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音乐】明希《拉威尔·西班牙狂想曲、钢琴协奏曲、波莱罗舞曲》 2018 [FLAC+CUE/整轨]
专辑名称:Ravel: Rapsodie espagnole & Piano Concerto & Bolero
演奏家:Nicole Henriot-Schweitzer(钢琴)、Roger Abraham(圆号)、Luben Yordanoff(小提琴)、Jean-Claude Malgoire(英国管)
演奏乐团:巴黎管弦乐团(Orchestre de Paris)
指挥家:查尔斯·明希(Charles Munch)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管弦乐
录音时间:1968年10-11月、巴黎
发行公司:华纳音乐
唱片版本:欧洲纸盒版
唱片编号:0190295611989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明希指挥巴黎管弦乐团,演奏拉威尔《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西班牙狂想曲》、《钢琴协奏曲》、《波莱罗舞曲》。
==========
拉威尔《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作于1899年,原是一首钢琴独奏曲,1910年改编为管弦乐作品,魔术般的编曲手法,又为此曲注入一股更为丰富的生命。这首作品虽然精致简洁,却蕴藏了拉威尔最迷人的音乐语言魅力和他标志性的高贵而感性音乐情感特征。
这首作品并不是为了悼念某夭折公主,而是表达一种对往事怀旧的伤感情怀。全曲共有两个主要旋律,乐曲结构接近ABACA的安排,当中B段和C段是采用了同一个旋律乐思变化出来的两段和声色彩、织体截然不同的段落。第一主题旋律出现在三次A段落,歌声庄重高雅而透着淡淡孤寂,表现出远古宫廷气氛。另一个主题旋律第一次出现在B段落时表达出无限的哀伤和忧愁,却不失纯真典雅的气质。这个乐思动机在C段出现时变化多端,丰富的和声变化与鲜明的强弱对比把作品的感情张力高涨到顶点。
==========
拉威尔《西班牙狂想曲》作于1907年。许多听众认为这部作品是无与伦比的,它以如画般的手法描绘出浓郁的西班牙气氛和西班牙的精神。西班牙作曲大师法雅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最为中肯:“这首狂想曲让人吃惊的是通过运用我们西班牙‘流行’音乐的调式和装饰音型,它所表现出来的纯粹的西班牙特性丝毫没有被作曲家的自身风格所改变。”
此曲分为四个乐段:
1、夜之前奏曲。以朦胧的雾霭和若隐若现的弦乐下行音型的吟咏开场,似乎带领着我们到了燥热难耐的南欧夜晚,这样的氛围随后在逐渐渐弱的温柔的单簧管独奏中结束。突然整个管弦乐团强力的爆发衝破了云雾。最为与众不同的是管弦乐团先与单簧管、后与低音号所组成风趣的二重奏;而木管乐器不断进行各种情绪倾诉,让夜晚充满了神秘的异国风情。
2、马拉圭那舞曲。马拉圭那舞曲生动而热情,以弦乐低沉的拨奏和木管乐器低声的席捲而过的音型开场,预示了不祥的徵兆。嘹亮的小号像一名斗牛士一般,伴着强烈的节奏紧张的闯入,而在一段激情的舞蹈后又回到了由英国管独自吹奏出忧伤的、令人勾起回忆的旋律。
3、哈巴奈拉舞曲。此曲源自于拉威尔1895年所创作的一首钢琴作品。一开场由高音域的木管乐器和弦乐器带领出了经典的哈巴奈拉舞曲风格,凝塑了如同窃贼在夜间摸黑潜行的气氛。随后,打击乐加入,在丰富的管弦乐乐声中,带入了浓稠的慵懒气息,彷彿让人感受到在地中海阳光下缓慢而慵懒的感觉。
4、市集。谈到西班牙音乐,我们就会想到其中最具特色的节奏元素,即使宫廷音乐也不例外。在标题为「市集」的最后一段音乐裡,小节行进间都维持着强烈的节奏性。只有在中间插入的慢板乐段,作曲家才得以表现他旋律性的手法。我们可以感觉在夜幕低垂中,突然间爆发了狂喜般的节庆气息:打击乐大作、管弦乐奔鸣,彷彿进入了狂乱的激情。但随即进入沈静状态;单簧管吹出的旋律充满着神秘的夜晚气息,渐渐笼罩大地。不久,彷彿万物甦醒,市场上的喧闹再起;华美的弦乐、打击乐、强而有力的铜管、响板热情、精力充沛的佈满了整幅画面,而全曲在热闹的管弦乐色彩中划上休止符。
==========
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作于1931年,是拉威尔晚期作品中的珠玉。擅长凝造管弦乐华丽色彩的拉威尔,将管弦乐的色彩想像转移至钢琴的作品中,因而钢琴于此不仅是主奏乐器的独白,也有缤纷亮丽的光泽、以及闪烁动人的乐想。然而,包括作曲家本身也不讳言,乐曲中也确实如同美丽的鸡尾酒,夹杂了诸多前辈的音乐典型。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明朗而华丽的乐风背后,据拉威尔表示,是采用莫扎特与圣-桑的作品为原型所发展而出;此外,拉威尔于此也大量引用爵士乐的元素,格什温的爵士蓝调风格时而可嗅出。
第二乐章,很慢的慢板,开头中幽雅的钢琴主题,是依据莫扎特竖笛五重奏的慢板乐章仿效而成。
第三乐章,充满活力的急板,圣-桑音乐之中独特的十六分音符音型在此乐章中也隐约可见。
==========
拉威尔《波莱罗舞曲》创作于1928年,是他最后的一部舞曲作品,是舞蹈音乐方面的一部最优秀的作品,同时又是二十世纪法国交响音乐的一部杰作。
拉威尔在该作品中采用了非常独特的手法:全曲在一个固定的节奏背景上,由两个主题及其不断的交替反复组成。节奏充满活力,贯穿全曲始终。全曲始终在C大调上,只是最后的两小节才开始转调; 前半部分配有和声,除了独奏就是齐奏,后半部分附有淡淡的和弦。而且自始至终只有渐强的变化。
乐曲开始由小鼓和中提琴、大提琴的拨弦来表现"波莱罗"的节奏(铃鼓自始至终打着相同的节奏)。这种节奏持续四小节之后,从第五小节开始出现了第一主题,第一主题舒展明亮,具有浓郁的西班牙风格,该主题先由长笛在低音区轻轻奏出;期间经单簧管反复之后,由大管奏出第二主题。乐曲的第二主题是第一主题的黯淡的答句,第二主题被作者称为具有西班牙——阿拉伯风格。
两个主题在调式色彩上形成鲜明的对照,连续反复了八次,整个音乐在进行过程中,旋律、节奏和速度始终保持不变。在第三次反复时,加入了平行的大三和旋,形成了平行声部,仿佛两个调甚至三个调同时存在,产生了多调式的色彩效果。在主题的不断反复中,力度从弱到强,不同乐器的应用和色彩不断的变化,使得情绪越来越热烈。临近尾声,旋律突然转为E大调,又迅速转回C 大调,在不协和的音响和强烈的节奏中,以变格的方式结束了全曲。
此曲被公认为20世纪法国最有代表性的管弦乐作品之一。
专辑曲目:
01. Ravel / 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efunte M19 [0:06:48.73]
02. Ravel / Rapsodie espagnole M54 - 1. Prelude a la nuit [0:05:00.32]
03. Ravel / Rapsodie espagnole M54 - 2. Malaguena [0:02:04.70]
04. Ravel / Rapsodie espagnole M54 - 3. Habanera [0:02:54.39]
05. Ravel / Rapsodie espagnole M54 - 4. Feria [0:06:31.09]
06. Ravel /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M83 - 1. Allegramente [0:08:36.57]
07. Ravel /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M83 - 2. Adagio assai [0:10:23.23]
08. Ravel /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M83 - 3. Presto [0:04:22.19]
09. Ravel / Bolero M81 [0:17:07.18]
|
|