时刻几次被从死亡边缘拉回来的。她还未来得及品尝初为人母的喜悦,两个月后婴儿就因食物中毒而夭折;而她自己也患上了肺结核被送进了医院。这差一点葬送了加琳娜日后的歌唱生涯,因为它已严重地损害了她的肺功能。为了尽快地恢复,她不得不设法到黑市上去买一些抗生素。在医院疗病期间她痛定思痛,决心离开看不到任何希望的轻歌剧团。她与鲁宾分了手,再不想依靠男人去改变自己的命运。1952年的一天,加琳娜在涅瓦大街上无意中发现了一幅莫斯科大剧院招收进修班学员的海报。她喜出望外地报了名并参加了选拔,结果一鸣惊人:这位没有任何学历和受过系统训练的“流浪艺人”竟因出色的嗓音条件被破格录取为大剧院的歌唱演员。1953年10月,加琳娜在大剧院首次登台,饰演柴科夫斯基歌剧《欧根·奥涅金》中的女主角塔吉娅娜,一炮而红,从此她平步青云,彻底告别了往昔不堪回首的“卖艺”生涯,登上了歌剧院的殿堂。她以其得天独厚的优美嗓音和动人外表迅速成为了大剧院的新宠,并在最短的时间里一跃而成为令人折服的头牌女高音歌唱家。

在加琳娜的演唱生涯中,她唯一的恩师薇拉·加莲娜对她的教诲和指点影响了她的一生。正是薇拉帮她准确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抒情/戏剧女高音(spinto),而在此之前她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女中音。的确,与同一时期涌现出的西方女高音不同,作为俄罗斯女高音,她的演唱音域更广,兼有女高音和次女高音的宽阔音区,音色圆润醇厚,声腔共鸣更为浑厚。在演唱中她的声区转换是那么地自然连贯、巧妙妥帖,各声区间的过渡音运用得极好,听不出任何明显的声区分野,给人以流畅纯正、浑然一体的感觉。她的声区能达到两个半八度,这就使她既能得心应手地诠释如塔吉娅娜、娜塔莎(普罗科菲耶夫《战争与和平》)、凯瑟琳(舍巴林《驯悍记》)、玛琳娜(穆拉杰利《十月》)和柳儿(普契尼《图兰朵》)等典型的抒情女高音角色,又能驾轻就熟地演绎卡捷琳娜(肖斯塔科维奇《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以及西方歌剧里的莱奥诺拉(贝多芬《费德里奥》)、阿依达、巧巧桑、薇奥列塔等戏剧女高音角色。她仿佛天生就注定是为歌剧舞台而生的。1960年5月她出现在萨拉热窝国家剧院饰演阿依达;1961年她首度访美,在大都会亮相演的又是阿依达;又过了一年,她仍以同一角色作为登上伦敦柯文特皇家歌剧院的处女秀。1964年加琳娜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饰演的则是《图兰朵》里的柳儿,与她同场飙戏的是瑞典的“霹雳女高音”尼尔森,饰演卡拉夫王子的则是世界十大男高音之一的弗朗科·科雷利。她的演唱受到了西方舆论的高度评价,他们盛赞她温柔甜美的音色,清脆流畅的吐字和非凡出众的连音(legato),称她的演唱具有“热情洋溢、催人泪下的表演风格”。而在所有俄罗斯歌剧艺术的保留剧目中,加琳娜更是20世纪下半叶当仁不让的第一人。她不仅在音乐艺术领域一骑绝尘,而且还以积极的姿态介入时代发展的进程。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她结识了日后的丈夫罗斯特洛波维奇有着莫大的关系。

尽管加琳娜和斯拉瓦(罗斯特洛波维奇的爱称)都是各自领域内的佼佼者,然而在1955年之前他俩对对方却毫无所识。他俩是在捷克首都布拉格邂逅相遇的。当时的加琳娜正随大剧院出访捷克,应邀在“布拉格之春”艺术节上演出《欧根·奥涅金》,这也是她首度走出国门;而斯拉瓦其时则是艺术节的大提琴比赛评委。两人在一次官方的招待会上不期而遇了。28岁声名大噪然而情感世界还一片空白的大提琴家一见加琳娜惊为天人,立即开始了对她的狂热追求。“当时我从未听过他的演奏;而他也没有听过我的演唱,因而我们的结合绝不是被对方的名声和地位所吸引。”由于加琳娜过往的两段婚姻以及令人心酸的早年遭际,他们生怕回国后他们的结合会遭到更多的舆论非议,于是决定就在布拉格这个富有诗意的城市缔结良缘,共谱爱曲。

加琳娜与斯拉瓦的恋爱过程尽管速战速决,然而他们坚贞不渝的情感维系却决定了他俩将相伴一生一世。婚后的加琳娜迎来了她艺术生涯的辉煌时期;而斯拉瓦为了能和妻子经常在一起,还亲自担任妻子音乐会上的钢琴伴奏。原来这正是他4岁起就练就的童子功,还一直未有施展的时机呢!从此夫妇俩便妇唱夫随,如影随形,丈夫成了她的专职钢琴伴奏。加琳娜演唱专辑里的录音便是他俩默契合作的成果见证。而当加琳娜演唱歌剧时,丈夫又当仁不让地成了歌剧的乐队指挥,如加琳娜的几部代表作:《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鲍里斯·戈东诺夫》、《战争与和平》等就都是有斯拉瓦指挥而成为权威名版唱片的。

在婚后的漫长岁月里,这对艺术伉俪始终保持着对艺术、对人生和信念的高度一致。他们荣辱与共,不仅在如日中天的时候能齐头并进、同享辉煌;而且在遭遇挫折困顿、面临人生抉择的关键时刻也始终相濡以沫、不离不弃。这突出地表现在他们与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的友谊上。

20世纪60年代他们与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比邻而居。斯拉瓦视肖氏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对他的作品和人格推崇备至;而肖氏也深为这对邻居夫妇杰出的艺术才华而折服,分别为他们创作了不少得意之作。如他就曾为加琳娜创作了声乐套曲《讽刺诗集》(Satires),但这部作品遭到了当局的禁演,理由是怀疑它所要讽刺的内容指向“有问题”。于是作曲家又将另一部声乐套曲《根据亚历山大·布洛克诗篇而作的七首浪漫曲》题献给她,并在1966年的首演音乐会上亲自为加琳娜的演唱担任钢琴伴奏。而这也成为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在公众场合的最后一次登台演奏。此外,肖氏还为穆索尔斯基的声乐套曲《死之歌舞》重新编配了管弦乐版,也交由加琳娜夫妇首演。作品中所折射出的作曲家对于死亡本质的冷峻思考经由加琳娜那富有思辨与情感的诠释而更凸显其作品的深意要旨。必须指出的是:肖氏在创作中构思题为“亡灵之歌”的《第十四交响曲》(1969年)以及由《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更名为《卡捷琳娜·伊兹梅洛娃》的歌剧新版(1963年)时在创作过程中,作品的女高音声部都是专为加琳娜所预留的,并由她首演成功。

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的创作之中。他与加琳娜夫妇是在1961年伦敦的一次音乐会上相识的,由此奠定了他们之间的终身友谊。布里顿受考文垂圣米切尔大教堂邀约,为重建的大教堂落成仪式所作的《战争安魂曲》于1962年5月30日首演。作品中的女高音声部本来就是依据加琳娜的嗓音特点而创作的,可是前苏联当局却不允许加琳娜前往考文垂参加首演。主办方不得已只得另请英国女高音希瑟·哈珀代替。但到了第二年,由加琳娜与英国男高音彼得·皮尔斯和德国男中音迪特里希·菲舍尔-迪斯考合作,并由作曲家亲自指挥的录音版本还是被全世界的人们所听到了,它成了这部作品最经典的权威版本。

由于同情并庇护了被苏联当局视为“持不同政见者”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斯拉瓦和加琳娜这两位苏联“人民艺术家”的地位和待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斯拉瓦被官方以“技艺明显衰退”为由而遭封杀;而加琳娜的歌剧演出则惨遭音乐评论的“集体失语”。在如此恶劣的社会环境下,1974年他们不得不带着两个女儿全家被迫离开了祖国。而在他们离开后,他们的公民权也随之被褫夺了,理由竟是他们“有计划地损害了苏维埃的声誉”。

事实上,在加琳娜歌唱的全盛时期西方听众很少能见识到她的艺术风采。当她与丈夫移居西方时她已年过48岁了。这时期她的演唱也会出现发声粗砺或音准摇晃的迹象。然而,她那精致优雅的音质和高度投入的情感张力仍是其歌唱艺术最吸引人的个性特征。如她1975年在美国大都会的演唱就被西方媒体誉为“一颗划过天际的璀璨明星”;而长期以来她一直精心地保持着自己的体重和体形,这样,她在舞台上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则是绝大多数俄罗斯歌唱家们都为之羡慕嫉妒恨的。随着斯拉瓦1977年被任命为美国华盛顿国家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他们重又成了国际乐坛上的风云人物。而当1993年斯拉瓦率领着他的乐团重新回到了去国经年的家乡,在莫斯科红场上奏响了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时,全世界的人们都通过广播电视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在俄罗斯加琳娜发起成立了以她与斯拉瓦名字命名的基金会,为贫苦的同胞和孩子提供食物、药品和医疗设备;她还成立了自己的歌剧艺术中心,旨在发掘和培养年轻的声乐艺术人才。

1982年,56岁的加琳娜宣告结束自己长达近40年的歌唱生涯。在告别演出中她在巴黎大歌剧院最后一次演唱了她毕生挚爱的《欧根·奥涅金》,仍由斯拉瓦担任乐队指挥。而当2007年斯拉瓦去世后,加琳娜又以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当年5月,在第六十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上首映了由当代著名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执导的新片《亚历山德拉》,影片里那位白发苍苍的老祖母就是由时年81岁高龄的加琳娜饰演的。索科洛夫也是2005年执导加琳娜与斯拉瓦这对艺术伉俪的纪录片《人生的祭奠》(又名《挽救生命》)的导演。而加琳娜本人的那部自传:《一个俄罗斯人的故事》于1985年10月出版后,更被法国当代作曲家马塞尔·兰多夫斯基在1996年改编为歌剧搬上了舞台。2012年12月13日,加琳娜因病在莫斯科辞世,享年86岁。斯人已逝,她那传奇性的人生就这样通过文字、通过音乐在不断地向人们诉说着她的音乐之恋、祖国之恋……

专辑曲目:
01. Mussorgsky / Songs and Dances of Death 1/4    [0:05:49.45]
02. Mussorgsky / Songs and Dances of Death 2/4    [0:04:36.25]
03. Mussorgsky / Songs and Dances of Death 3/4    [0:05:25.15]
04. Mussorgsky / Songs and Dances of Death 4/4    [0:05:56.12]
05. Schostakovich / Seven Romances to Poems 1/7    [0:02:39.60]
06. Schostakovich / Seven Romances to Poems 2/7    [0:03:12.18]
07. Schostakovich / Seven Romances to Poems 3/7    [0:02:47.05]
08. Schostakovich / Seven Romances to Poems 4/7    [0:02:36.65]
09. Schostakovich / Seven Romances to Poems 5/7    [0:01:52.37]
10. Schostakovich / Seven Romances to Poems 6/7    [0:04:32.73]
11. Schostakovich / Seven Romances to Poems 7/7    [0:05:47.47]
12. Schostakovich / Satires, Op. 109 1/5    [0:01:00.45]
13. Schostakovich / Satires, Op. 109 2/5    [0:02:28.45]
14. Schostakovich / Satires, Op. 109 3/5    [0:02:19.65]
15. Schostakovich / Satires, Op. 109 4/5    [0:04:41.23]
16. Schostakovich / Satires, Op. 109 5/5    [0:03:49.17]
17. Prokofiev / Five Poems by Anna Akhmatova, Op. 27 1/5    [0:01:06.43]
18. Prokofiev / Five Poems by Anna Akhmatova, Op. 27 2/5    [0:01:38.35]
19. Prokofiev / Five Poems by Anna Akhmatova, Op. 27 3/5    [0:03:04.67]
20. Prokofiev / Five Poems by Anna Akhmatova, Op. 27 4/5    [0:01:39.33]
21. Prokofiev / Five Poems by Anna Akhmatova, Op. 27 5/5    [0:04:50.02]

郑重声明:
1.本人提供的所有音乐作品均是在网上搜集,任何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
2.本人不对本人所发布的任何内容负任何法律责任!该下载内容仅做宽带测试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请购买正版!
3.本人列出的文件没有保存在本站的服务器上,本人仅负责链接,本人对被传播文件的内容一无所知。
4.如侵犯音乐原作者或发行商版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动感炫音 .

GMT+8, 2025-1-19 23: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