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9|回复: 0

B 【古典音乐】郑京和《普罗科菲耶夫、斯特拉文斯基 - 小提琴协奏曲》 1990 [FLAC+CUE/整轨]

[复制链接]

797

主题

1

回帖

1万

音符

金牌会员

积分
1097
发表于 2024-9-19 07: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over.jpg back.jpg cd.jpg


【古典音乐】郑京和《普罗科菲耶夫、斯特拉文斯基 - 小提琴协奏曲》 1990 [FLAC+CUE/整轨]

专辑名称:Prokofiev & Stravinsky - Violin Concertos
演奏家:Kyung Wha Chung
协奏乐团:伦敦交响乐团
指挥:Andre Previn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小提琴
录音时间:1973、1977
发行公司:Decca
唱片版本:西德版
唱片编号:425 003-2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郑京和与普列文指挥的伦敦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普罗科菲耶夫《第一、二小提琴协奏曲》、斯特拉文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
普罗科菲耶夫《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作品19,完成于1917年。作为一个革新者,普罗科菲耶夫在这首作品中进行着很多大胆的尝试,首先,这里的乐章排列就很不一般:它不是通常的快—慢—快结构,其中的第一和第三乐章以温柔如歌的主题占优势,而当中的第二乐章不用传统的慢板,反而是快速度的逗弄和怪涎式的诙谐曲。还有,为了体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对比的事物,例如,青年人的美丽幻想和对大自然的崇高、静观以同尖锐的怪诞形象相对置,作者悉心研究小提琴演奏的各种可能性,采用了一系列富有独创性和异乎寻常的技巧性效果,从抒情宽广的咏唱到令人头晕目眩的快速乐句和拨奏与用弓拉奏的复杂变换,从滑音到极度清晰(Marcato),从靠近琴马的特殊奏法(Ponticello)到清澈的泛音,所有这些引人入胜和富有诗意的技巧同清新的色彩效果的结合,使整个作品增添了不少魅力。

在这首协奏曲中,抒情与诙谐这两个基本形象的对置,总是以抒情的形象占居主导地位。第一乐章正也就是这样。作者的抒情主题在这里显得如此之素朴、鲜明和诚挚,它的旋律气息又是如此之宽广,这在作者早期创作中确实很难找到能够与之相匹的;此外,伴奏的和声色彩变换,以及对位式的重叠、模仿和呼应的精确变化,都加深了乐章这一基本主题的幻想性形象。随后出现的连结段,技巧难度很高,调性转换繁多,它为接踵而至的十分新奇的形象预先做好准备。乐章的这第二主题是一个可怖的幻想性神奇形象,它同第一主题诚挚的抒情诗恰成尖锐的对比;它的进行满是半音的曲折、跳跃、倚音和传音列,有点一瘸一拐似的,它使听者不由地想到一些古老的神话中的畸形人,例如莫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中侏儒一类的形,但是伴奏中的摇篮曲式节奏以及似乎催人入睡的和声对置,又把这个形象饰以一种温柔地叙述的色彩,犹如孩子们听过神话故事之后所做的幻梦一般。乐章的呈示部以小提琴的焰火般辉煌的乐句作为结束(结尾段)。接下的发展部有着作者的许多创作想象和设计:呈示部的两个主题在这里都发生本质的变化,进行越发加速.第一个抒情主题变得不可复识,并消失在快速的乐句之中;第二个神幻和叙述性的主题同样声化到小提琴音型的急流中去。发展部的最后阶段特别现出鲁莽和嘲弄等否定的气质,抒情主题转到乐队声部,完全失去它原有的性格,变得越加粗鲁。这段音乐使人想到那种残酷凶恶的力最,好像它正粗野地嘲弄人们的明朗幻想似的。但是,这股力量并未能窒息人们热爱生活的努力。在再现部中,第一主题的阳光焕发的旋律更加感人—这时,主题交由乐队奏出,而独奏小提琴则在很高的音区加弱音器用一些像晨曦中的阳光一样闪烁变化的乐句相伴。整个再现部由于省略第二主题和结尾段,从而得以有力地强调出这充满美丽幻想的形象和对生活的乐观肯定,终于战胜了恶和怀疑的一时表现。

第二乐章是技巧性的兴致勃勃和十分活跃的乐章,纯粹是青年普罗科菲耶夫所迷恋的那种诙谐性的情调和形象。它那像恒动曲一样几乎没有停顿的进行,在这里又同尖刻和有时是恶作剧的幽默结合在一起,这些特点都使它接近于作者的《第二钢琴奏鸣曲》和《第二钢琴协奏曲》中著名的恢谐曲乐章。这一乐章用回旋曲形式写成,乐章的基本主题由向上的半音进行构成,并用明确的节奏予以强调,充满青春的朝气;它的乐句的轻快飞溅,撩拨的重音和敲击,拨弦和用弓的交替使用,在表现出一种滑稽和幽默的特点。

第三乐章重又恢复那抒情的平静和明朗的幻想形象。这一乐章采用复三段体结构,它的基本主题无论在其总的情调,或在调式和声构成原则方面,都接近于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像在乐曲开始时那样,独奏小提琴以其饱满的音响表抒美丽而祟高的感情。乐章的尾声相当扩展,成为整个作品的总结。这里,协奏曲的两个抒情主题—终曲的基本主题(在乐队)和第一乐章阳光般灿烂的第一主题(独奏小提琴和第一小提琴在最温存的高音区)技艺精湛地结合在一起。这段音乐在听者的想象中萌生一幅阳普照的春日的欢乐画面。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的形象和技术手法之新颖,都是它得以在音乐会舞台站得住脚,并为一些现代优秀小提琴家所乐以演奏的原因。乐曲中虽有一些尖刻的“怪诞”效果。但很容易看出它并非作品的目的本身,因为作为它的对立面,而且在乐曲中占统治地位的总是那些抒情性形象,它那满盈的深刻感情和对生活的乐观肯定,总是首先为人们所瞩目。

==========
普罗科菲耶夫《g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3,完成于1935年。同《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相比较,此曲要严肃得多,也更富于哲理性,这里已经没有《第一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发展部中、特别是诙谐曲乐章中那种令人赞叹不己的逗弄和怪诞的效果,这里的音色与和声没有那么刺耳,但更为练达、沉着,更多的是音响色彩的轻柔变换。从总的风格上看,它更偏重于室内乐性:技巧性笔法比较有限,最独特的炫技发明也较为少见。《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用接连不断的三乐章原则构成(抒情幻想性的开始—诙谐性的中间乐章—抒情的终曲);而《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则是另番形象它从前两个乐章的深刻的沉思和浪漫主义的激情,到色彩缤纷的舞蹈性进行和热烈的节日欢乐的终曲。

第一乐章,快板,作者虽然因袭这些古典的程式,却能做到不受其限制。在这首协奏曲中,可以明显感到俄罗斯民族气质的反映。开启这首协奏曲的这个小提琴独奏主题,酷似俄罗斯悠缓歌曲的优郁曲调,其中独特的节奏、音调和节拍的特点(隐伏五拍子),以及通过移动强拍位置而获得音调“内部变奏”的原则,都可以说明这点。这是一个凝神集中、有时是郁闷不乐和充满着浪漫主义幻想和不满的形象,也可以说是一个探索和形成的形象,用明朗的g小调调性来体现,它还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俄罗斯宽阔的草原和积雪的远方景象;这主题在随后的发展中轮廓发生了变化,出现越来越新的变形,好像代表着通往所追求的理想道路上的各个阶段一般。在乐章的连接段中闪现着第一主题的回声,但独奏小提琴上出现了游荡的断音乐句,带来了一种机械和恼人的印象。至于乐章的第二主题,虽然同样是抒情的,但气质和形象却不相同。其中经常交织着半音进行的那些气息宽广的乐句,典雅的移调,都传达出类似《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主题的浪漫主义的兴奋心情。呈示部以音响清澈而辉煌的结尾段作为结束,效果犹如一种半开玩笑的舞蹈一般。在乐章的发展部中,这两个主题由于都有实质上的变化,而失去了它原有的纯朴和歌唱性,作者变换它的调式和声色彩,有力地强调它的节奏,使它具有一种出奇的诙谐性,个别地方相当精确地再现了俄罗斯民间神话的色彩。在发展部结束处,独奏小提琴的音型模仿俄罗斯民家乐器—三角琴的音响,这些段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同富于俄罗斯民间歌曲性的第一主题的旋律相呼应。但是像一般的抒情乐章一样,类此的发展自然不会导致尖锐的对置,或者戏剧性的冲突。经过在这段复杂的技巧性发展之后,当两个抒情主题在再现部中重现时,显得越加富有魅力,更温柔感人。但是在这里起主导作用的是乐章的第二主题,它变成更富于田园色彩(乐队中用“小鸟啁啾”的音型予以强调),加强了它的静观和自满自足的特点。乐章的第一主题由于带有探索的印记,它只得退居第二位最后在尾声中,第一主题的最后一次呈现突然用一些尖刺的和弦以结束这抒情的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的音乐真诚感人,基本上表达出在同大自然的交往中产生的一种安宁和幸福的感受。作者创作出不少旧式的加伏特舞曲、小步步舞曲以及一整套《古典交响曲》,其中有很多作品非常流行;这一乐章的音乐,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首仿古的作品,乐章的主题和音乐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严格按照古典的原则进行。乐章的基本主题先由独奏小提琴咏唱,它的旋律在弦乐器均匀的三连音拨奏背景上展开,它那安宁和静观的情绪接近于十八世纪古典作曲家的器乐“咏叹调”,或解“小夜曲”,其音乐之清朗,个别地方几乎有莫扎特的风味。

最后,在终曲的节奏轻快而有力的舞蹈音乐中,作者的强烈的激情才以其长久保持的威势显露出来。乐章的基本主题是舞蹈性的,先由独奏小提琴奏出,它的音响笨重、沉旬,在强拍上还有所强调,它那不倦地趋向大调主音的进行,使它具有一种英雄性和凯旋性的特征,同样也有一定的戏剧性。

==========
斯特拉文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在古典的外表上却装载着全新的内容。全曲分为四个乐章,分别被冠以巴洛克时期乐曲体裁的副标题:第一乐章——托卡塔,第二乐章——第一咏叹调,第三乐章——第二咏叹调,第四乐章——随想曲。但是,每个乐章的开头,都有一个非常奇特的全新的和弦,作为“通行证”(按照斯特拉文斯基自己的说法)出现。

“通行证”之后,管乐引出那个欢快明亮的主题。这个主题让人想起《彼得鲁什卡》那滑稽幽默的木偶。而后,欢快有力的主题和紧凑的节奏推动着乐曲张力的发展,乐曲中后段点到即止的紧张感,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的风格。

在这个曲子的前两个乐章中,斯特拉文斯基的“回退”,并不止步于“古典主义”,而是“巴洛克”。副标题“托卡塔”和“咏叹调”的使用,以及小提琴和乐队的“合作”和“竞争”关系,都体现出巴洛克的风格。乐队作用,并非现今一般意义上陪衬的角色。在较为柔和优美的第二乐章过后,第三乐章则是小提琴独领风骚的咏叹调了。那是一段忧伤、倾诉的曲子,具有巴赫的慢乐章写法的痕迹。作为最抒情的一个乐章,其所表达的情感显得更为复杂,但比起同时代的作品,还是非常节制的。

乐曲的最后一个乐章是形式自由的随想曲,在这个乐章中,轻松、谐谑的元素让乐曲更加充满情趣。快速的大音程跳动,以及小提琴与其他乐器的对位,表现出久违的巴洛克晚期德国音乐灵动的智慧。然而与巴赫和泰勒曼不同的是,斯特拉文斯基要求独奏者必须具备持续的强力度、爆发而灵活的运弓。整体而言,古老的痕迹与纷繁的新花样,共同造就出这首二十世纪最耐人寻味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专辑曲目:
01. Prokofiev-Violin Concerto No.1 in D major, op.19 I: Andantino    [0:09:48.25]
02. II: Scherzo: Vivacissimo    [0:03:50.50]
03. III: Moderato    [0:07:55.12]
04. Prokofiev-Violin Concerto No.2 in G minor, op.63 I: Allegro moderato    [0:10:54.00]
05. II: Andante assai    [0:09:55.00]
06. III: Allegro, ben marcato    [0:06:23.00]
07. Stravinsky-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I: Toccata    [0:05:56.00]
08. II: Aria I    [0:04:26.00]
09. III: Aria II    [0:05:25.50]
10. IV: Capriccio    [0:06:17.25]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郑重声明: 1.本人提供的所有音乐作品均是在网上搜集,任何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 2.本人不对本人所发布的任何内容负任何法律责任!该下载内容仅做宽带测试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请购买正版! 3.本人列出的文件没有保存在本站的服务器上,本人仅负责链接,本人对被传播文件的内容一无所知。 4.如侵犯音乐原作者或发行商版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动感炫音 .

GMT+8, 2024-11-21 20:3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